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进展

2021-12-01 16:08郭益莲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甲苷补阳通络

郭益莲

(钦州宝顺医院,广西 钦州,535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主要是指在排除其他情况下,糖尿病病患发生周围神经功能异常情况,包括颅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最为常见的是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据临床一项调查显示[1],在我国2 型糖尿病病患中,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在8.40%至61.80%之间,而对于有20 年及以上病程的1 型糖尿病病患而言,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发病率可达到20%。患病后,病患可出现感觉异常,例如触电样、蚁走感以及麻木等,病情严重者甚至可有下肢关节病变和溃疡,出现明显疼痛感。降低病患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在疾病确诊后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医学在DPN 方面有一定研究,其将该疾病归属于“痿证”、“痹症”等范畴,认为阳、阴、气衰虚为病机,瘀血阻络,最终发展成阳虚,因此在治疗时需注重活血通络。本文在参阅临床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DPN 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 方剂内容

黄芪为君药,可发挥祛瘀通络以及补气功效,同时不会出现邪气驱除未尽、正气尚虚情况;当归属于臣药,能够发挥补血活血功效,进而纠正气滞血瘀情况,将其与黄芪联合使用,在发挥祛瘀效果的同时,不会损伤根本;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属于佐药,其中桃仁和红花联合使用能够提升活血化瘀效果,地龙能够通行经络,进而提高药力,赤芍具有散瘀止痛作用,川芎可活血养血[2]。将上述中药联合使用,可达到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目的。

2 现代药理作用

黄芪中黄酮类、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等成分可达到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以及提升免疫功能的效果。在葛凡等[3]人的研究中,其发现使用黄芪甲苷后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水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还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 水平。因此其认为糖尿病应用黄芪甲苷可调节炎症状态和血脂水平。黄芪甲苷能够增强神经脱髓鞘,提升病变部位周围神经传导敏感性和速度;黄芪多糖能够控制炎症反应,纠正机体胰岛素抵抗情况,同时还可对糖脂代谢进行调节,进而显著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部,可发挥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作用。其中当归多糖能够抗凝血,同时还可对内源性凝血系统产生直接作用,对损伤细胞进行修复。在白宇等[4]人的研究中,其发现当归多糖能够使糖尿病大鼠炎性指标下降,进而延缓病情发展。川芎可抑制凝血酶活性,阻碍血小板聚集,进而降低血管损伤程度,改善血液循环,进一步纠正神经损伤后所导致的低血氧状态[5]。在陈焱[6]的研究中,其发现赤芍提取物可显著调节糖尿病大鼠血脂、炎症水平,避免肾脏发生进一步损伤。红花黄色素能够提升冠状动脉血流量,发挥扩张血管效果,同时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能够缓解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并且还可营养神经。地龙醇提取物可发挥镇痛抗炎作用。桃仁是临床用于活血化瘀治疗的常用中药,其一方面能够发挥抗炎、抗凝血、抗氧化以及提升免疫功能作用,另一方面还可提升病变组织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因此在DPN 治疗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3 补阳还五汤应用情况

3.1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在李明[7]的研究中,其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选择大枣、甘草、姜黄、红花、桃仁、白芍、丹参、川芎、当归、土鳖虫、牛膝、桂枝以及生黄芪进行治疗,用药后病患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升。开展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一方面可改善病患临床表现,另一方面还可预防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恢复神经正常传导功能恢复。

3.2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既往临床对DPN 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伴随中医技术在临床的推广以及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在疾病治疗中可发挥重要效果。在林称心等[8]人的研究中,其对DPN 病患使用补阳还五汤以及硫辛酸进行治疗,用药后病患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以及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升。因此其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硫辛酸属于抗氧化剂,能够将氧自由基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还可参与葡萄糖代谢,纠正胰岛素抵抗,改善神经阻滞缺血缺氧情况。将其与补阳还五汤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3.3 补阳还五汤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在韩明珠等[9]人的研究中,其对DPN 在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同时,开展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使用中医定向透药仪电极片浸透活血通络方药汁,并粘贴在病患两侧足三里以及三阴交部位,干预后总有效率是86.00%。因此其认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DPN,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活血通络方可发挥活血散瘀功效,将其作用在三阴交以及足三里穴位处,能够药穴合用,直接作用于病灶,共同发挥穴位刺激以及中药皮下作用,因此能够改善病患肢体麻木和疼痛感。

中医在DPN 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认为气虚血瘀型需开展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对其开展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阻碍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改善机体微循环,纠正损伤神经缺血缺氧情况。并且,其在修复神经损伤方面还可发挥一定效果,能够改善病患临床表现,延缓病程发展,达到疾病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甲苷补阳通络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曲美他嗪联合黄芪甲苷对心力衰竭犬心肌细胞Ca2+水平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黄芪甲苷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CD34表达的影响
HPLC-ELSD法测定牛黄降压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
HPLC-ELSD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总苷中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