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反馈

2021-11-27 02:11魏汉英苏志雄
山西青年 2021年5期
关键词: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法

魏汉英 苏志雄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告诉了学生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周三多,2018)。他的研究对象是组织,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大于等于两人(郁阳刚,2010),从这两个定义来看管理学知识并不适用于个人管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拥有了很多的自主权,拥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拥有自由支配生活费的权利,拥有自由谈恋爱的权利,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资源。正因如此,学生的发展必然参差不齐,因为当这么多自由堆积在一起,如何计划、如何使用,就需要管理,管理得好,时间利用充分,收支平衡,学业有成,反之管理得不好,必然是一堆挂科、网贷、宿舍矛盾、失恋行为异常等等问题出现。同时,大学的课堂和高中的不同在于,高中的课堂是老师要问学生会不会,不会了老师会反复教,而大学的课堂要自己去反思会不会,不会自己去问老师,查资料,解决问题。

管理学课程能够教会学生系统的管理思想,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各项事务有据可依,因此,管理学是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息息相关的学科。但是理论的学习接受总是枯燥的,学生从一个所有事情都有人包办的人生过渡到自我决策阶段,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管理学的课堂如果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学习管理学,掌握管理思想,改变认知,应用管理知识,一定能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更好的大学生活和未来安排。

二、研究现状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场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参与中,得到个人的体会,构建知识框架、提升知识认知的一种教学模式[1-2]。该教学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种教学方法对管理学教学有了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哪种具体操作更为有效,目前还是一个尝试中的问题。国外体验式教学起源于英国教师的户外教学经验。20世纪40年代,牛津大学的哈恩(Kurt Hahn)博士发现当时学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他认为学生应该亲自体验挑战、冒险等活动,以此来提高生存能力。二战时,英军大西洋船队屡受重创,迫于形势,哈恩(Kurt Hahn)受英国海军邀请创办了一所外展训练学校,研制了一套短期而有效的训练海员的计划,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美国的罗伯特•培契(Robert Pieh)受体验式训练的启发,在学校内研发出一种主题性活动,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随后,大卫•库伯(David A.Kolb)开始潜心研究体验学习理论,并于1984年推出《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一书,详细阐述了对体验学习的看法。从国内研究来看,中国知网能查到的文献中,文献内容多集中在体验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包括体验式教学的概念、理论基础等方面;在实践方面,主要包括体验式教学实施的策略、条件、程序等;硕博士论文多是结合具体学科来探讨体验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显示,管理学采用的体验式教学法主要包括:角色扮演[3-4]、沙盘模拟、分组辩论、管理游戏[5]、案例讨论、进入企事业单位实地实习等,但是这些方法可能适合于愿意主动来听课的学生,而对上课意愿不强烈的同学来说可能效果不大,因为他们没有来到课堂,不会知道课堂所学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根据以上的背景和现有研究的成果,我们发现针对喜欢上课的学生什么方法都是有效的,只是体验式教学法会让愿意学习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对于他们来说体验式教学属于锦上添花。但是针对不想来上课的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应该要思考的问题,这是属于雪中送炭的帮助,难能可贵,如何让学生能先感受课堂知识,然后通过各种方式爱上课堂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当自己的行为只限于自己承担结果时,往往无所谓,但是当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别人时总会有些紧张,因为这种影响会破坏他的人际关系,这可能与我们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很大关系。基于此,我们在管理学课堂采取了可以督促这部分不想来上课的学生先来到课堂的方式方法,然后再通过课堂上设计具体的体验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体验课堂知识,进而爱上课堂知识。

我们对于体验式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选择的是在管理学课堂上让学生体验管理学,让管理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既然是管理学,必然有两种角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传统的课堂学生只能体会被管理者,老师管理课堂,学生被管理,体验式教学法想改变的就是这种传统的课堂管理现状。具体的操作设计包括:

第一,班级按照5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实行小组管理小组和完成小组大作业任务。小组选出小组长,制定好小组平时分的目标,根据小组平时分目标制定小组管理的计划,分配好管理任务;根据小组内同学的学习特长,分配好小组大作业完成的任务;同时小组内成员也要做好被管理者的角色体会。

第二,小组管理课堂;根据老师的课堂要求目标(不玩手机、不睡觉、不聊天、不吃东西)每个小组管理一次课堂,分配好任务,制定好管理课堂的方案,根据方案给别的小组的课堂表现打分,体验管理者的角色。同时也要做好被管理者的角色,不能因为是别的小组管理课堂,不是老师管理,就肆无忌惮。

第三,老师抽查小组管理;老师抽查小组自我管理情况和小组管理课堂情况,抽查组内管理情况,实行连带责任。课堂提问、小组作业等实行连带责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最主要是为了让不愿意来课堂的学生因为怕影响小组而来到课堂。老师抽查小组管理课堂情况,如有玩手机聊天现象,要对管理小组的管理工作提出批评,警示管理小组自己的管理工作和被管理者自己的角色体会。

当然学生来到课堂,通过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际操作,学生要是对管理学还是一无所获,那就应该是老师的责任,老师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反馈

每一个教学改革的研究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需要反复修正才可以形成更好的方案用于指导实践。所以针对前面的体验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研究设计,我们也给了相应的反馈方案,就是看学生自我管理的效果与学生对这种管理方式的满意度和期望。如果是当期搜集数据,学生怕回答的结果影响老师给自己的分数,所以我们采取的都是事后调查(针对已经上完课的学生)和事前调查(针对未来要上课的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252份问卷,涉及大一到大四各个专业的同学,男生占到了60%多。我们有一个初步的调查结果,首先,绝大多数学生觉得管理学有用,这个很有意义,至少在意识上学生有所转变,对未来学生发展有很好的意义。其次,学生对于这种体验式教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方式满意度相对高,学生对管理课堂和学生小组自我管理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只是对于具体的操作,如连带责任不太喜欢,所以可以在未来实施管理时,稍微改变下管理的方式,继续创新地、愉快地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体验管理学知识中的五大职能的具体应用,拥有系统的管理思想。当然教书育人相辅相成,虽然表面看体验式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具体应用是为了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但是同样如果学生能够学好管理学,学会举一反三,学生就会管理好自己的各项资源,让自己的大学生生活少一些困惑,少一些麻烦,给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五、结论与不足

当一些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一夜爆红、当个别初中辍学的人一夜暴富的报到满天飞的时候,“学习无用论”总会不时地闪现在学生脑海,学生也会多少受些影响,但是毕竟这些都是少数。学习是否有用,不能随便听网上一些妄言,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我们利用体验式教学法把管理学教学设计成让学生能够去操作去体验的课堂,直接感受管理学的有用与否。通过学生小组自我管理和学生小组管理课堂实践的方式,学生碍于小组责任加入课堂进而爱上课堂,同时每个小组的大作业是从一些实践案例中分析管理的各个职能。比如让小组分析三大战役中的国共两党组织领导对比等等,让学生真正感受管理学在实践中的有用性,满足他们的功利性评判,进而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研究的不足是,这种方法目前应用的学生人数较少,仅限于作者授课的班级,可能效果具有局限性,后期我会拓展这种操作设计的范围,争取在更大范围内试验,以期得到更好的结果用于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品牌重塑:体验式消费下的新概念空间设计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经济管理学教学的创新途径探索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