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2021-12-01 23:50陈丽华刘国习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政治

陈丽华,刘国习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各高校及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宜的信仰教育之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彻底解决人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触及人的灵魂的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方向和大局。本文概略回顾70 年来的高校信仰教育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若干成功经验并指明其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进之处,以对新中国成立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形成一种整体把握。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指向

所谓信仰,主要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宗教或者某个人的一种极度相信和尊敬,进而升华,把它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1]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都包含突出的感情因素,它更多地是个体意志的外在表现,而非群体如党派或宗教影响的产物;外在因素如党派、宗教等只是一种催化,并不构成持久内生性影响。从外观上看,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但它实质上亦属实践产物。人的经常性存在从来都具备双重意蕴,人既着眼于当下物质和情感层面的满足,更着眼于长久的精神依托,思考存在之后的终极性意义。此外,信仰在相当程度上还制约着个体对世界、对人生和生命价值的自觉发现和体验,信仰因此还同时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精神,宗教和神学因此可视为由信仰而衍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精神文化领域,需要对信仰与宗教进行区别。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下的信仰问题是具有明确内在规定性的,即:信仰明确表现为一种奋斗目标,即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此意义上,信仰与宗教存在显著区别,宗教问题从来就明确表现为一种不可解释的超自然存在物,常以可见的上帝形象向外界予以展示,这一形象当然包含某种内在规定性,这是其与信仰的共通之处。

信仰教育的产生,最早源于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灌输的相关论述,其基本判断在于工人阶级的集体阶级意识和特定意识形态的形成乃至于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后天培育的过程,须以外部力量和手段灌输给工人阶级和劳动者整体,而不能放任无产阶级意识自我生长与扩张。[2]同时它还是一个极富实践色彩的概念,它和丰富多彩的当代中国信仰实践相联系,也主要和改革开放信仰多元条件下的信仰冲突相联系;改革开放越深入,人们受到外来意识形态影响的可能性越大,西方意识形态和本土意识形态的冲突越激烈,越需要有意识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信仰的地位,以保持主流信仰对各种非主流信仰甚至反主流信仰的优越性。在我国高校,所谓信仰教育,其实质即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其大体包括“关于信仰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3]胡锦涛在总结改革开放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经验是30 年经验所走出来的,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4]经过实践论证,建立在科学真理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依据,并体现共产主义价值追求,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价值性的信仰教育理论。

二、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回顾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直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大学生政治发展和思想进步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整体发展脉络进行适当回顾,以作为进一步反思的初步基础。

(一)建国初17年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奠基(1949—1966年)

党在1949—1966 年约17 年间进行了旧高等教育的大改造和创立社会主义新型高等教育的大探索,取得了高校高等教育革命的大成功;在此基础上,党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全新体系,在指导思想、课程改造以及制度建设、机构设置等方面奠定了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初步基础。

1.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高校信仰教育的指导性思想体系,彻底清除一切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思想糟粕的残余影响。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各界人士达成共识,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文化领域澄清旧文化、建设新文化的工作进一步推进,努力造就社会主义新人。1961 年,中央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60条》),提出大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5]

2.课程设置方面,对国民党开设的一系列党化教育课程进行了清理,废除了《国民党党义》《三民主义》《修身》《总理遗训》等旧课程。结合新的形势发展,逐步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增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并增加部分临时课程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此外,高校还延续延安时期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辅助课堂教育,切实增强高校信仰教育时效性。1951 年起,高校开始推广举办升国旗仪式,成为我国高校长期坚持的信仰教育形式;1958 年开始,高校开始全面开展勤工俭学运动,充分动员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参加工厂、农村的各类劳动生产活动,以劳动教育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职能;1963 年开始,各高校又开始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对高校学子进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实际上,在建国后17 年间,各级各类政治运动,均在不同程度上执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职能,许多运动还在高校长期坚持下来,在信仰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淀为熟悉的红色记忆。

3.在信仰教育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开始奠定相关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为信仰教育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保障。1951 年开始,高校开始设立政治辅导员,专职实施政治学习、理论辅导和思想教育工作,自此我国高校逐步建立起一只专业的政治辅导员队伍。1953 年开始,高校开始强化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强化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充实各级各类政治工作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1952 年9 月,中央发布《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开始有意识地加强高校信仰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具备适当条件的高等学校,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壮大了政治理论方面的教师队伍,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师资保证。

(二)“文革”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挫折(1966—1976年)

