对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的思考

2021-11-27 09:59马骏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3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消防设施隐患

马骏

(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山西晋城 048000)

0.引言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告,2020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5.2万起,死亡1183人,受伤775人,直接财产损失40.09亿元,与2019年相比,火灾4项指数分别下降1.4%、13.6%、12.8%和0.5%。从火灾的总数看,生产企业发生火灾9264起,商业场所发生火灾6679起,文娱宾馆饭店发生火灾6320起,仓储场所发生火灾4161起,建筑工地发生火灾2682起,合计占总数的11.6%,但亡人占总数的15.8%、损失占总数的45.9%,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大。因此,我们只要抓住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就抓住了社会防控火灾的关键。在社会单位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基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社会化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后,推出的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基层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参与者,2021年以来,晋城市消防支队本级和各大队共召开16次单位标准化创建现场会(观摩会),有大型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养老机构、高层建筑、文物(文旅)场所等多家单位3000余人参加,有效推动了行业部门对消防工作的落实,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结合当前消防安全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情况,就工作中的一些认识和理解进行交流。

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 消防安全监管队伍不给力

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配备专业人员或者经过专业的培训并持证上岗。但在一些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不明确,从上到下只有一个副职领导统管全面,日常的消防工作无专人负责;特别是一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微型消防站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值班人员固定不了,招不上、留不住、用不好,他们的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且工作流动性较大等,单位消防监管队伍配备不齐、能力不高,造成日常监管漏洞百出、消防隐患久拖不改[1]。

1.2 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不清晰

少数单位存在“重经济、轻安全”的思想,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消防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制的落实如同纸上谈兵。日常防火巡查、检查走过场,消防设施器材疏于维护保养,消防教育培训不开展,火灾隐患整改不到位,火灾应急疏散不演练,消防工作台账不健全,无目标、无责任,随意进行装修、改造、变更室内布局等破坏消防设计的现象屡见不鲜。

1.3 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

一些单位不定期进行日常防火巡查、检查,对一些“习惯性”消防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甚至锁闭等现象看不见,自动消防设施关闭、室内消火栓无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能联动等发现不了,有的发现了处理不了等,都给消防安全工作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1.4 火灾应急保障不完善

首先表现为消防业务经费的不足。一些单位由于经营状态不佳,不设立消防经费,甚至将安全经费挪作他用,导致消防器材损坏后达不到及时的维修、更换。还有的单位,由于领导的不重视,总认为不可能发生火灾,所以根本就不设立消防安全经费。其次表现为应急疏散演练不到位。社会单位本应制定和完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但一些单位却在网上搜索一些演练预案放在档案里作为自己的预案来应付检查,有的甚至连里面的单位名称、楼层数量都不改,直接拿来使用,更不要说定期开展演练了,这样的单位一旦发生火灾,各级人员将手足无措,这样的预案也注定不能使用,势必造成重大损失[2]。

1.5 消防宣教培训不健全

消防培训是分层次的,对于单位管理人员要注重日常巡查、检查的培训,对普通员工要注重消防安全常识的培训,对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要注重设施操作、灭火技能的培训。但一些单位、人员总认为消防宣传和培训教育是消防队的事情,对消防宣传培训教育不懂、不会、不开展,不能根据人员岗位不同、责任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不会利用微信群、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不会拓展宣传平台,导致单位全体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差、消防知识欠缺、逃生自救能力不足等。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2.1 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1)培养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的需要。社会单位在创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过程当中,要将单位建筑基本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消防水源、重点部位、“四个能力”建设等各类基础数据进行重新统计梳理。一方面让责任人、管理人进一步熟悉消防设施基本数据,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另一方面经过梳理,强化单位各级、各岗位人员的消防责任意识,在梳理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单位的消防安全“明白人”。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查、自改”的需要。社会单位在执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完善修订各类消防安全制度、规范各类表格等,可以强化痕迹管理,逐步完善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改体系建设,实现消防工作的闭环管理和良性循环。

(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自负”的需要。标准化管理要求社会单位明确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专兼职管理人,针对重点单位要将责任人、管理人等落实到每个部门、每座建筑,同时还要填写重点岗位人员、志愿消防队人员等各类人员登记表并在单位内部公示。这样,就会将消防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消防责任体系中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4)落实行业部门“三管三必须”的需要。新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消防安全作为大安全的重要一环,当然不能单打独斗。通过推行社会单位标准化管理,推动行业部门参与,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要求,既可将消防监督管理与行业部门履职尽责、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有机结合,也可进一步规范行业部门消防安全工作标准,有效提高重点行业领域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水平,在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同时,有效提升社会面火灾防控水平[3]。

2.2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的建议

“一档七表”是实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一档”即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档案,包括单位消防手续、建筑、水源、方位、重点部位、消防设施、人员组织等基础数据,也包括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四个能力”建设、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等日常消防工作情况。“七表”即值班记录、消防控制柜运行日登记表、每日防火巡查登记表、防火检查登记表、员工消防知识技能培训登记表、消防设施器材检测维修记录登记表、动火审批记录表等。“一档七表”既明确了社会单位消防工作目标任务,达到了便于操作的效果,又规定了防火检查、防火巡查等各项消防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频次节点,起到了删繁就简的作用,使消防工作一目了然。对于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个人认为可以从“五大体系”建设抓起[4]。

(1)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社会单位属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明确分管领导责任,落实“三管三必须”“一岗双责”要求,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本地、本行业消防安全形势,研究解决本地、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要明确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权责明晰的责任体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等。不断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行为,筑牢消防安全工作基础。

(2)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体系建设。各单位要以整治火灾隐患、遏制火灾事故、减少火灾损失为目标,根据行业有标准、单位有清单、岗位有卡片的原则,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按照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逐级落实岗位检查制度,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责任清单和隐患清单,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形成社会单位定期自查自纠消防安全隐患,行业主管部门和消防机构督促指导社会单位隐患整改并定期核实和通报的长效机制,实现隐患整改闭环管理,保障社会单位火灾隐患排查彻底、整改到位。

(3)强化监管队伍体系建设。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要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必须在建设一支强大的监管队伍,除消防机构的专业监督外,行业部门和社会单位都必须有自己的监管队伍。行业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工作,定期深入社会单位就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社会单位更要逐级明确消防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定岗定位,负责“责任落实具体化、组织制度规范化、管理措施精细化、设施器材标识化、培训演练实战化、检查巡查常态化”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并定期培训演练,提升队伍素质,真正推动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进程。

(4)深化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各单位要明确消防经费专款专用,每年制定消防设施器材维修、更换计划,要真正把消防经费用于消防设施器材的更新升级,表彰奖励消防工作突出人员等。要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定期培训专兼职消防志愿者,对微型消防站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培训。要完善单位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实战化演练,确保在火灾发生后,微型站人员能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人员能在第一时间疏散。

(5)加强宣教培训体系建设。消防安全,预防为主。强化消防宣教培训体系建设,相比物防、技防是低成本的预防,必须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为基础。社会单位必须要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等同步进行,制定全年宣传教育计划,分批次、分岗位对全体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促进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维护单位消防安全。

3.结语

近年来,我国各省全面推行了以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工作主体责任为核心,以及规范软硬件建设为抓手和完善长效体系为保障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整治隐患,促使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检查人员逐一检查和核实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在检查期间检查人员要求负责人要加大单位内部的隐患自查自改力度,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创建有人抓、大家管、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安全管理网格,确保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对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向单位负责人提出相关反馈整改建议。总体来说,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试点单位建设工作对行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各试点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明确了解到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扎实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消防设施隐患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重视消防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