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及传播的影响

2021-11-28 05:30孙兆风牛凤燕
山西青年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科学内容

孙兆风 牛凤燕

(1.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2.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网络新媒体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形成的,网络新媒体传播下的文化传播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是互联网的深度用户,对于网络新媒体文化也较为熟悉和了解,但基本停留在浏览、娱乐,或仅以“刷存在感”方式胶着在网络上,缺少对网络的深层次科学使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必然选择。在网络新媒体文化广泛传播的环境下,对当下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进行培育和传播,就成为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网络新媒体文化内容丰富

网络新媒体文化是在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信息传播和内容交流中形成的。网络新媒体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且不需要通过实体介质储存,信息量巨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使得互联网信息在检索中实现了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定制。网络新媒体文化的形成,与强大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得网络新媒体因素十分丰富,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文化的主要受众,同时也能够在丰富的网络新媒体文化中精准地实现文化社群交流[1],能够十分便利地获取相应的信息和内容。

(二)网络新媒体文化传播范围广

网络新媒体文化的传播不受传播介质的束缚,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移动智能设备随时接收和传递,传播形式十分便捷,传播范围较广。尤其是近些年来,移动智能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十分普及,而且高校中已经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高校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和形式也不断提升,受到网络新媒体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三)网络新媒体文化内容良莠不齐

网络新媒体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内容良莠不齐。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式,形成的时间较短,信息传播不论是监管还是技术层面,都还不够完善,一些不良的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也在任意传播。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属于成年群体,但是其阅历和自身的价值理念还不够成熟,在接触网络新媒体信息时,思想上会受到很大影响。若是一些不良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会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仅仅依靠学生自觉性很难实现真正科学使用网络,还需要教师和各层级监管部门能够通过各种方式针对学生的安全互联网使用做出正确的指导。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

(一)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基础教育重视应试教育,整个教育阶段缺少对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且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改革,大学生数量猛增,招生层次不同,高校的科学教学工作也并没有真正和基础教育阶段的特点做到完全对接,致使许多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停留在基础阶段,甚至还低。其次,除了科学文化素质以外,高校大学生甚至还存在着某一些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学生个体科学精神的匮乏,也对高校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质疑。

(二)网络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负向影响

在互联网新媒体的环境下网络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视听娱乐内容,对大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除了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之外,更需要自身通过课下时间来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实现。从目前大学生的业余时间的利用来看,大多数学生都会沉迷于丰富的网络视听文化中,没有真正的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学生普遍表现出对于复杂的理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缺乏兴趣,而对于那些直白的有视觉刺激效果的视听文化缺乏抵抗力。尽管在互联网新媒体中,也有一些以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主题的自媒体信息内容传播。但是,部分自媒体内容水平较低,大多数内容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层面。而且,有些内容是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无法产生连贯的知识体系,有些内容甚至会有明显的错误,对于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没有任何益处。

(三)高校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素养培育课程

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有赖于专业教育,还需要依托科学文化通识教育进行知识拓展和理念提升。当前,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一般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但是这些基础课程也根据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只是学习历史、语文等课程,理科专业的学生单独来学习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而这些基础课程的安排,对于大学生的科学通识教育的整体培养还是不能够完全满足的。

三、网络新媒体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新媒体文化拓宽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途径

对于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和传播,网络新媒体提供了多种途径。首先,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来了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互联网的内容十分丰富,所获取的信息的形式也十分多样化。一些高校的图书馆等信息中心,也建立了线上借阅系统。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学校的图书进行检索和查阅,大大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同时,网络新媒体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课程资源。互联网新媒体中也有许多关于科学文化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课程,包括各大院校提供“慕课”平台。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建立各种知识兴趣小组,进行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社交能力。网络新媒体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二)网络新媒体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效率

大学生在短短的三四年大学时间里,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大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使用的时间也是相应有限的。在互联网还不是完全发达与普及的环境下,大学生通过图书、报纸或者是社团交流等形式,来实现非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是,这些渠道和内容相对来保存困难。网络新媒体中信息以网络为载体,不仅可以进行传播,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进行永久的保存。学生在学习或者研究某些问题时,可以即时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检索和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同时也可以进行标记、保存等一系列的操作。这种信息阅览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互联网资源几乎可以覆盖全球的信息,只要学生能够对某些内容感兴趣来进行研究,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接触到世界顶尖的技术和最新的信息。

四、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的策略

(一)有效筛选优秀新媒体文化用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是高校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能够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来针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首先,教师应该对当下互联网的优秀资源进行甄别、利用,将优秀的网络信息有效地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浏览观看这些内容,逐步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贮备。其次,教师还可以将新媒体文化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在学生群体中组建兴趣小组,或者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利用网络信息中提供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实现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总之,要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合理的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文化来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大学生受到网络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影响,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有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建立适合自己的线上学习模式,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升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校内网络中免费学习各种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来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将班级或者专业中的学生进行科学文化兴趣的分类,使学生之间通过线上网络社交和线下的学习实践等方式的结合,来实现科学文化素质的培育。

(三)将科学文化培育引入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

科学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必备基础素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在高校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中,要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首先,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增加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尽可能地引申,融入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向学生推送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还应该通过校园活动的形式,来传播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2]。比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竞赛,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模式,来吸引学生参加,促进学生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科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主要内容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