“文革”时期,受到极左思潮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打击,高校信仰教育也遭受挫折。“两个估计”甚至提出:“文化大革命”前17 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5]“两个估计”虽然是在“文革”中期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但其思想基础“文革”前夕即已形成,其主旨是对高校知识分子思想倾向的错误估计。受到这种极左思潮和阶级斗争夸大化的影响,我国高校信仰教育受到严重冲击。“文革”期间,狂热的政治宣传和新的造神运动完全取代甚至淹没了正常信仰教育,林彪反革命集团和“四人帮”极左政治集团利用群众政治狂热达成其政治图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被孤立、被排斥甚至被打击,高校信仰教育往往成为各种政治阴谋的遮羞布。高校学生热衷于“踢开党委闹革命”,狂热开展“大批判”、“大民主”运动,党的领导在高校受到严重冲击。“红卫兵”运动起来后,原有高校各级党政领导机构被打垮;在“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的错误方针下,广大信仰教育工作者也成为教育改造对象。从1968 年开始,推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批知识青年被有计划地下放到艰苦的农村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开始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态方面,“文革”前后也发生了巨大的起伏和变动。在“文革”前期和中期,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政治左倾氛围逐渐升温,“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渐成为压倒一切的原则,个人崇拜和群体性政治狂热成为普遍现象。高校信仰教育完全异化,信仰教育讲求逻辑与实践相结合的理性主义倾向被非理性所淹没。高校学生和普通工农群众一样,热衷于各种狂热的形式主义运动,大学生手持红宝书,在各类群众集会上高呼口号,大串连、大运动甚至早请示、晚汇报,都体现出对信仰的僭越。另一方面,与这种狂热主义情绪相对应,是对于保守意见和不同意见的仇视,对待一切不同意见者均力图彻底打倒和完全消灭;同志与敌人的阶级划分成为生死攸关的大事,诸如“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各种“帽子”漫天飞舞。但“文革”结束后,政治狂热和极左政治运动的大潮褪去,青年又跌落到另外一种虚无主义状态,大学生由完全失去自我的政治狂热、“绝对崇拜”急转为“困惑、消沉”思想特征。传统文化大批判大革命在青年意识形态领域造成极大的混乱,实质上对人的精神造成一种摧毁,“它使广大民众失去了精神支柱、无所遵循”[6],造成一种信仰的虚无。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调整与发展(1978年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随之开始进行调整。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结合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变化,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

首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在1978 年5 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不意味着要花更多的课时在相关教育课程上。邓小平的讲话极大解放了思想,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信仰教育的僵化理解,使人们能更加灵活地处理信仰教育课程与其他业务课程的相互关系。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中央重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这可视为党的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也开始萌芽发展。为此,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指出学校党组织要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师生,使学校真正成为抵御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侵蚀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作为对9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信仰教育的反思和总结,2004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第16 号文件),对新世纪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成为近十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

其次,经过长期探索,对高校信仰教育课程及相关平台不断调整,使之最大限度贴近我国高校信仰教育新动态。上世纪80 年代初,高校非文科专业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3 门理论课程,文科专业增加“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课程。1987 年调整为“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想修养”、“法律基础”等5门课程。1998年后,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8 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004 年中央16 号文件颁布后,又调整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4 门主干课程,并辅以其他辅助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方面,如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全部免费开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还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收到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再次,经过多年发展,高校信仰教育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高校信仰教育提供了人才和组织保障。我国高校从1984年开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同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包括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相结合、兼顾思政教师政治素养和知识修养、兼顾师资来源及其职业发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待遇并加强优秀工作者表彰等内容。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相继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 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 号)等配套文件,为高校信仰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极大提高了相关部门对信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在16 号文件及其相关配套文件支持下,新世纪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高校信仰教育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幅提升,逐步形成了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工作队伍,为高校信仰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三、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功经验与进一步完善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经过建国初17 年的初创,经历“文革”时期的挫折和混沌,更经过改革开放后长期调整、巩固和持续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国内高校信仰教育走过的漫长历程,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和传承的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反思和批判的失败之处,两者都是推动高校信仰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一)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功经验

