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视角下高校科技信息管理服务研究

2021-11-30 10:01马晓鹏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智慧科技资源

马晓鹏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 300300)

1.引言

在中共十九大上,“智慧社会”被正式写进报告当中,与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并列。智慧社会将作为继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而存在,智慧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智能、泛在、互联、便捷、高效。在此背景下,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政……应运而生,各行各业纷纷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信息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智慧社会环境下,高校科技部门要打破传统壁垒,构建智慧服务体系,加强智慧服务意识[1],注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运用,迎接用户科技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新兴技术的层出不穷给科技信息使用带来了挑战,推进学校科研教学发展。

2.高校科技信息管理现状

高校的科技信息主要包含以图书馆拥有的数据库、科技图书、专业期刊和科技报告;散布于网络上的科技信息资源诸如各类数据库和期刊全文、研究机构和专业学会网站、各专业讨论组等;以及各教研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研究基地(国家、地区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的研究进展和结果、形成的数据库和发掘的专业信息,以及科技人员个人网站、项目网站为主要内容的科研数据[2];和由科研管理部门产生和发布,包括学校科技发展规划、计划,通报学校重大、重点课题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资源、各级各类项目和成果申报、科技成果产业化、学术交流计划和科技档案等科技管理信息;和科技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开展科技协作、专家经验和同行交流所产生的信息。高校的科技信息种类多、覆盖范围广,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理念尚未根本转变

智慧服务是高校科研机关实现从传统科技服务向智慧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3]、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从资源建设、技术运用、服务模式三个方面实现智慧服务的快速、智能、准确、灵活、共享。一方面,受高校科技信息传统服务理念束缚,高校科技信息更愿意将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服务学校科研项目申请、科技成果统计、知识产权服务中而忽视科技信息智慧化发展项目建设,导致高校科技信息并未充分发挥其科技信息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当前科技信息载体多由科技处牵头建立,但高校并未出台相关政策对传统的产学研政策进行创新,同时疏于激励政策、利益分配政策的制定,致使高校科技信息在智慧化发展中未得到价值体现和满足感高校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智慧化程度滞后。

2.2 管理体制机制不相匹配

高校科研机构作为高校科研产出、专利申请、情报分析、知识创新的重要管理部门,是高校与政府、企业、科技机构沟通的重要桥梁,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部。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科技信息智慧服务存在着技术和管理上诸多问题。从服务人员构成上,智慧理念下的智慧服务,需要服务人员在开展服务的同时采用更丰富、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依据用户的信息要求开展快速、有效、准确的个性化服务,对服务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从服务理念上,高校科研机构面向区域开展服务目前并未完全实现“主动走出去”,原有的“被动服务”状态仍旧存在。从服务对象来看,高校科研机构的主要用户是教师与学生,在智慧环境下[4],实现个性化、全面化的智慧服务,这对高校科研机构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3 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困难

经济发展信息、行业信息、政务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知识产权信息备受校内用户青睐,在信息资源使用方面,由于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不同,对资源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而各高校以自身学科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信息资源,校与校之间的合作多以网上联合知识导航为主,并未实现资源的彻底整合。如何依据用户不同资源诉求进行整合,资源整合过程中如何提升用户自身信息使用能力,实现整合资源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化,是高校开展科技信息只会管理的首要任务。

3.高校科技信息智慧管理提升策略

3.1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和体系建设

从高校科技部门层面来看,一方面对接不同用户的创新需求,健全、规范服务机制,明确服务对象,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承担科技信息服务这一使命,确保服务的规范性、标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为提升智慧服务的能力,高校科技部门需要加强自身人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智慧服务水平。通过引进具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资源开发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较高兼具专业学科背景的多元化复合型的智慧服务人员,并以智慧服务人员的能力标准对已有服务人员进行能力提升,以满足开展智慧服务在技术能力层面的要求。通过合理的组织建设、人才建设,最后实现各项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个性化、智慧化[5]。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对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智慧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信息主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积极转换服务理念,在充分利用自身科研资源的同时,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加强与行业机构、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建设的跨部门融合。一方面,积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采集,充分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实现跟踪服务,使科技信息服务完美地嵌入到用户的科研、学习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加强部门人员智慧化技能的培训,通过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强服务人员的智慧服务素养,通过熟练地掌握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能,依托校内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将打造智慧科技信息资源,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通过对目前正在开展的服务进行科学评价,实现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3.2 加强学校科技信息资源智慧化建设

科技文献资源和专业数据信息资源是知识的价值体现,是整合与共享的具体内容。一方面加强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与科技数据资源建设。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其数量之多,解决当下资源分布广泛,收集整理难度大,检索利用障碍多的困难。同时加强专业数据信息(诸如科学数据)的整合[6],一是通过购买、搜集、整理等方式,为科研人员采集科研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类科学数据信息;二是高校科研活动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尝试走出去的战略,探索共建共享的合作管理机制,整合科技信息资源的目的就是使现有分散的科技信息资源相互配合与协调,使之达到整体最优。目前,承载科技信息资源的知识主体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三方,然而高校还没有与企业形成一个稳定的知识信息网络[7]。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只是个别的科研业务关系,信息的纽带还很松散,这种状态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极为不利。随着政府的介入,一些地区已形成政产学研的合作格局,政府积极提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平台为纽带,促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密切开展科技交流与项目对接[8]。高校既要重视校内信息资源的整合建设,也要注重外部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为校际间数据管理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可能,实现所在地区高校之间、学校与企业间的科技信息资源和能力的互补。开展校际合作,将增强高校科学数据资源的互补性,扩展数据资源体系,使科学数据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校际合作还将弥补个体的不足,避免重复建设,增强高校整体的科学数据管理水平和对科研的支撑能力。

3.3 科技信息智慧化服务模式创新

依托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构建云服务平台可作为高校科技信息智慧服务的重要战略部署,借助资源池技术、动态迁移技术、集群管理技术建设高校科技信息联盟服务云平台[9],通过云平台实现创新服务与应用的智慧管理,实现了各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协作服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通过“校企联合”开展面向区域内创新主体的创业支持服务模式。将企业的技术指导、创业经验、战略咨询与高校开展的创业培训、专题情报检索、知识产权服务、空间服务进行整合,作为创业支持服务内容搭建虚拟平台,为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创新创业提供决策支持、技术支持、知识支持,推动不同层次用户的创新创业发展。开展商业研究服务,针对区域内政府、企业提出的商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提供专利检索、商标设计、商业战略、市场参透等服务内容,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支持[10]。本着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为目的,联合政府搭建商业合作平台,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区域创新发展。

4.结语

高校科技信息服务为了适应以科技创新为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必须从自身方面寻求突破,加强科技信息资源建设,转变服务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强对校内外分散的、多样的、异构的、多变的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加强自身科技成果的推荐,寻求校企合作的可能,提高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猜你喜欢
智慧科技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