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29 06:31张军涛孙晓雪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向研究生意识

张军涛,孙晓雪

(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或理论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力求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心理态势[1]。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培养问题意识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起点。研究生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即在明确的问题意识引导下设计研究方案、搜集分析资料、获得理性认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2]。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能力,国内外学者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创立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3]。相较于以学科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PBL的特点在于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把学习过程融入复杂而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解决问题,掌握隐含在问题中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潜能,促进“问题意识”的培养。基于PBL模式的研究生培养指导思想主要体现为:学习始于问题,知识也依据问题来选择;专业发展必须同现实社会密切相关;教学任务由传统的教师课堂上传授向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后教学反思相结合转变。国外还形成了“托马斯-布鲁巴克探究式”的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包括发现、提炼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步骤[4]。形成了“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教学模式,强调了六大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5]。关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我国学者主要围绕问题意识的现状、归因和改进措施三方面开展了研究。曾先锋、聂永成认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在学习中存在不善问、不能问、不敢问等现象[6]。王健、陈琳、范益民认为,研究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刻板的评价考核机制[7-8]。郝平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加速“问题意识”的培养[9]。

国外一些高校致力于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例如,美国的高校通常由3~4名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教师组成研究生的导师队伍,研究生专业的设定和培养计划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10]。由于企业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可以实现高水平实验基地和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互促转化。麻省理工学院规定,研究生需要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六个月以上的实习[11]。英国的高校以实践为导向,通过提供与实际工作场景类似的环境对研究生进行培养[12]。德国的高校借助与社会和企业形成的一体化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带薪实习等多种机会,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调查能力[13]。相比于国外,我国学者主要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宋平、甄良、丁雪梅、李程锦提出,应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调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14-15]。马陆亭、刘献君认为,应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争取行政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等多种举措,提升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16-17]。姜钰、崔崧、吕洁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注重事实,推论严谨,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普适性[18]。

总之,现有文献多局限于特定专业或学科背景的研究生,或者仅从“问题意识”“社会调查”的单一视角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双一流”建设为背景,探索高等教育中如何建立和实施以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机制和内涵建设,进而培养高质量的拔尖创新型、高层次应用型和一流复合型人才。

1 建立以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 我国研究生“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能力”普遍缺失

(1)课程学习角度。部分研究生机械性地接收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对收取到的知识或内容存在不愿提问、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等心态;很少与老师和同学主动交流,难以多方位、多角度地学习思考。同时,传统的授课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概论及原理”重于“方法和应用”的特征忽略了课程本身具备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导致研究生无法将课堂知识活学活用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社会调查能力也无法得到真正提升。

(2)科研实践角度。多数研究生对其研究的问题无法准确界定,难以提出具有高度、深度、广度和前沿价值的问题;过度依赖互联网进行文献整合、拼凑、抄袭,科研能力和科研质量严重萎缩;多数研究生活动范围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缺乏必要的沟通表达和实践的自觉性,没有把创新的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难以开展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社会调查。

(3)论文撰写角度。多数研究生较难把握论文的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所研究问题理解不到位、思路不清晰、叙述不具体,导致创新性不足,“跑题”现象频出。部分研究生追求“多快好省”,未经深入的调查研究便撰写论文,因缺乏第一手素材导致内容失真和数据失准等问题。

1.2 以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为导向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1)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前置导向。当今时代,科技创新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深刻认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高度重视、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中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必然要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起点和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敏锐且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最大化地激发人的思维能动性,促使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创新。相较于传授专业性和技能类知识,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对学生求异精神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推动知识进步、理论创新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有助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产生破袭问题的自我驱动力,集中调配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新颖的和丰富的解决方案,经实践验证形成创新。因此,立足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实际,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是提高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前置环节和有效办法。

(2)扎实的“社会调查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动力源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成后融入社会分工体系,运用自身所学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研究生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人才,不仅需要扎根于本专业领域,还需要在其他领域充分利用学科知识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掌握各类信息资源,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以满足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何固有模式都不断被反复地解构和重构,这个过程是在分析研究海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决策和创新实现的,其中社会调查研究能力是过程演变的“催化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严谨规范的社会调查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刻洞悉社会事务的行动逻辑,进一步认识世界、研究社会、改造世界。因此,社会调查的关键在于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和客观中立的理性深入社会发现问题,通过观察现实生活、搜集数据资料、提出破题良策、解决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转化能力。

(3)“问题意识与社会调查能力双提升”培养一流复合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创新需要一流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专业性研究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从多维度高质量解决科学问题和现实问题,成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一专多能型人才。问题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表现为提出问题的能力,蕴含着反思精神、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如果缺乏问题意识,一切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加强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挖掘出客观存在的、具有典型性的、具备分析价值和解决可能性的好问题,准确认识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既关注现实又防患于未然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问题是矛盾的外化,解决问题必然触及矛盾,明晰矛盾需要以全面、系统、辩证的社会调查作为前提。调查研究既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带着问题搞社会调研是开放性、探索性、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既要看正面,也要看反面,既要注意普遍性,又要注意特殊性,既要发现显性问题,又要注意潜在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调查研究、提问交流、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才能把问题了解清楚、把握准确、分析全面,使主观想法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进而从思想上直面问题,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从行动上直面问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担当精神寻求问题的解决,从制度上直面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由此可见,若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与社会调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促进两项能力“双进步、双过硬”,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整合优质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必由之路,对国家培养一流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以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路径

2.1 抓好学术研讨,激发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摇篮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应定期组织形式新颖、丰富多样的学术研讨活动,营造交流互鉴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在不同学术观点和思想的交锋中激发问题意识。大力支持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调研活动,在为科研项目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同时,于调研中给予跟踪指导,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深层次问题提出来,摆事实、讲道理、提措施,形成强烈的问题导向性。

2.2 抓好社会实践,熟练调查研究

应用实践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课堂教育,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适用于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活动。授课教师因时因势设置兼顾高度、广度、深度、热度、跨度、难度的问题情景,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因材施教,激发研究生解疑释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社会调查能力。

2.3 抓好考核评价,提升培养实效

研究生教育须用“评价”代替“评量”。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对其拥有的评判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评价。目前,研究生教育过于注重入学考试和在校课程成绩,缺少对培养过程和研究生社会调查等能力的评判标准及量化指标,因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导致部分研究生只具备应试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建立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例如,可以将社会调查能力纳入研究生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研究生学业成绩的一项大权重指标,以此倒逼研究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全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应注重结果导向,在秉持客观性与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严管与厚爱落到实处,最大化地对学生予以宽容、激励与赏识,激发他们增强问题意识与社会调查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 抓好资源保障,扩大人才增量

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是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有力保障。高校的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电子数据库等学术资源应加大向研究生的开放力度,比如开设图书馆资源检索教程,指导、助力研究生全面系统地查阅文献资料,使他们及时准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在检索、梳理、消化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增强调查研究能力;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专家学者交流科研心得和成果,拓宽研究视野和资源渠道,激发研究生的科研能动性,使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间接增强社会调查能力;灵活调用财政资金,加大对研究生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搭建相应的实验平台或实践基地,营造良好的、开放的科研环境,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开展系列化讲座和培训,更好地培育研究生的协作能力和实操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社会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链条,扩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增量。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级人才理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力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能力,锻炼和引导研究生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顶天立地”的真研究,将前沿性学术理论和扎实而细致的社会调查结合,与《“双一流”建设方案》中强调的“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不谋而合。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以问题意识和社会调查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个人的发展、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以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导向研究生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意识不会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