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政德教育与良好政治生态生成的逻辑关系、理论根基与实践进路

2021-11-30 21:40
攀登 2021年1期
关键词:政德道德领导

刘 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干部政德对于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关系重大,治党必先治官,治官要在修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干部政德与良好政治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指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1]强调“要教育引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推动规划落实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3]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建设经验充分表明干部政德状况是影响政治生态优劣的核心主体性要素。领导干部是否在制度框架内奉公守法行使权力,其行为是否契合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的政德要求,这些核心因子深刻影响政治系统的健康运行进而塑造相应的政治生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生态受污染主要原因在于管党治党未能从思想上彻底解决干部政德不彰、品格失范问题。因此,良好政治生态的生成,重点在领导干部,关键在于抓好干部政德教育。从系统论分析,干部政德教育与良好政治生态生成是一对逻辑共同体,两者彼此影响、互生共进,共同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干部政德教育与良好政治生态生成的逻辑关系

(一)干部政德教育是良好政治生态生成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雷厉风行查处腐败分子,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虽然,目前我们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距离实现干部“不想腐”的自觉和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目标仍任重道远。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促使我们不断思悟求索,当下查处了很多违纪违法官员,为什么仍然还有干部不收手、不收敛?这或许不能仅从制度漏洞、执纪不严来寻找答案,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干部的政治品格修养出现了问题。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数据,“201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案件61.9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8.7万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2.1万人”。[4]经梳理不难发现,这些官员之所以“落马”并非因为“才疏”,而恰恰是“德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5]有的干部政治信念蜕变,有的干部道德心理扭曲,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全然不顾中央八项规定,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干部明着反对“四风”,暗地里却耍花样搞变通,以上种种乱象导致一些地方从政环境恶劣,政治生态出现恶化,可见干部政德状况是影响政治生态优劣的核心要素。

政德作为干部政治素质重要组成部分,内隐于干部从政为官的行为逻辑之中,是党政领导干部为政之魂。干部政德教育属于事前预防性自我约束,对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评价和衡量干部首先就看干部政德是否合格,看干部是否能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廉洁和政治能力上靠得住。新时代,我们党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正是对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的当代阐释。干部政德状况既然是影响政治生态优劣的核心要素,那么抓好干部政德教育也就抓住了良好政治生态生成的关键环节。加强干部政德教育,推进领导干部讲政德、立政德,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领导干部公道正派、干事创业的良好风尚,就是要不断净化和营造健康洁净的良好从政环境,从根本上把好良好政治生态生成的这一关键环节,从源头上为良好政治生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因此,干部政德教育是从源头上预防官员行为失范、防范官员腐败的必要方法,也是党的良好政治生态生成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推动新时代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持续生成,必须切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干部政德与良好政治生态的相关论述精神,系统探究干部政德教育与良好政治生态生成的逻辑机理,真正把干部政德教育落实落细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周期、全过程,以干部良好政德涵养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良好政治生态是干部良好政德养成的肥沃土壤

从政治生态学意义上讲,持续营造党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始终牢牢抓住干部政德教育这一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抓好了干部政德教育,抓住了“关键少数”,执政主体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品格塑造就有了保障,党内政治生活就会逐步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才能风清气正。

中国共产党唯有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的肌体才能充满活力,干事创业的良好从政氛围才会产出更多溢出效应,才能源源不断造就大批讲政德、立政德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6]领导干部是否能够自觉遵循廉洁自律、秉公办事的从政准则,其思想境界、行为方式、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行是否遵循党对领导干部的政德要求,这些都深刻影响和关乎本地区政治生态的生成演替,进而决定地方政治生态的好坏优劣。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如果以身作则,带头崇德修身、奉公守法,将会对一个地区或单位政治生态产生良好示范作用,进而能够形塑一批具有政治理想崇高、政治信仰坚定、工作作风务实和政治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相反,假如未采取有力措施制止领导干部因失德导致的从政环境恶化而任其肆意蔓延,那么“劣币驱除良币”的逆淘汰难免会重复上演,真正有学识涵养和工作能力的好干部就会失去用武之地,用人腐败问题随之不可避免会反复出现,进而造成当地政治生态逐渐恶化,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进程将受到严重阻碍。

因此,良好政治生态是干部良好政德养成的肥沃土壤,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政治生态优良清明,干部才会气顺心齐,进而才能更好引导培育广大党员干部诚心敬意立德修身、自觉自省向上向善,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优化提升,最终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政治生态生成所需的崇德向善、明德敬法的良好从政环境。

