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辅助者”
——初中化学高效教学之我见

2021-11-27 13:14蒙秋燕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形式化学知识点

蒙秋燕

(广东省德庆县回龙中学,广东 德庆 526600)

化学教师在课堂内了解本学科教学的特色、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需求,尝试更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鲜明特色的带领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破时空局限性;通过化学与微课的融合,让学生基于自身情况、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时间完成知识学习。微课具有短小、精干的特征,可以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随时查看。同时,微课中的视频以及不同文字内容,可以随时暂停、随时进行回顾播放。将重点难点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教师切合了解其优势,构建高质量课堂,促使学生在化学领域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一、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的价值分析

伴随着教学改革思想的推进教学,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翻转思想逐步融入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微课形式会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对相应策略进行变革,重视显示学生的主体位置。微课会营造优秀空间,学生形成化学知识的探索习惯,改变传统课堂内教师命令、硬性灌输知识的现象。微课的推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能够调整学生状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和“我要参与”。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借助微课形式构建“高、精、尖”课堂,让学生通过不同视频的观看做到化学知识的探索。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微课基于自身的能力、以及教师在课堂内讲解的内容,依据教材方法,让学生更加明确理解化学学习的基本方向。增添了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有助于高效课堂和学生化学学习素养的构建。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中的氛围较为死气沉沉

课堂中教师仅按照传统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站在讲台上完成知识授课,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背诵记忆,同时完成大量的习题。练习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现象,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学生难以跟随教师脚步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在课堂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沉闷乏味的教学状态,导致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一言堂”的知识讲解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参与。

(二)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

时代发展使社会进程逐渐加快,社会中新鲜事物、新鲜血液的融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逐步要求新鲜方法,应用趣味性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但是,目前化学课堂中学生的兴趣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死板性的教学方法,或化学知识的难度。学生兴趣较低,难以与教师同步参与学习,难以挖掘出自身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潜力。创造性意识和个性化思维,难以得到满足,导致化学课堂的进程呈现恶性循环的状态、教学效果不强、“轰动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

(三)与先进模式的融合不到位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先进技术逐步融入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相应环节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是,课堂内教师难以认清先进设备的优势,化学课堂仅按照教材为依据,以粉笔和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解。对于微课等先进思想手段操控能力和认知能力均较差。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过分“自信”于教学经验,因此排斥微课的融入,其他教师由于对先进模式的操控能力较弱,因此拒绝微课在课堂中的引入,导致效率和时效性下降,化学教学成果降低。

三、微课辅助高效初中化学课堂构建的策略分析

(一)借助微课形式优化导入环节,增强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会直接成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动力。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基于微课方法,让学生好奇教师即将讲解的内容。好奇自己将在化学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借助微课形式优化导入空间,让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点的探索欲望。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微课传播系将教学的知识点和相关内容。学生会加强理解,获取轻松的学习体验,以此让教学成果得到凸显。例如:在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微课形式将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推送给学生,学生会对“物质”的内容产生好奇心。随后,指引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教师要切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微课方法推送记忆形式和探索方法。了解不同物质的变化和相应特征,以此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课堂内基于学生需求,让学生获取发展。切合其成长契机端正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态度,优化课堂教学指引成果,借助微课让导入环节更加高效。

(二)借助微课形式构建课堂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课堂的教学环节同步可以应用微课方法,让学生更加高效的理解理论知识。教师要了解不同课堂教学知识的重点方向,了解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能力和思维特征,让学生主动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索。切合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实际需求,让微课的特点:短小、精干进行相关内容的展示。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不同的实践,以微课为基调的实验方法,杜绝了化学课堂中相对危险实验拒绝展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多元化理解知识。例如:教师结合“二氧化碳制取”研究、以及“燃烧和灭火”相应内容的教学,若教师仅完成理论知识讲解学生会形成厌烦的状态,难以深刻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此时,可以借助微课方法,首先将理论知识推动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随后,通过微课展示不同的有关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用具,让学生产生初步了解。在微课视频课件中展示实验,以文字或语音讲解,配合实验操作的形式,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相应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够拓宽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渠道,让学生更加精准、高效的探知化学内容,保障学生在微课课件的反复观看和查询中理解实验与化学知识相辅相成的思想内涵,推动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形成。

(三)借助微课形式完善复习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微课应用于化学课堂的复习中,能够推动学生巩固知识。借助微课中的不同优点,让学生深入对相应内容进行探索,尝试微课与化学课堂的缜密融合。探索形式也让学生在复习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教师也根据学生在复习课堂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借助优秀的复习方法让科学手段推动学生化学学习成果的提升,学生能够感知自身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变化,会让其自信心得到生成。例如:课堂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形式传播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游戏中构建一个互动的课件内容,快速随机出示不同的复习知识点。学生随机喊停停,在某一知识点处就要完成相应复习题目的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则要予以自己相应的鼓励;若回答错误,对错误的知识点加以记录。以此方式,学生能够筛选出自身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不足;通过微课传播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复习并结合新时期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思维意识。以化学课堂融合微课、与游戏的方法,辨别基本教学方向,让复习指引更具成效性,彰显出融合的优势。

结语:综上所述,新时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应用微课形式构建高质量的教学空间,能够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存在的艺术性。教师基于微课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增强领悟能够不断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抗拒完成学习、呆板落后的学习形式。以微课为基调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营造的优秀的氛围,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化学知识,进一步感受到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的变化,也会为学生经验的总结和化学学习素养的提升创建基础。教师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尝试有效策略,切合了解学生需求,为其日后发展创建基础。

猜你喜欢
形式化学知识点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