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共读:打开家校共育的又一扇窗

2021-12-02 11:31章芙芳
江苏教育 2021年84期
关键词:年级组星河共育

章芙芳

“家长共读”这四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画面,但本文所提到的“家长共读”不是“亲子共读”,而是指家长和家长一起读。师生共读、伙伴共读的情况很常见,但是家长共读几乎没有。对此,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分校(以下简称“星河分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缘起:来自一份问卷的思考

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很多孩子随父母迁移到长三角地区,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定居下来。星河分校90%的学生来自非施教区,这些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如何呢?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60位家长中,12.63%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小学,50.92%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问卷中,28.55%的家长觉得和孩子交流时最大的困难是“好多道理讲不清”,35.26%的家长觉得“孩子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为了帮助家长提升育儿能力,更好地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星河分校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努力:举办家长夜校,召开“家庭领导力”会议,组织本部与分校“橙风铃”书香家庭结对……但效果都不明显。仔细思考之后,我们决定在“家长共读”上做文章。选择“家长共读”这个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在群体中相互鼓励,家长们更容易坚持;其二,虽然共读一本书,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家长对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看法;其三,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家长们可以在共学中寻找到共鸣,产生更加强烈的阅读热情,从而获得更多宝贵的育儿经验。

二、践行:家长共读成长营的从无到有

1.组建家长共读成长营。

家长共读成长营的成立,从最初看,是学校的“一厢情愿”——能否得到家长的支持,我们并不清楚。抱着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的想法,学校与各班家委会商议后,尝试着发出了“招募令”:

本学期我校将开启“家长共读”活动,由学校与家委会联合发起,组建“家长共读成长营”。以年级组为单位,各精选一本好书或10篇育儿美文,构建素材资源库,一个月组织一次线下或线上专题分享。现将采集有关信息,请大家在班级内广泛发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每班上报成员3到5名,多则不限……

“会有家长报名吗?”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没想到才一节课的时间,一年级(2)班的钉钉群内就有5位家长发来了报名信息。一天后,低年级各班均达到建议成员人数,中、高年级个别班略有困难。此时,班主任就从班级家委会着手,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最终,成员招募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年级组家长共读成长营也在年级组召集老师的组织下顺利建群。

2.制订家长共读计划。

建了群,确定了家长召集人、共读对象、共读书目、交流形式等,接下来就该制订共读计划了。学校决定请家长召集人先征求全体成员的意见,然后由召集老师协助完成。

令人欣喜的是,家长召集人没有推诿,制订计划时,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对“共读”的理解和整体架构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项目负责人一方面指导召集人做好相关引导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把做得好的年级组计划提供给大家学习。三天后,六个年级组的家长共读计划全部出炉。

3.组织阅读分享交流。

当各组计划颁布,家长共读群里迅速活跃起来,以下交流来自二年级组共读群开群第二天:

3月24日晚上9:19

小航妈妈:如果我们是大师级的画家,那孩子绝对是一幅有价值且有意义的画;如果我们是普通画师,那孩子就是一幅普通的画;如果我们只会乱涂乱画,那孩子将什么都不是。接下来,我决定好好学习——我不一定是完美的妈妈,但一定要向完美的妈妈一步一步靠近。

3月24日晚上9:27

小欣妈妈:刚刚丫头一直在玩一个解压鸡,一直捏一直捏。要是以前,我一定会说:“这个有什么好玩的,能不能好好看书,再玩我给你扔了。”但是,刚刚我换了一种方式,我说:“我可以理解你,因为这是一个新玩具,但是不能影响看书,你还没有完成阅读打卡哦。”结果,她立马放下了玩具,认认真真地看书了……

3月24日晚上9:34

小然妈妈:是的,按照往常我会吼她:“都几点了还看电视,还不赶紧洗洗睡觉去,不然明天早上又起不来。”看了我们群里面的交流,加上刚刚读过的书,我就说:“该洗脸了,早睡早起精神好,明天妈妈不叫你,看我们俩谁先醒。”果然,她乖乖地洗脸去了。不像以前,每晚我要喊好几遍,她才去洗漱。

…………

家长们从晚上8点多开始,一直交流至半夜,群里交流的热情让学校更加肯定了这一平台的价值。

三、思考:家长共读,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1.延续·拓展——从三五成群到星火燎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我们希望更多的家长、更多的家庭参与“家长共读”活动,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坦诚交流、彼此分享,把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公众号分享给更多的家长,让更多的家长感受到阅读的力量。

以四年级组共读书目《家有中等生》为例:

小博爸爸:“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这是《家有中等生》这本书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让我明白了很多。调整心态、积极生活,哪怕孩子未来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又何妨?我们都是普通人,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要不得。

小畅妈妈:《家有中等生》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信心更要有耐心”这一段。现在大多数家长是“爱心过剩,耐心不足”,这种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

除了上述呈现的文字分享,其实群内还有语音导读、阅读批注、思维导图等形式的分享,这些分享会在学校公众号上发布。我们相信,当年级组家长共读有所影响的时候,榜样的示范效应一定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行动起来,那么趁热打铁,班级的“家长共读成长营”也就可以建立起来了。届时,班级层面的“家长共读”与“师生共读”“同伴共读”相结合,大家就可以一起在书香世界里徜徉了。

2.引领·放手——从学校主导到家长主导。

“家长共读”活动或许一开始是学校在起主导作用,但在组建和开展的过程中,家长是绝对的主角,部分家长的领导力也在团队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比如制订计划的过程中,三年级的小棋妈妈就率先制订了值得借鉴的计划,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二年级的小思妈妈在群内积极地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带动群里的其他家长热烈地探讨育儿问题……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家校共育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家长的力量被激发,他们自身的领导力也会得到提升,继而成为更多同行者的领航人。因此,下个阶段,让家委会成为组织者,让首批成长起来的共读受益者成为引领者,将会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3.家长·家庭——从榜样示范到书香弥漫。

英国学者赫胥黎说:“欲造伟大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始。”在孩子的一生中,家庭的耳濡目染对其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为人父母,谁又不是“新手上路”呢?因此,阅读和学习对父母而言,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会成为我们轻松解决亲子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言传身教,经常手不离书,乐于学习,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爱上阅读和学习,亲子共读就会成为一种常态,书香家庭也就不是一种形式上的“挂牌”了。

小璇妈妈:每天吃过晚饭,我捧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女儿会很乖巧地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玫瑰花茶,然后快乐地看着童话小说。儿子在一旁看着绘本,不时拉着我问长问短。丈夫则在一旁读着他最喜欢的报纸。家庭书香弥漫,其乐融融,此时真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家校共育的道路上,我们仍在不断探索,相信把更多的家长“裹挟”进来,让更多的被动成为主动,付出总有回报。为着学生的一切,我们永远在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猜你喜欢
年级组星河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星河映沱江 烟雨落凤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星夜的巷子
一支笔的进化史
踢毽子
加强管理提高学校年级组执行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