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2021-11-30 17:16李星刘晓彤许娅萌杨娜叶峥嵘
医学综述 2021年5期
关键词:热毒肝肾中医药

李星,刘晓彤,许娅萌,杨娜,叶峥嵘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现代医学认为SLE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程反复,容易累及多脏器,伴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SLE为严重的免疫炎症反应,且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初期常表现为轻度的皮疹、关节炎,后期发展为狼疮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3]。现代医药对于SLE的治疗十分有限,常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4]、免疫抑制剂[5]、非甾体抗炎药[6]等,但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7],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SLE患者常因使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而造成肝肾功能受损[8]。SLE在祖国医学中属“阴阳毒”“日晒疮”“痈证”“蝴蝶丹”等范畴[9]。近年来,中医因治疗SLE疗效好,副作用较少,且价格低廉,逐渐受到广大临床医师认可和患者的接受[10],但目前对SLE系统全面的研究较少。现从中医学角度探讨SLE的病因病机,就中医药治疗SLE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为今后的试验研究和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病因病机

基于对SLE病因认识的不同,中医学者对该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存在差异。中医理论主要将SLE的发病原因归纳为外邪、内伤以及内外合邪[11]。现代医学主张SLE的发病基础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调养失利,最终导致肝肾亏虚,患者出现阴虚内热。而外界的六淫毒邪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如若外感内伤,则合而致病,气血失调。吴磊等[12]认为,SLE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精血亏损,脏腑气血失和是发病的内在基础,外界环境因素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即邪气是导致SLE的重要因素,他们从外邪角度提出以扶助正气,避御外邪为治疗原则。陈雷鸣等[13]以温病学说为治法,强调辨证论治,指出SLE的病因主要为肾精亏虚、温毒侵邪、热毒炽盛、瘀血内阻等,因此主张运用透热转气法治疗SLE。冯炯等[14]以伏邪学说为指导方针治疗SLE,认为伏邪多因正气不足,外感邪毒。葛琳等[15]认为,SLE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肝肾阴虚为本,热毒血瘀为标。辨证治疗,临证用药,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杨梓和范永升[16]从邪伏少阴学说探究SLE的发病机制,认为SLE的病邪性质以热毒为主,邪气潜藏,气血运行不畅,与瘀血、痰饮相关。其治疗应分阶段论治,急性期祛邪,缓解期补虚。陈薇薇和苏励[17]论述了SLE发病的内在因素为脾肾气阴亏虚,加之外界日光紫外线,个体劳累过度,而使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其中,卫气虚弱、腠理不固为该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2 SLE的中医药治疗

分型辨证施治、分期辨证施治以及辨证施治联合现代医学是从中医学角度对SLE的辨证施治进行研究,正确认识SLE患者辨证、辨病与分期的中医症状,并根据中医临床药理的研究,临证用药,适当辅以现代医学治疗,可大大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2.1分型辨证施治 SLE病因纷繁复杂,病情易反复,发病累及多器官、系统,因此中医学者常根据病证类型、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杨辉等[18]主张从病证结合的角度探析SLE的治疗,主张四诊合参,密切观察病机转变,虚实结合,虚者则补,实者则泄,分清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若患者因长期使用激素,导致痰浊内阻,痰瘀互结,则使用温胆汤,化痰散结。若伴发狼疮性肾炎,导致寒湿闭阻,则使用除湿胃苓汤,驱散寒湿,通阳利气。若患者因激素使用过久面部出现红斑,则采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止痛通气。若出现思虑过多,肝郁气结则采用越鞠丸合四逆散疏肝理气。若后期有津液亏损,则选沙参麦冬汤合炙甘草汤减干姜肉桂以滋阴填精。气阴两虚则采用黄芪生脉饮,阴虚毒恋采用升麻鳖甲汤,阴阳两虚选十全大补汤。王义军[19]总结当代名中医胡荫奇教授的经验,将SLE分为6型分证论治:气营两燔证、阴虚内热证、瘀热痹阻证、气阴两虚证、脾虚肝郁证、脾肾阳虚证,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根据临床药理的研究,临证用药。赵静和曹洪欣[20]总结了曹洪欣教授对SLE的治疗经验将SLE临证分为以下4型:热毒炽盛、营血两燔证;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证;风湿痈痛、瘀血阻络证;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证,认为SLE多以阴虚内热、瘀热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疗应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法。曹艳艳等[21]在运用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SLE患者中医证型和病情时将SLE的证型分为虚实两种,实证包括热毒血瘀型,虚证包括脾肾阳虚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三类,表明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评估SLE患者证型和病情活动的技术手段之一,尤其对实证(热毒血瘀型)患者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汤郁等[22]在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不同证型SLE患者的效果中,将SLE患者的证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四类,这是中医证型与现代检测指标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研究思路。不同的中医学者对SLE的分型虽有差异,但总体原则仍是对疾病分型后辨证,以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