(三)注重干部政德教育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互生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质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强调共产党人必须按照党员标准严格修身、锤炼品格。抗日战争时期,干部政德教育与良好政治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党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毛泽东同志经常通过干部学院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强调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7]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健康良好运行的重要时期,党在这一时期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歪风进行集中纠正,使得党内正气充盈、生机勃勃,全党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这种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心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注重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视角加强干部政德教育,“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8]道德心理学认为个体道德品行养成的内在机理,在于自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种要素的结构匹配和运行顺畅,其中道德认知是前提、道德情感是基础、道德意志是动力、道德行为是结果,前三者共同构成了个体道德品行的要素结构,后者则是个体道德品行的外化表现。领导干部良好政德的养成也需要在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方面进行系统训练与培养,将新时代干部政德要求内化为干部从政道德修养,融入干部自身价值体系并外化为合乎时代要求的执政行为。正是从个体情感认知层面,通过干部政德教育来导引和涵养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可以说,只有大力加强干部政德教育,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向上向善、勇于干事创业,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政治生态所需的清正、清廉、清明的良好从政环境。党内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良性健康,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干部,能否发挥“头雁作用”率先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领导干部自觉加强政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涵养党员干部增强敬畏权力之心、敬畏法律之心、敬畏人民之心,才能更好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从政环境,进而才能形塑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9]领导干部自觉加强政德修养,带头廉洁自律,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激浊扬清,全社会才能形塑起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的良好氛围。如果党员干部政德不彰、品行失范,则会在党内乃至全社会形成错误导向。历史已深刻警醒世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10]概言之,注重加强干部政德教育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之间的互生共进,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良好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质。

二、干部政德教育在良好政治生态生成中的理论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党学说为其提供了丰厚理论资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视角对党员干部素质进行了详尽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共产党人素养的要求要高于对无产阶级群众的要求,对党的干部的素养要求相较于普通党员要更高,并强调党的领袖在理论宣传中要善于做好科学研究工作。马克思、恩格斯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提升新时代干部队伍素质、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也为新时代加强干部政德教育,以干部良好政德涵养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了丰厚理论支撑。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保持领导机关成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进行了系统论述,他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11]他号召党员干部要摒弃官僚主义作风,铲除管理的拖拉作风和文牍主义等恶劣现象。列宁建党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发展,他对党员干部的选拔配备及任用培养所进行的开创性、系统性阐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鲜明特质和阶级立场,这些重要思想对我们在新时代做好以干部良好政德涵养党的良好政治生态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党的历代领导人有关从政道德思想为其注入了厚重历史底蕴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进程中,毛泽东提出“才德兼备”干部标准、“任人唯贤”干部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等已成为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而且,也是新时代继续开创性做好干部政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干部教育培养目标上,毛泽东提出要培养“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并归纳总结了“才德兼备”干部的四条标准,即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关心、对自己的严格以及对工作的负责,指出只有做到这四点才符合“才德兼备”干部标准。在干部教育培养方法上,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力提倡党的干部要学习和研究马恩列斯著作,提出共产党要培养“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12]同时,他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格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论述,指出:“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13]总之,毛泽东提倡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党的干部,要求党的干部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刘少奇提出要对全党进行党员教育活动,认为党员教育的过程是一场全面净化干部思想、确保干部思想纯洁的过程,也是提升干部党性觉悟、确保党员干部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过程,强调要通过开展全党范围内的党员教育活动来全面净化干部思想。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所作《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重要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作为先进的革命者,需要承担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重要责任,也必须不断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觉悟,掌握社会发展和革命活动的规律性。”[14]这把提高干部党性觉悟置放到确保党的思想纯洁的高度,从而为我们做好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政德教育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邓小平特别强调加强干部队伍的革命化、专业化建设,要求“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15]强调要通过教育和法制的办法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并主张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树立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坚定共产主义道德信念,自觉把党性放在第一位,严于律己、守纪遵法。他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6]邓小平在干部素质、干部道德觉悟方面的重要观点也是全党干部严格修炼自身涵养、提升自身境界的重要理论渊源。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理念为其植入了深厚文化基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这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时代持续推进良好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向来倡导“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主张做人要有德行,为官要讲政德。千百年来,重视官员德行养成一直被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奉为圭臬,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世说新语》把“德行篇”列于卷首,开篇即论东汉名臣陈蕃,“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资治通鉴》开篇则详阐“德才之辨”。认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因此,可知重德行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强调品行修养,主张立德修身,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立德、立功、立言”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最高人生境界,这种至高人生追求蕴含着政德文化中为人处世的终极法则和治学为官的根本标准。可以说,“为政以德,君子之政”的基本价值理念已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优秀基因。纵览中国历代王朝治乱兴衰历史,不难发现贤臣良相云集辈出,则政通人和国运兴旺。反之,奸臣小人当道妄为,则民生凋敝国运日衰。

