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

2021-12-01 15:23杨富丁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解析考查教材

杨富丁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备知识如何考查?我以高考历史选择题为例,谈谈高考历史学科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

1. 拓展知识的宽度。所谓知识的宽度拓展,主要是指试题选取的材料、创设的情境是新的,不管是历史知识的内涵,还是外延,都突破了教材的阐述,即众所周知的“脱教材”。

【例1】(2019·全国Ⅰ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教材关于西汉中央集权制度只涉及推恩令、酎金夺爵、刺史制度等,没有诸侯王献礼方式和数额的相关内容。该题以诸侯王献礼方式和数额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考查汉武帝削弱诸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拓展了教材关于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宽度。正确答案选择C项。

【例2】(2020·全国Ⅱ卷,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A. 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 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 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 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解析:教材对汉武帝时期的叙述只涉及经济、思想、政治等,没有角抵表演的相关内容。该题以角抵表演的社会影响为切入点,考查汉武帝时期长安城的社会生活,拓展了教材关于汉武帝时期涉及史实的宽度。正确答案选择B项。

2. 延展知识的长度。所谓知识的长度延展,是指突破教材上的历史叙述,通过史料对相关历史事物进行时间进程的延展,形成更加完整的历史线索,突出不同阶段特征的变化,考查的是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例3】(2019·全国Ⅰ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產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析:教材只有西周宗法制度的相关内容,没有涉及商朝王权产生方式的内容,拉长历史的时间,比较商周两代的变化和区别,便于发现王位继承方式的进步。正确答案选择B项。

【例4】(2020·全国Ⅰ卷,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 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 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 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 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解析:教材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内容,没有涉及建国前夕中共对资本家的政策,延展这一知识的长度,便于准确理解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共对资本家的政策。正确答案选择B项。

3. 转换知识的角度。所谓知识的角度转换,就是采用多元视角,突破师生的传统认知,从新的角度重新评价和审视教材中的历史事实。

【例5】(2018·全国Ⅱ卷,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文景之治是众所周知的古代盛世,人们的印象应该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歌舞升平。该题转换文景之治的认知角度,从谷贱伤农、负担苛重、哄抬物价、土地兼并、农民流亡看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盛世的另一面。因此,所谓的封建盛世,也只是相对而言,主要从统治者的角度,而非人民的立场。正确答案选择B项。

【例6】(2018·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习惯上认为藩镇割据造成了唐后期的混乱、分裂、衰败。该题转换知识的角度,考查藩镇割据对唐王朝的积极作用。正确答案选择D项。

4. 挖掘知识的深度。所谓知识深度的挖掘,指的是透过材料信息看本质,还指知识之间的综合以及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综合。

【例7】(2020·山东卷,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解析:战国时期孟子和韩非子都对“义”进行阐释,从深度上理解其实质,他们所说的“义”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正确答案选择D项。

【例8】(2020·天津卷,12)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A. 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       B. 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 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       D. 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解析:把美国总统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做法与与罗斯福“新政”措施进行比较,挖掘了知识的深度,在找寻其主要差异的过程中,理解二者应对经济危机的行政力度不同。正确答案选择A项。

5. 测量知识的精度。所谓测量知识的精度,就是考查知识的精准记忆和理解。一般通过历史概念型选择题来实现测量目标。

【例9】(2020·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 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 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 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 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解析:此题考查井田制概念中私田的内涵,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精准的理解。井田制中的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正确答案选择D项。

【例10】(2020·全国Ⅲ卷,34)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A. 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

B. 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 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D. 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解析:此题考查现代派绘画,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其特征。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正确答案选择A项。

6. 聚焦知识的温度。所谓聚焦知识的温度,就是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来设计试题,试题密切联系社会现实,不刻意回避对社会热点、知识热点的考查。

【例11】(2020·全国卷Ⅱ,33)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A. 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 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 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D. 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解析:此题聚焦“立德树人”,以文艺复兴时期西尔维乌斯《论自由教育》的主张为切入点,引导考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考试题中的落实。正确答案选择A项。

【例12】(2020·天津卷,4)1910~1911年間,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A. 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 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 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 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解析:此题聚焦社会新冠疫情的现实,以1910~1911年间的华北鼠疫为切入点,让考生从防疫举措中获得有益的借鉴。正确答案选择C项。

高考的基本功能是为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其选拔水平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乃至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高素质的学生必然是在知识方面有较多的积累。基于高考历史选择题对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适当拓展知识的宽度、挖掘知识的深度、转换知识的角度,理清知识的发展脉络,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解析考查教材
教材精读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睡梦解析仪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