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管理标准化体系及评估指标研究

2021-11-27 09:59王珂柯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3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监督管理消防

王珂柯

(宁波市宁海县消防救援大队,浙江宁波 315600)

1.建立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

企业和个人对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意识并未真正地树立起来,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力度不够。由于以往对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单位数量普遍都是按照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规模和数量相当比例分别进行制定的,实施方法之一就是“一对一”式的定期消防监督和检查,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上已经逐渐形成了各级消防救援机构演唱独角戏、打击消防违法犯罪的被动局面,使各级消防救援机构把自己所需要抓到的“隐患整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检查”作为消防安全工这些做法都是完全需要依靠消防救援组织和机关来加以落实,从而导致造成各个单位在政治思想上都认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本身就是消防部门做出的事,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也得不到贯彻落实。特别多的是一些大型企业家在进行了国企改制后,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经济效益的双重推动下,完全全然忽略了企业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将其作为原有健全的消防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极大简化,甚至被迫予以取消,缺乏对于企业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管理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没有把企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看成企业是经济社会和政治经济秩序建设中一个不可分离的有机统一体。多年来发生的消防火灾和安全隐患都没有能够该拖则拖,能改该省就整,甚至不能久拖不改,舍得控制住消防安全资金的大量投入,侥幸心理、麻痹大意的不良思想严重,违章违规施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机构验收审核合格而擅自生产交付企业使用等不良情况屡禁不止,给我国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发展埋下了许多先天性的条件和缺陷。在与其下属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实施过程中,仅仅是讲述了如何改善和提高单位的生产率和服务质量,如何改善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没有将消防安全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具体化地引入其中,导致了单位在消防安全的实施和管理工作中还是留有一个死角,不能深刻地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

2.建立消防安全标准化的合理措施

2.1 学习贯彻国家消防工作的基本管理原则,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实施现代消防安全工作标准化监督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工作是大力推动我国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必须要始终秉承“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这一现代消防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进一步切实加强对于专业消防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领导,应把我们的专业消防工作建设列为党的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稳定发展战略规划,保障我们的专业消防工作人员能够主动跟随我们国家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而紧密地进行相互配合[2]。公安、建设、工商、质监、教育、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等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单位均应依法明确承担和负起职责相应的城市消防安全联合监督检查管理工作职责,认真指导组织单位开展消防联合监督检查或者组织进行消防综合执法能力审核,督促各个单位切实落实消防火灾应急预警和风险防范措施。社会保险单位必须在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上继续下更大功夫,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的专业技术标准和完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管理消防安全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消除意外火灾安全隐患,减少重大意外火灾事故。

2.2 健全法规标准制度,依法落实消防安全监督

结合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系统规划,制定出实施一套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消防管理政策、标准与法规,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特点,制订了消防监督检查、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火灾事故原因识别鉴定及对消防产品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其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依据;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规范化队伍建设和执法力量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执法能力;同时完善了技术标准流程规范和制定了相应的专业消防技术标准,解决了建筑工程以及其他生产技术中的防火问题[1]。各级有关部门认真按照消防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对消防监管工作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促进了消防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展开。

2.3 加强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行业规范

要继续加强对于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行业规范等的实施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要求继续加大对于这些标准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力度要加强对标准执行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的搜集、加工、反馈等方面的工作,以期促进标准编写水平的持续改善。推动消防标准化建设工作向一个新的舞台迈进。我国实施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力的建设,纳入当地消防规章制度的内容,编制出当地标准,并予以严格遵守。在标准中我们应当清晰明确消防管理的职责、目标、主管机关和其他责任人,建立健全各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认真贯彻执行;明确了单位必须定期组织开展的防火检查和巡查,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需要立即彻底消除,不能马上彻底消除的,要及时制订一套整改办法;明确了整改的措施,落实了整改经费,限时解除;明确了单位应当制订的灭火紧急疏散事件处理预案、开展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等,员工们都会利用灭火器材来扑救初期火灾,能够及时疏散逃生并积极组织诱导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逃生;明确了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设置安全疏散救援设施,配备了相应的火场疏散逃生设备、器材。当火灾失去了控制权后,应及时告知所有前来参与火灾的人员进行撤离;明确了各单位贯彻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了解掌握消防基础常识、掌握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手段、掌握了逃生和自救的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及时扑救第一次大型火灾、会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2.4 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对于火灾的预防措施

各地区政府部门应积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介的载体,采取各种形式大力普及消防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深化消防宣传“七进”活动,开放消防教育场所、消防救援站,提高整个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组织对消防安全的教育培训,把对全员的培训与消防安全的责任人、消防安全的管理者及特殊岗位的操作技术人员的培训相有机地融为一体,切实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主体意识,督促他们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的管理义务;要增大投入,组建一支消防工程队伍,配置相关的消防器材设施,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习等活动,提升自防、抢险的能力。

3.结语

制订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方案,推行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的体系与建立消防安全评估认证体系,对于改革我国现有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将对增强政府、机关群众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主体意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就是用一种全新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和模式,系统性的管理理念来提升各级政府机构、单位及其他企事业组织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3]。可以有力地促进机关群众性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贯彻实施消防相关法规与标准,便于机关群众性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法执行与其他相关的消防相关法律与标准,从而使得机关群众性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从被动性行为转变成由被动性行为向主动性行为转变,并且能够为机关群众性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与保障。它不但是消防工作走向社会化发展趋势下的一个必然需求,而且也是我们构建消防安全性能评估与认证体系的基本前提与依据。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监督管理消防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消防界》征稿启事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重视消防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漫画说消防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消防也幽默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