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21-11-28 11:34尹艳梅陈玉明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题组双一流一流

尹艳梅,庄 莹,陈玉明

(1.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2.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1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成果显著,人才培养方式与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自国家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高等教育又迎来了“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1]。“双一流”建设旨在履行大学的根本职能,培养卓越拔尖人才[2]。特别是在“双一流”的背景下,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3]。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两大法宝,专业建设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实践教学则增强了应用型人才的动手能力,使得应用型高校不断向实现“双一流”的目标迈进[4-5]。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与投资、资本的融通与筹资、经营中现金流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管理型学科,研究与实践如何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控制和管理,是高校金融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要建设一流财务管理学科,应用型高校必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此,隶属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财务管理课程组对所承担的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了改进,并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成为一流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尝试。

2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内容

为适应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目前信息技术新发展趋势,财务管理课程组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满足新时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2.1 财经类大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与软件是财务管理的得力助手与有利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外在兴趣。课题组及实验中心也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让学生掌握办公软件、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适应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需求;让学生熟练使用常用搜索工具,增强财务资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

2.2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融合的实践教学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两大趋势,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变革的社会环境,是财务管理教学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已经不适应企业财务大数据的发展,涌现出新的云计算体系下新型的财务管理软件。量化管理与量化投资是信息技术发展与财务管理结合的产物。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接触新的财务管理软件、财务资讯采集软件、量化金融软件,学会使用并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投资理财、数据驱动、量化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能力。

2.3 财务管理与公司事务互补的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与公司运营密切相关,公司运营决策的重大失误造成财务指标恶化、现金流断裂,甚至公司倒闭;反之,通过财务管理实践,对公司财务困境进行早期预警,有助于公司运营战略的及时变化与调整,使得公司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课题组将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每周三下午不给学生安排课程教学,让学生去公司实践,了解公司运营与管理的模式,体验财务管理与公司运营的互补与融合机制,增强其财务管理的实践能力。

2.4 财务管理模拟与仿真的实践教学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与公司发展状况关系,指导学生成立虚拟公司,模拟企业运营过程。学生扮演公司管理及财务总监等岗位职务,设置公司运营特殊环境,比如遇上财务危机、公共危机、产品危机等,让学生具体推演公司的财务变化、决策变革等进程,增强其风险与危机意识。

3 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除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外,课程组还尝试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强化学生主人翁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3.1 网络化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已向多媒体教学转变,并呈现网络化、多元化的趋势。为了让学生能够提早预习与课后复习,课题组使用信息技术,预先录制先导实践课,通过QQ群、微信群等流行网络通讯工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实践的内容和方法有所思考与准备,增强实践效果。实践教学期间,录制实践教学过程,课后及时分发给学生,巩固知识。

3.2 场景课堂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置公司运营场景,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知识点,体验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场景内容课前布置,学生预先分组,准备道具,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融入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结合公司实际运行过程,模拟与实践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与方法。

3.3 知识拓展教学法

财务管理与公司运营关系密切,因此,将财务管理拓展到公司运营管理知识点教学。讲授与公司运行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公司运营模式、企业盈利模式、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等。财务管理与投资学密切相关,因此,将财务管理拓展到证券交易与投资领域。实践教学过程中模拟证券交易市场,让学生模拟股票交易过程、期货交易过程,体验风险投资过程,增强财务管理的实践能力。

4 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的多层次管理机制

课题组制订了多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多层次管理机制,促进实践教学的长效发展。

4.1 课题组与实验中心的互助机制

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负责整个学院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实验中心主要由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客观上为增强财经类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提供了教学条件。财务管理专业课题组教师则主要有金融财务专业背景。实验中心与课题组紧密结合,建立互帮互助机制,一起指导与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4.2 教师与学生的互评机制

互评是指参与评价的双方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对象,促使师生相互激励,共同发展,利于人才培养。师生互评的核心是引发心与心的交汇与共鸣,形成和谐、明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师生共同追求发展目标,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特色的师生互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师生互评对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4.3 企业与学校的互动机制

学校似为学生的父母,给学生鞭策与关爱;企业是学生发展的平台,促学生成长与高飞。企业与学校的互动有利于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建立互动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学生。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实践锻炼与提升的最佳场所,高校则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

5 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而公司运营事务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与公司运营事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已成为学生实践活动需要考虑的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工具的使用给传统财务管理实践带来新的革新,通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双一流”背景下一流财务管理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课题组双一流一流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四川省非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以夹江县“插花式”精准扶贫为例
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乐山市为例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