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措施与灭火救援技术探思

2021-11-27 09:59薛腾飞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3期
关键词:火势火场救援

薛腾飞

(徐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苏徐州 221000)

0.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民用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随着这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除了提升了土地经济效益之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消防安全问题,这无疑为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因此,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有必要对超高层民用建筑如何防火灭火进行研究,并总结出火灾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1.超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特点分析

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层数进行分类,建筑面积大于100.0m的为超高层建筑。这类建筑中发生的火灾不仅有普通高层常见的特点,同时也因为自身高度超出了平均水平,具备一些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1 灭火难度大

1.1.1 易发生高空坠物

超高层建筑如果在外部有各种悬挂配件,比如玻璃幕墙、空调外机、灯光设备和广告牌等,很可能因为火势过猛而出现脱落的情况。而这样一来就会变成高空坠物,很可能会给地面人员带来伤亡,而在消防工作中,会危害到消防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或损害到供水器材和消防车。

1.1.2 因建筑过高不易接近火灾现场

超高层建筑一般都位于建筑较为密集的地区,因为建筑物比较集中,大部分空间都被占用。而且周围的绿化带建设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也会让消防救援人员在接近火灾现场时会存在各种阻碍。此外,云梯车的高度上限达不到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如果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很难通过云梯进入火灾现场。由此一来,消防员就只能走楼梯,但这样不仅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要会延误救火时机[1]。

1.1.3 供水困难导致灭火时水量不足

在以往处理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时,用水量巨大,无论是控制火势蔓延,还是降温灭火或者是对重要地区进行冷却隔离,都要用到大量水源。从以往的灭火救援案例来看,在处理火灾事故时实际用水量每秒能达到100L,而超高层建筑因为楼层过高,每秒的最大供水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此外,消防车的供水高度在处理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时往往存在明显不足,难以保障火灾现场的供水充足[2]。

1.1.4 困难排烟能见度低

火灾一旦发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浓烟,建筑内部的能见度将大幅度降低,一旦超高层建筑的排烟能力低于实际的烟雾产生速度,浓烟就很难及时得到清除,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救火工作时,会因为浓烟影响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不仅是能见度低难以分辨方向,而且呼吸器也有时效性,这样一来消防救援人员就要多次回到安全地带更换呼吸设备,极大地拖延了救火灭火工作顺利开展,并给其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3]。

1.2 因蔓延速度快造成立体式燃烧

超高层建筑往往安装了大量自动化设备,而且电气密集程度较高。整个建筑物内部大量物资集中,而且上下层之间通过多个电梯井和电缆管道连接,防火分割不到位。各种纵横交错的管道和连接部分,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后,不仅水平扩散还会纵向扩散,让火灾范围一再扩大,整个超高层建筑立体式燃烧。

1.3 人员疏散难

超高层民用建筑因为高度和人员密集的原因,很难进行疏散工作。由于民用的超高层建筑大多数都用作办公楼或公寓,而且楼层过高,因此主要使用电梯来进行上下层互通。这就导致超高层民用建筑的楼梯数量不足,而且通过的人员数量也有限,火灾带来恐慌和混乱之后,大多数人更难以保持秩序,给火灾疏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楼梯数量少人员数量多,还导致救援工作很可能会和疏散逃生发生冲突,两边都无法兼顾会进一步扩大火灾带来的损失。

2.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措施

2.1 完善建筑消防设计

想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加以控制,首先就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完善整体建筑消防设计。国家已经对超高层民用建筑如何进行消防设计工作作出了规范。如果要进行建筑设计,就必须要遵守国家制定的标准,进行规范化设计,真正有效地提升火灾预防能力。尤其是针对超高层民用建筑的薄弱部位,如电气管道和电梯井等部分,进行严格设计预防火灾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加装智能消防系统,加强预警和抵御火灾的能力。

2.2 加强防火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预防火灾,是减少火灾发生概率的有效途径。超高层民用建筑往往人员分布密集,而且各行各业的人员众多,流动性也较大,这就给火灾预防工作带来了难题。如果想要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的话,就要提高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宣传预防火灾和应对火灾的知识。而且消防救援队伍还要监督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相关单位,督导其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自救能力和疏散能力。同时超高层建筑的内部工作人员也要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真正面对火灾时能够有足够的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传统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化问题,建筑居民虽然认识到了火灾的危害性,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注意,避免引发火灾。但是,当火灾发生之后多数建筑居民不知道火灾的初期控制措施,而是盲目进行逃生,从而导致错失最佳的火情控制时机,导致火情进一步扩大。因此,后续的防火宣传教育需要侧重于这一方面,要确保建筑居民能够了解各种类型火灾的发生原理、初期控制方法以及危险判断方法,确保建筑居民能够自主使用灭火器对火情进行初步控制,若发现火情控制难度较大,火势蔓延速度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则应当及时逃生。

2.3 对消防安全加强管理

消防单位和相关监督执法部门必须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消防安全预防措施落实到超高层民用建筑的各个单位中。要结合建筑内部的各单位开展相关工作,进行专项治理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消防问题不会长期存在。在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工作的同时,对排查出的安全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监督工作,确保相关单位将上级措施落实到位。消防安全部门拥有进行强制整改和惩处的权利,并对安全工作进行到位的单位进行表彰。同时消防安全部门要建立好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保超高层建筑出现问题时责任能追查到人,明确各方面主体应负的责任,并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超高层建筑内部物业管理人员也要掌握建筑情况,并组织各单位一起进行学习演练,制定好防火灭火预案,在火灾真正发生时能够按计划顺利执行疏散和灭火工作。同时要确保消防系统能够正常使用,任何危害消防机制的行为都要及时制止和纠正。通过消防安全部门和超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建立起完善的检查监督和防范机制,并入到日常工作的范围中,提高安全意识,防范火灾带来损失。