2.2分期辨证施治 除了对SLE进行分型治疗,其分期治疗也运用较为广泛,在分期治疗中,中医学者大体根据疾病的病程进展将病情分为急性活动期和慢性缓解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病情的发展,临床表现的差异进行辨证施治。刘晓羽和彭剑虹[23]以凉血活血为诊治原则,根据病情分期辨证论治,主张急性期凉血活血、解毒清热,缓解期凉血活血、补肝脾肾、除湿通络。李荣良等[24]则认为,SLE属本虚邪实之证,治疗上宜采用补虚泄实、正邪兼顾。在分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滋阴清热、滋养肝肾、健脾益肾、养心宁志、疏肝和络、益气活血,逐一辨证。黄丹云和温成平[25]、匡唐洪和温成平[26]在总结温成平教授关于SLE的治疗经验中指出,急性活动期以热毒炽盛为主,治则凉血化斑、清热解毒;缓解期邪热渐退,阴虚内热,治疗宜滋阴清热、益气养阴。临证时宜辨别标本缓急,扶正祛邪。朱福兵等[9]在总结刘健教授关于SLE的辨证论治的特色研究中也指出,刘健教授主张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发作期以清热解毒为主,同时兼顾健脾祛湿,慢性缓解期则注重养阴清热,顾护脾胃,治疗中强调活血化瘀药物在整个过程中的应用。同时他们观察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情志不欲,饮食失节,认为在日常活动中要注重饮食,清淡少辛辣刺激,注重涵养心志。镇万雄在诊治SLE时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六淫侵邪等角度提出分期辨证论治的思想,认为活动期宜清营解毒、养阴凉血、退热化斑,稳定期养阴清热、活血通络,后期治疗则宜温补肾阳、健脾利水;并主张融汇中西,扬长避短[27]。陈薇薇和苏励[17]则根据邪伏少阴理论探讨了SLE的治疗,认为其应注重分阶段论治,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病情缓解期则以补虚为主,并指出以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涤痰蠲饮法、滋阴补肾法为治疗方。韩淑花等[28]在总结房定亚教授中药治疗SLE的经验中指出,其主张将SLE的病程分为三期,分期辨证论治,在初期因使用大量激素治疗,患者常出现血热瘀滞,此期主张清热凉血;随之在平稳期因大剂量激素治疗不良反应的显现,此期宜滋补肝肾;后期激素治疗过程逐渐减少剂量,患者因前期的激素作用阳虚明显,此期宜加补温补肾阳之品。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治疗的肯定,有关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治疗SLE的临床疗效研究论证也在大规模开展。白云静等[29]在研究SLE并发带状疱疹中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发现使用清热凉血解毒中药配合氮氖激光照射及阿昔洛韦口服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昔洛韦。罗东萍等[30]将灯盏花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用于治疗SLE并发肺动脉高压发现,其可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灯盏花素里的黄酮类有效植物成分可用于改善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并具有肝肾保护作用。由于灯盏花素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较少,故可在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灯盏花素治疗,效果良好。方永光等[31]在利用清热解毒方治疗重症SLE患者时发现,与单用西药(免疫抑制剂)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清热解毒方+常规西药(免疫抑制剂)]组疗效显著,中西医证候评分、英国狼疮评估组指数2004、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显著降低,补体C3水平升高,抗双链DNA抗体转阴率升高,感染率、骨髓抑制率降低。田新玮等[32]运用益气利阴活血方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SLE患者,结果发现补体C3、C4水平升高,尿蛋白、IgA、IgG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降低,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许琦彬等[33]在运用白芍总苷辅助治疗SLE并发葡萄膜炎时指出,利用白芍总苷辅助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岳峰等[34]在运用自拟狼疮方联合泼尼松治疗SLE时也观察到,中西药结合治疗能降低SLE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并可调节免疫指标、β-制动蛋白1,改善患者体征。刘泽有等[35]利用理血调肾方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活动期红斑狼疮发现,与单独使用环磷酰胺组相比,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血清补体水平升高,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阳转率降低。上述研究均提示,中医方剂联合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少。代荣琴等[36]在利用辨证论治配合激素治疗85例SLE患者时发现,辨证论治配合激素治疗效果优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合用,且相关的自身抗体指标也有所好转。

现代越来越多的研究注重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证候进行联系,将实验室生化指标作为中医证候辨别的指导,如将抗双链DNA抗体作为中医虚实辨证的参考[37];利用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中医证候SLE患者病情活动的诊治[20]等,总结出关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和证候所属情况的现代技术手段。

3 小 结

SLE作为一种严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并发症严重且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严重困扰人们的学习生活,发病年龄也有下降趋势。长期的西药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在侵蚀着患者的身躯,使患者饱受疾病之苦。中医药的研究使得关于SLE的治疗有了新思路,其价格优势和不良反应少让更多学者注重在传统的西药治疗中辅助中药,注重中医理论的研究。但目前中医药在治疗SLE上仍存在不足:①中医的辨证分型较多,且证型变化较快,演变规律难以捉摸,更多的是依赖于中医学者的主观判断,缺乏统一的判断指标,造成中医论治的困难。②中医药研究的可重复性较差,样本量小,设计不严谨,缺乏随机对照双盲试验。③关于中医药的动物实验尚未大规模开展,相应的病理机制无法得到验证。④关于中医论治SLE的研究中,大多是中医药辅助西药,很少有单味中药单独进行疾病的研究,说明中药的确切疗效仍得不到保证。⑤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仅是个别医家根据经验辨证施治,缺乏科学的指导方针。⑥关于中医药研究SLE的发病机制尚存在欠缺,宜多开展机制水平的研究。

因此,在今后中医药治疗SLE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基础实验研究,探索重要的毒理学性质,药效学,从分子水平、代谢水平、基因多态性等方面阐述中药的重要生物活性。同时,应开展更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化的人群试验研究,以在更多人群中验证中药的确切性质。此外,还需加强对中医证候的统一分型认识,客观判断SLE的中医证候分型,加深研究的广度和精度。从针灸、中药等传统祖国医学的经验中汲取经验,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热毒肝肾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两腿一分补肝肾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
热毒宁合阿齐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