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2021-12-02 07:50张雷甘肃庆阳市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代际父辈贫困家庭

张雷 (甘肃庆阳市镇原县新城初级中学)

一、概念

(一)教育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本文中的“教育”指有目的地以某种形式的活动去影响他人的身心、思想、行为向更健康、更高阶段发展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理论知识、提高劳动职业技能、开阔视野和认知范围的参观和调研活动,以及摒弃陋习、培育良好风俗的社会改造活动等。

(二)贫困与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相对于富足而言,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综合现象。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对贫困的定义是:“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贫困代际传递,指在一个家庭或社区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或因素在代与代之间延续,致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二、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

(一)教育机会缺乏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

实践表明,财富与学识大体呈正比。“财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源。“学”,即文化程度。“识”,即见识、胆识、思维能力或认知范围等。也就是说,一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多少大致与其所受的教育程度或知识储备量呈正比。

首先,贫困家庭由于父辈收入低,无法为子女择校提供足够的经济条件,无法为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贫困家庭的父辈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常常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务工方面,对子女的学业辅导或家庭教育往往无暇顾及。再次,贫困家庭的父辈往往是低文化程度者,对子女兴趣特长爱好的培养,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贫困家庭的父辈经济收入水平低,不但对子女教育投入不足,而且为了尽快摆脱困境,使未完成学业或勉强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不经职业培训,便去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低薪工作,虽然缓解了一时的经济困难,但错过了一生发展的机会,陷入了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思想观念落后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因素

由于贫困家庭或地区在长时期的贫困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即“贫困文化”。首先,这种贫困文化在贫困家庭或贫困地区逐渐得到认同并在思想中固化下来,严重打击了贫困家庭子女的自信心,严重制约了贫困家庭子女的进取心。其次,一个人长期受贫困文化的影响,会产生仇官仇富等负面心理,甚至会产生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贫困文化必然产生落后思想观念,长此以往,迷信赌博盛行,思想保守,认知能力低下,逐渐丧失进取精神。最后,长期受贫困文化的影响,贫困家庭的子辈也会养成“等靠要”的消极生活方式,逐渐丧失了物质财富生产上的“造血”功能。

(三)身体健康状况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直接因素

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进而会影响到子辈的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首先,父辈因先天身体残疾,子辈可能出现智障或其他身体残疾情况,进而影响家庭经济收入而陷入贫困代际传递。其次,家庭成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进而影响子辈的教育培养而陷入贫困代际传递。再次,农村智障或残疾女孩嫁往贫困山区者居多。最后,由于贫困家庭受经济、知识水平、观念等影响,对婚前、孕前和产前检查工作不重视,对孕妇和婴幼儿疾病筛查不到位,从而影响新生代的体力和智力发展,这也是贫困艰苦地区智障和残疾儿童出生率高的原因之一。

(四)物质资源匮乏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

贫困家庭或地区,由于长期的物质资源匮乏,人力投资严重不足,一代代子辈重复着父辈的覆辙,终生只能为生计而奔波,无法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无法赚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物质财富。

三、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策略

(一)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物质财富的匮乏会导致一个人或家庭的贫困。尽管依靠外部的“输血”式投入,可以使其在短期内脱贫,但是,当这种外部投入停止后,又极易发生“返贫”,要想提升贫困人口或家庭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其“造血”能力,根本在于要实现由注重对“物”的投入转变到对“人”的投资,用教育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

首先,落实好“全覆盖式”教育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建立的资助制度,使每一位贫困家庭儿童都能入园接受教育,使他们具有同其他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能够使年轻父母安心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了城乡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设立了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关键是要坚持好和落实好这一整套教育资助政策。

其次,努力发展职业教育。真正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办好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与市场需求相接轨,通过政府补贴,对贫困人口开展职业培训,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的职业素质,使其具备长期从事某种稳定职业的能力,从而实现脱贫目标,进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化倾向。中等职业教育要与市场完全接轨,鼓励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继续完成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最后,努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认真摸排扶贫对象,核清贫困人口,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女情况,精准施策,帮助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充分就业,进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开展全民阅读教育活动

阅读,对一个人、家庭、民族和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首先,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的专业建设。研制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及时更新,把最经典、最值得阅读的书推广到学校去,组织读书沙龙交流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其次,发挥乡村或社区的图书屋作用。建议村组和社区通过一定形式开展阅读活动,鼓励村民或居民通过阅读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开阔视野,提高认知能力和范围,改变民风,提高物质财富生产能力。

(三)做好健康教育与服务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难。脱贫后,由于患病、残疾等健康问题也极易“返贫”。

首先,建议政府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学校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村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村民或居民进行健康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提高健康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其次,做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健康服务工作。贫困山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婚前、孕前和产前的健康服务工作,降低智障、残疾儿童出生率。

(四)重视法制教育和制度建设

贫困群体长期无法参与政府有关规则制度的制定,使贫困群体的微权利被忽视,长此以往,他们被边缘化。因此,要加强法制教育与制度建设,保障贫困人口的各项社会政治权利,打破阶层固化,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总的来说,贫困代际传递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也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受文化、地理环境、经济、教育和健康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机会的缺失,我们要从教育着手,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认知能力、就业能力和物质财富生产能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坚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猜你喜欢
代际父辈贫困家庭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父辈们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召开“两后生”职业培训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