2.4 加强消防巡查工作

超高层民用建筑内部一定要定期进行消防巡查,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入消防巡逻工作。首先要有一批专业的消防安全巡查人员,定期排查超高层民用建筑没有出现消防隐患。超高层民用建筑一旦出现火灾事故,波及范围广带来的损失也十分巨大,而且难以扑灭,会严重威胁到周边建筑物和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地防范此类事故发生。在践行消防安全巡查工作时,不仅要注意有无消防安全隐患,也要定期检查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安全设备,确保随时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超高层民用建筑如果缺少消防设施,很难在第一时间控制火势蔓延,因此这类检查非常有必要。

3.超高层民用建筑灭火救援技术

3.1 制定科学灭火救援预案

超高层民用建筑在处理火灾事故时效率非常重要,能否在短时间内完成灭火救援工作,直接决定了火灾是否会带来巨大损失。想要提高灭火救援的速度,就要提前制定好科学的应急预案,结合超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提前制定好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方案,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救援方式,冷静应对火灾事故。当超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一套科学的灭火救援预案,就能够有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在保证建筑内部人员有序撤离的基础上,实现对火势的有效控制,避免火势进一步扩大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在面对超高层民用建筑火灾时,消防队伍需要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导向,快速组织开展灭火救援工作,优先帮助超高层民用建筑内部居民进行疏散。在前期开展火场搜救工作时,首先需要明确搜救区域的具体划分,依据建筑内部居民的消息反馈,初步判断建筑内部的实际情况,随后有针对性的开展救援工作,以保证实际的救援效率。为提高救援效率,减少意外伤亡,应当在建筑外部设置登高平台车,从内、外两侧开展救援行动。

3.2 明确灭火救援战术任务

消防救援队伍应当根据超高层民用建筑制定出相应的战术任务。在进行灭火救援的过程中,要根据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作出与普通建筑不同的安排,确保当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各自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避免因为建筑物的特殊性,而出现任务混乱的情况,导致错过救火的最佳时机。在进行灭火救援战术任务的安排之前,要针对超高层建筑作出了解,并侦察火场的实际情况,确保有足够的人力和物资装备开展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扑灭火灾、救援困在火场中的人员。消防救援队伍应当加快火场信息的采集,依据现有的资料信息对火场的实际状况作出预判,并要能够依据消防队伍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灭火救援方案。对于消防队伍的指挥人员而言,其应当从大局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火场状况、火场环境、人员配置和设备仪器等多方面因素,合理作出指挥决策,在保证无人员伤亡的基础上,尽快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3.3 合理部署灭火救援力量

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对参与消防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部署。超高层建筑难以简单完成灭火救援工作,因此必须合理部署各方面消防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消防救援人员的能力,才能够及时扑灭火灾。首先要将内部和外部的工作相结合,合理确定具体计划的实施。首先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内部救援工作比外部更加重要,因此外部主要部署辅助力量,在起火层的上下层预防火势蔓延,而内部救援人员应提前预知建筑物内部署的消防设施,利用内部的消防栓和消防器械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3.4 配备专用灭火救援装备

如果要解决超高层民用建筑的高层火灾,就必须配备更加先进专业的消防设备。只有专用的灭火救援设备才能应对超高层火灾的情况,否则像水压不到位云梯高度不够的情况,将会极大拖延救火工作的进行。灭火救援设备一般是分为大型设备和便携性设备,不过现在的科技发展使得消防装备功能越来越集成化,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空间特点,能够选择最合适的灭火救援装备来开展工作,而且超高层民用建筑内部也配备了更多专业设备,内外部结合再加上探路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高新技术,能够提升灭火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4]。

3.5 加强灭火救援实训演练

在火灾发生之前就要防患于未然,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工作。不仅超高层建筑内部单位要时常进行疏散演练和火灾预防知识培训,消防工作者也要积极学习灭火救援技术,并针对超高层建筑开展实际训练,加强自身经验和技术的结合,并与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合作,加强体能训练并模拟真实火灾场景,掌握更为全面的灭火救灾能力。

3.6 对火场进行科学排烟

影响消防人员灭火救援、内部人员疏散逃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火场的浓烟。消防人员必须通过使用有效的排烟措施来提高火灾现场的能见度、降低高温浓烟对建筑内部人员和消防人员的伤害、提高灭火的效率。消防人员不仅要使用超高层建筑内部已有的排烟设施或者自然风进行排烟,还需要使用正压式排烟机、开花水枪等专用的消防设施对火灾现场进行排烟,创造救人灭火的有利救援环境。4.结语

随着超高层民用建筑增多,此类建筑的火灾防范工作应当被重视起来。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火措施、完善消防设计并加强宣传,通过消防单位和建筑内部的协同管理以及实践演练,能有效提高预防和防控制火灾的能力。同时要根据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在实际的火灾救援工作中合理部署力量,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火势火场救援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基于无人机进行火场搜救设备的研究设计
火势造英雄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救援行动
油也能灭火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