高校承担为国家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而合格人才的基本标志是其对党和国家显性意识形态体系和国家制度安排的坚定认同和至高信仰。为此,高校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建立健全信仰教育理论体系及教育教学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是蒙昧主义的宗教教义灌输,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先决条件。经典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已经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遵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也是信仰教育的关键问题。从相关教育实践来看,理论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间还存在明显鸿沟。当代中国高校信仰教育正是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从一种高度抽象性和批判性的政治智慧不断转化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并使之进学校、进讲台并最终进头脑,真正实现对大学生思维世界的改造,最终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70 年来,高校信仰教育不断融入时代脉搏,持续历经多样化的改革,其核心指导思想、教育教学模式与内容均不断做出调整,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观察、思索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7]建国以来,高校信仰教育一直坚持实践育人,鼓励高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社会实践,保护学生投身社会的政治热情,形成了优良的社会实践传统。

2.坚持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领导权。依据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形势和任务,党和国家领导人确立信仰教育的不同时代主题并为之指明政治方向。纵观信仰教育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信仰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旗帜鲜明的单向政治灌输,坚决要求高校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无论具体话语体系怎样变化,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始终是信仰教育的绝对主题。只有坚守党的既定政治方针,才能使得我国高校信仰教育尽可能免受西方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确保高等教育永远坚持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特别是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抓住了冷战结束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证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进入新世纪,国内高校信仰教育逐步实现科学化体系化发展,课程体系、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确保了高校信仰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3.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制机制,努力打造政府、社会和家庭协同推动信仰教育大格局。经过长期发展,我国高校信仰教育已经形成思政课主干课和相关辅助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是我国高校信仰教育的基本依托。高校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班主任及党、团干部队伍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干力量,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开拓新境界。我国高校还重视一般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信仰教育职能,重视构建信仰教育的全课程体系构建,极大促进了信仰教育课程的存在力度和渗透力。各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和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也对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负有政治指导和宣传业务指导责任。此外,高校还重视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力图构筑信仰教育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格局。

(二)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进一步完善

信仰教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智力支持,从根本上保证了各行业的高级人才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党的领导体制的认同,保证了国家革命和建设主体力量对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基本自信。但由于理论与实践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的差距,我国高校信仰教育也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进步不相符合的情况,需要反思和改进。

1.反对思维僵化。随着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为此需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非友即敌的阶级斗争思维习惯。但在建国后相当长时期内,党主要延续一种政治运动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高校信仰教育也在各种运动式思维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敌我分明的二元极化思维。文化和思想领域的争论,经常被上升为革命与反革命的政治斗争;信仰教育领域同样被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两种划分,是与非往往与敌和友的阶级划分相联系,严重忽视人在思维和实践领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实际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大规模革命战争结束,在我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开始存在广阔的中间地带,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也特别注意党和非党的划分,承认党和群众在信仰层次上的差距。但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极左思想影响下,高校学生甚至只能在造反派和保皇派之间进行站队选择,最终演变为剧烈的“武斗”现象,这是我们今天必须吸取的惨痛教训。

2.反对单纯形式主义。在高校信仰教育实践中,强调利他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强调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高于个体利益。这种利他主义的信仰教育实践更多依赖各类政治运动,实施方法简单粗暴,其教育实效难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层面也开始正视个体利益和权利,但由于党和国家在价值观层面长期存在的集体主义倾向,个体利益及其内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仍然未能在制度层面得到充分肯定。由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等集体主义范畴永远无法摆脱一般个体而单独存在并发展,在此情况下,这种利他主义的信仰教育实践一直存在一种基础性和结构性矛盾,它无法从根本上贴近一般个体既需要个体满足也需要群体归属的价值需求,未能充分激发个体热情,从而制约其教育实效性。

3.强化系统性、科学性,反对政治功利和短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是政治性的,它是党与非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科学性,是教育科学研究对象,有其自身教育规律可以遵循,需将其与一般性政治宣传相区别。后者一般是短期性和即时性的,在符合党的宣传政策的前提条件下,可以灵活变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则需要与一般政治教育相区别,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性重塑,必须进行科学、长期和系统规划。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诞生于战争与革命年代的政治宣传教育,无论是政治挂帅的极左政治动员,还是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市场导向的政治引导,都不可避免带有政治宣传的内在基因。为此,须反思高校信仰教育对各种功利主义政治运动的路径依赖,尽力保持当代信仰教育的延续性、稳定性和科学性,警惕各种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

概言之,建国70 年来,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和政治道路以及相应的理论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和信仰支撑。到今天为止,它也是党和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信念支撑,是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政治保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相关教育教学实践中,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累积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动高校信仰教育继续发展的重要财富。为此,必须注意结合新的信仰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性的总结、反思,并持之以恒地予以贯彻。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信仰的旗帜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