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

2021-11-30 10:01周肇峰吕春余谭利华周艳枚王海伶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

周肇峰,吕春余,谭利华,周艳枚,王海伶

(1.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发明协会,广西 南宁 530000;3.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赋予了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明确了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今后一段时间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在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优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激励创新,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传统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

2.1 知识产权重视程度逐步加强,但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谋划

近年来,国家接连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政策文件[1],对知识产权工作做了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指引,但部分传统制造企业仍然没有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没有从战略层面,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公司高层议事议程,更没有系统统筹规划,制定并执行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影响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深度和有效性。由于缺乏顶层的支持,知识产权职能部门不能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仅停留在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事务性、流程性工作,缺乏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规划。

2.2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多数公司制定了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但主要包括企业专利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技术合同管理办法、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奖励办法等内容,制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前期没有充分分析企业组织架构、企业产品知识产权状况、企业商业模式等现状,制定过程中忽略管理体系的可执行和可操行性,导致后期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与实际管理工作完全脱节,影响了体系的正常运转,无法实现知识产权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融合。

2.3 知识产权人员得到进一步保障,但知识产权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知识产权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涵盖了技术、市场、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要求很高。[2]但目前传统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主要是由技术研发部、法律事务部或行政管理部等相关人员兼任,没有足够人员来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现有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来支撑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运用保护等工作。

2.4 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意识逐步加强,但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发展空间。[3]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许多企业“走出去”前,未充分了解海外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未提前在海外布局专利和商标,未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分析跟踪了解竞争对手,导致产品一进入海外市场,就遭遇竞争对手提起知识产权诉讼,亟待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保护能力。

2.5 知识产权运用得到持续加强,但运营能力有待提升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运作实现价值产出,以及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4]知识产权运营关键在于经营知识产权权利,将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资产,嵌入创新全过程,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目前,多数企业实现了知识产权“产业化”,即对知识产权直接进行转化实施或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缺乏对知识产权进行“商品化”和“资本化”,没有系统梳理现有知识产权,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产权交易、许可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影响知识产权资源的有效流转和优化配置。

3.传统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3.1 加强宏观领导和系统统筹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采购、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企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5]需要技术研发部、法务部、生产部和行政管理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公司各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提升知识产权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有关政策指引,加强知识产权的顶层设计,结合公司的产品目标市场,组织开展国内外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的研究,对公司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出总体布局和统一规划,制定符合公司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到公司的整体战略,明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效能。

3.2 推进多管理体系融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具备系统性、严谨性和权威性,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严密的组织结构,作为一种规范企业管理和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等多个体系。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标准借鉴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管理思想,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提出了全业务、全流程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企业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过程中,应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嵌入现有QES三体系(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在执行过程中,应从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出发,梳理各体系运行之间的共性管理要求,[6]合理编制程序文件和工作表单等共用文件,尽量符合公司实际,优化各体系流程设计,增加可操作性和执行性。通过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多体系融合运行,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融合到企业经营各环节,多方推动,有效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3.3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

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保障。[7]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涉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研究,基于创新研发的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风险规避和知识产权运营等,这就要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具备能综合运用多学科(如知识产权、管理、经济、科技等)复合性知识,又能处理企业知识产权各项实际业务的能力。具体实践中,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知识产权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等机构关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培育、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专利价值评估与运用、企业商标品牌建设、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培训,通过“送出去”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通过与研究机构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项目研究,以实操代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入学习专利信息检索、加工、标引、分析,知识产权评估与融资等专门实务技能,以项目带动,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

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法律、技术、贸易、管理和情报检索等知识,可依托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或邀请师资,制作符合企业所需的知识产权课程,持续丰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

3.4 加强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

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也逐步增加。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前,一是要事先掌握目标市场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信息,有针对性对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开展检索分析,动态监控与评估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8]二是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监控知识产权侵权和被侵权的风险,明确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和侵权应对措施。三是积极参加区域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充分利用联盟的沟通交流平台和协作机制,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能力和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权益。四是在产品“走出去”前,对产品核心技术进行专利检索分析,掌握国内外该技术专利布局情况,围绕产品核心技术,提前在目标市场国开展专利、商标布局,占领市场的制高点。

3.5 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管理

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就是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按照资产管理的规律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增值。[9]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政策的大力推行,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活动越来越活跃,积累的知识产权资产日益丰富。为了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最大化,企业应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经营知识产权权利。首先,系统梳理现有的知识产权相关信息,分类归档,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明确核心知识产权、外围布局专利、商标等,为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投融资活动提供信息支撑;其次,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商品”属性,开展知识产权许可、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活动,实现知识产权资源的有效流转和优化配置。最后,积极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一是自我实施转化,二是与合作机构共同实施,依靠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结语

传统制造行业正处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10]传统制造企业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从加强知识产权宏观领导和系统统筹、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强化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等,构建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创新,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引领和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