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村头“双桂王”

2021-11-28 11:01唐崧
闽南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峰崇德桂花树

唐崧

国庆期间,我到南靖县书洋镇双峰村(因村周有两个山头,大的叫文峰,小的叫武峰而得名)采风,到达目的地时天已擦黑,好友热情地接待了我。夜宿树海瀑雾山庄茶聊时,他说山下村头有“双桂王”,很值得一看。所谓“双桂王”,其实就是两棵古老的桂花树,预报寒流霜冻比气象台还准,被村民誉为“气象树”。“双桂王”每到阳历十月一日便开花,又被今人誉为“国庆花”。“双桂王”花期为半个月一阵,共开三阵,一个半月后,寒冬就来临了,所以当地民谚说:“桂花开三水(阵),冻死懒汉鬼”。

次日早饭后,好友约了一个邱姓老伯,带我下山,去探望“双桂王”。刚走到半山腰,我们就闻到了淡淡的清香阵阵飘来,越近村头,香气越浓。迎着花香的袭击,我们终于来到长在山径旁的“双桂王”下,抬头仰望,遮天蔽日的树冠浓荫,覆盖着大片的草坡田园,倒映在碧溪绿涧的清流之上。那繁枝密叶之中,一朵朵小小的桂花儿,正从金黄色的花瓣里喷发出淡淡的清香,粉粉团团的无数金黄,像身穿盛装的小姑娘,轻轻款款地迎接我这个寻香而来的远客。别看它是不起眼的“小不点”,一朵一缕香,百朵百缕香,千朵万朵齐开放,就能汇成冲天香阵。忽然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想起阳朔桂花糕、畲乡桂花茶……刹那间,天上人间 ,人间天上,凡是跟桂花有关的故事、诗文,仿佛活泼可爱的婀娜少女,争先恐后地向我奔来。遐思间,邱老伯向我讲述了这两棵桂花树王的来历,揭开了一个闻所未闻的邱氏秘密。

清代乾隆年间,双峰村水尾社出了个名叫邱崇德的长寿老人,百岁时五代同堂,父子三公(父当爷爷,子当爷爷,孙当爷爷)皆健朗。那时节,乾隆皇帝有个宠妃,姓邱,因没有亲兄弟,想认一个哥哥。乾隆皇帝就派人暗访邱姓“好命人”。经层层考核上报,邱崇德终于在全国邱姓人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国舅”,被选入京。邱崇德妻故土难舍,不愿随夫进京,就推说自己是个瞎子。结果没几天,她就真的眼瞎了。邱崇德为照顾爱妻,只好放弃荣华富贵。乾隆皇帝见“国舅”不能来京城,就赐给“国舅”称号和衣冠,死后赐“皇恩叠锡”墓铭。

一听说邱崇德墓就在“双桂王”附近,我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前往拜谒。我们劈开重重荆草,一任露水打湿衣裤,终于在萋萋芳草中看到了邱崇德的坟墓。因事先没准备,我只摘了枝桃金娘花,插在墓前,说明来意后祈祷一番,便又折回双桂王下,问起邱崇德墓与这两棵桂花树有什么关联。邱老伯拉我坐在树下岩石上,讲了个近似《聊斋志异》的故事。他说邱崇德死后到邻村高港社当“公王”了。怎么知道的呢?說是因他的灵魂化作本人面目要去赴任,途遇要到双峰村做生意的高港社小贩,就解下身上的一串钥匙,托那小贩交给家人。那小贩一到邱崇德家,就见到他家人正围着邱崇德的棺材在哭灵。那小贩大吃一惊,慌忙将途遇的怪事说了出来,邱家人不相信,他就想取出那串钥匙作证,没想到打开箩筐盖子,发现那钥匙已化作一串纸钱。这时,邱家人才相信小贩之言,并于安葬邱崇德之后赶到高港社拜公王,以掷“圣杯”方式证实。从此,邱家人祖祖辈辈都是先拜“高港公王”后拜墓。我说,故事传奇是传奇,但跟双桂王没有半点关系呀。邱老伯说,别急嘛,听我往下说。邱崇德逝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同去找堪舆先生择吉穴安葬。次子“做脚手”(搞阴谋),贿赂堪舆先生,结果,墓穴方位“分金”对次子有利,却克了长子和幼子。已是“公王”的邱崇德生气了,认为这很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岂能厚此薄彼?于是,他托梦给那个堪舆先生,请求采取补救措施。堪舆先生只好采用在墓旁种两棵桂花树以弥补墓穴方位“分金”之不足。从此,桂树叶多花少时,长子和幼子家族就人丁兴旺;桂树叶少花多时,次子家族便添丁增口。如今,还是次子家族人口多一些。桂花树还有这种增减人口的特异功能?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如此看来,“双桂王”还可誉为“人口树”呢!这不禁使我想起我那一千七百年前的英雄远祖谢安。他任东晋丞相时,从容对敌,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保住了江山社稷,孝武帝感其满门忠勇,于中秋之夜亲往乌衣巷,在谢府庭院中见到挂满小灯笼的大桂树,不禁赞叹道:“真乃谢家宝树也!”从此,桂花树成了谢氏家族的族树,“宝树”也成为谢氏家族的堂号。桂花与我有缘啊!今日有幸一睹“双桂王”,岂可无文以纪?于是,便有了以上文字。

猜你喜欢
双峰崇德桂花树
一起去闻桂花香
桂花树野哪儿去了
灵 山
童年的桂花树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窗前的桂花树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
双峰尖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