三、以干部政德教育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实践进路

(一)以德为先,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道德修养

干部良好的政治道德修养是政治生态建设的精神先导并对政治生态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从根本上决定政治生态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新时代,以干部良好政德涵养党的良好政治生态重点要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修己最重要的是修政治道德。”[17]党员干部政治道德修养主要体现为能否始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能否始终信念坚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能否始终做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把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置于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位置,发挥政德教育在干部政德养成中的特殊涵养功能。通过指定阅读书目、编印学习资料、组织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有计划系统深入进行干部政德教育,让领导干部时时对照政德标准检视自身,经常对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修身自省,敦促领导干部择善而行、遇恶自省,真正实现事前规制、以德润心。特别要注重抓好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并把其作为干部政德教育的中心环节。二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通过集中性主题教育活动强化领导干部坚守从政初心、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政德认知,是我们党加强干部政德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切实推动领导干部守初心、担使命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自驱力,增强领导干部政德修养意志力。通过加强干部政德修养的意志涵养与磨炼,克服政德修养中“意志无力”障碍,并加快政德立法,使政德的软性约束变为刚性规制,将依靠舆论、习惯、信念等方式落实变为靠强制力保障实施,实现内在道德自律与外在制度他律的强大约束合力。三是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把政治品德考察置于干部考察的首选位置,在干部考察时干部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同时,细化政治品德考察内容,坚持集中性考察和日常性评定相结合,既注重宏观考察干部在重大政治立场观点上的表现,也注重微观关照干部平时日常从政言行。

(二)执政为民,加强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干部政德状况实际上反映着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反映着领导干部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行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客观标准。当前,干部政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必须承认一些领导干部依然存在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百姓冷暖、不愿担当作为等作风漂浮乃至权力腐败问题。这其中既有认识不到位、意志不坚定、方法不合适等主观原因,也有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问责不及时等客观原因,归根结底是领导干部的群众观、政绩观出了问题,从根源上讲是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出了问题。正如邓小平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骄傲自满起来,不前进,脱离群众,那就丧失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18]因此,新时代,以干部政德教育涵养党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的群众观、政绩观、价值观问题,一是必须健全完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常态化检查机制,继续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强化日常监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让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更好规制领导干部谨言慎行。二是必须通过干部政德教育不断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定力和情怀操守,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植根于党员干部从政行为之中,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19]避免出现“人格上的两面派”。三是必须持续加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开创工作的能力和境界,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勉工作、廉洁奉公理念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内心信念和自觉坚守,并融入其人格修养和政治品格养成之中。

(三)正己修身,发挥中华优秀道德传统的涵育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正己修身、从政为官的优秀道德资源,既契合新时代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要求,也为加强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底蕴。以干部政德教育涵养党的良好政治生态,“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20]一是要更好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国历代“官德”所蕴含的与现代政德要求关联密切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基本内容,促进中华优秀道德传统的现代转换和内容整合,让中华优秀道德传统与新时代伟大精神在深度融合中丰富发展,并成为共产党人政德建设的精神支柱和价值支撑。二是要加快构建中华优秀道德传统传承创新的实现机制,培厚新时代共产党人政德建设的精神土壤。通过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道德传统中“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把其优秀理念融入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内容体系,不断强化领导干部日常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能力,时时警示领导干部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展现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恒心定力和坚强意志。

(四)培育家风,以良好家风醇化清新社风

领导干部的家教家风与干部政德密切相关。一方面良好的家教家风需要政德教育予以引领,另一方面良好的家教家风又能促进干部良好政德的养成,并以良好家教家风涵养干部的德行与信念,坚定干部政德修养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21]近年来,公开报道涉案官员家庭贪腐、家族腐败已成为落马官员贪污腐化的普遍通病。可以说,一些领导干部从开始腐化直至滑向违法犯罪深渊,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实际上是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默许或纵容家属借助本人的职权和影响力收受贿赂,非法敛财,有的领导干部家属怠于劝阻甚至鼓励违纪违法行为,最终导致害人害己葬送干部政治前程以至身陷囹圄。因此,要把培育领导干部良好家风置于党风廉政建设高度来认识,从培育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切入,以良好家风端正优良党风、醇化清新社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22]新时代,以干部政德教育涵养党的良好政治生态,要求领导干部既要自觉担负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责任,也要正确对待家属的善意提醒和有益规劝,使自己错误还未发生时就能及时被制止不至铸成大错。同时,领导干部也要严格要求家属遵规守纪,及时批评家属的错误观念、制止家属不良行为,并对家属经常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明白领导干部的权力只能为人民群众服务,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服务。

总之,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必须把干部政德教育作为党的良好政治生态建设的永恒议题贯穿于政治生态建设始终,确保在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周期不缺位;必须把加强干部政德教育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有计划系统地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道德教育、优良作风养成、传统道德涵养和良好家风培育等工作,充分激发党员主体意识,确保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进行党性修养,增强身份自觉,以干部良好政德涵养党的良好政治生态。

猜你喜欢
政德道德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干部政德重在落地
昭化区探索建立基层政德评价体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