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因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减轻战略

2021-11-29 04:13刘雪梅
有色金属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房村民区域

刘雪梅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7队,湖南 怀化 418000)

0 引 言

现阶段,在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由于当地的区域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同时在用地管控工作方面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和完善,很多村民在房屋修建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场地整平开挖山体坡脚将形成不稳定边坡,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在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容易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对于农村地区因为切坡建房所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有效提出针对性的整治工作策略,最大限度上避免地质灾害问题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1 案例分析

以我国湖南省某农村地区展开分析和研究,由于湖南省的国土面积超过80 %以上都属于山地丘陵以及岗地地貌条件,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率相对较高,同时中高易发区已占到国土面积的50 %以上,其中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等各种地区。2021年湖南省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高达18 567处,对71.26万人的生命安全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当前因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村民改建扩建房屋已成普遍现象,因村民“依山而居”的居住传统,建房大多选择建在公路两旁及地势较平坦的地方,但受地质环境条件限制,部分村民仍依山就势切坡建房,切坡过高过陡,且普遍忽视防护措施,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近3年来,全省汛期造成人员伤害的地质灾害中,8成以上为农村切坡建房引起。为了全面落实农村地区村民切坡建房、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区域建房分类与整合工作,最大限度上降低和避免因为切坡建房和在一些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建房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开展相关管理和预防工作。

2 控制农村因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的策略

2.1 全面开展排查工作

利用已完成的“房地一体”确权调查摸清农村临坡切坡建房底数,利用1:10 000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成果,摸清农村临坡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划定风险管控区域,建立“农村房屋地质灾害隐患库、城镇开发边界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库”。根据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程度以及地质灾害分布状况等实施科学分类管理降低地质灾害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2.2 开展分类整治工作

根据排查出的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隐患区内建房的数量、危险程度、房屋分布状况、威胁人数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治工作方案。通过使用搬迁避让、集中化整治、村民自治等方法,有效防止地质灾害问题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实现对村民住房的集中化整治和管理。

2.2.1 居民搬迁避让

对于其中一些安全风险系数较高、工程治理费用远超过移民搬迁费用,或者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完成之后,无法全面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农村切坡建房以及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区域的建房,各地区需要有效结合移民搬迁、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到人民群众展开搬迁避让工作,并且在异地展开集中安置处理,需要充分做好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用地保障处理,以及安置点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全面加强技术引导,充分论证新地址不会受到难治理的地质灾害威胁,同时对已经开始实施的移民搬迁,或者是已经有了新住处的居民旧房进行拆除,有效防止一些搬迁之后的居民重新返回到原有的居住位置。

2.2.2 集中化治理

由于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量相对较大,并且会直接威胁到很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所形成的潜在性经济损失也相对较大,对需要进行工程治理的农村地区村民切坡建房,以及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区域的建房问题,需要邀请有相关资质的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单位,对整个集中治理工作方案进行设定,并且需要积极的向上级单位争取地质灾害专项整治资金,有效开展后续的房屋集中整治工作。

2.2.3 村民自治

对于一些安全风险系数相对较小,同时分布比较零散的农村区域的切坡建房,以及在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区域的切坡建房问题,相关单位需要积极鼓励与引导农户,在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有效指导下展开科学、经济、合理的全面自治。可以根据坡面岩土结体的性质、坡度大小,采取削坡减载、分级放坡、边坡工程截排水沟、坡面硬化、坡脚设置挡土墙、主动防护边坡结构支护等多种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护。对于经技术单位核查后暂不存在安全风险问题的农村地区切坡建房、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区域建房,一并归纳到当地区域的集中巡查监测工作范围当中,在发布一些强降雨预警或者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时必须要重点加强巡查监测工作,避免产生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

2.2.4 科学编制与规划

各地区需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内容有效纳入到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内容当中,有效结合当地的区域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对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展开适宜性评价工作。并且合理安排村民展开建房用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村镇规划工作的技术把控,进一步强化综合防灾内容的相关技术审查工作,有效做好村镇规划与编制工作,如果没有经过批准不能直接进行实施。

2.2.5 要全面加强房建工程项目监管工作

各地区要进一步落实乡镇审批以及监管农村村民建房工作的主体责任,有效指导村民选择出一些自然环境更好,同时更加安全以及适宜房屋建设的区域开展建房工作,尽可能避免在一些地质灾害容易产生的地带进行房屋修建。严格控制村民建房审批工作流程,从源头上实施安全管控工作,避免村民自主在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地区进行切坡建房。同时还需要要全面加强对农村地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项技能培训工作,要有效引导村民选择一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房屋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有效做好各施工技术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工作,有效防止和避免因为高切坡深开挖等相关工作误差,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从建筑上保证当地区域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2.6 健全安全防控体系

有效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和地质灾害预警工作系统,同时各乡镇的专职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保证配备齐全,要进一步强化工作经费保障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力度,要定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和地质灾害勘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要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等相关应急处理工作能力。各乡镇地区需要有效结合防汛巡查农村地区住房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农村地区的村民切坡建房、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区域的建房工作展开全面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同时需要进一步落实安全防控工作职责,对新增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村民切坡建房、地质灾害容易产生区域的建房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在后续的居住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2.2.7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奖补机制

各农村地区需要有效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等,积极统筹相关投入资金,有效建立起奖补工作机制,对于村民自治的零散型农村村民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建房,可以通过政府进行适当补助等方法,有效引导受到生命威胁的群众展开积极自治工作。通过主动避灾防灾、激励群众、自觉参与到各项安全整治工作当中,建立起政府引导自投公助的地质灾害防护工作机制。

3 结 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由于切坡建房问题所产生的地质灾害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当地区域的政府单位以及地质勘察工作单位必须要引起充分重视。针对不同切坡建房问题所产生的安全影响进行全面判断和分析,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地质灾害的因素,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通过采取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减轻工作策略,有效引导当地区域居民展开正确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有效保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建房村民区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蜂房的建造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分割区域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两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疏堵结合遏制农村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
“八不准”杜绝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十年磨一剑! 广州“巨无霸”旧改茅岗村复建房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