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尊重差异的班级文化

2021-12-02 11:31
江苏教育 2021年84期
关键词:教育学公平建构

章 乐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引领者。往往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当下我们需要尊重差异的班主任,并建构尊重差异的班级文化。

“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原则。工业革命后,“班级授课制”这一教育形式被广泛使用并大幅提升了教育的效率,为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但它也造成教师难以尊重学生差异的状况。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离不开尊重差异的班主任和班级文化。

首先,班主任要承认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异性。卢梭曾在《爱弥儿》中举了一个贴切的例子,他说:“我看见雪地上有几个淘气的小鬼在那里玩,他们的皮肤都冻紫了,手指头也冻得不那么灵活了。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去暖和暖和,可他们不去;如果硬要他们去的话,也许他们觉得你这种强迫的做法比寒冷还难受一百倍。”看来,如果班主任仅仅从成人的视角思考问题,那么很可能无法走近并走进学生的内心,开展有效的教育,甚至还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要承认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并致力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并不是要否认教育公平,而是要反思均等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实现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其次,班主任要将尊重差异的视域扩大,从尊重学生的差异,扩展到尊重家长和整个家庭的差异。相比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家长和整个家庭的差异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在无意中忽视了这种差异,如在家校沟通与合作上,一些班主任就忽视了家长在能力、精力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近些年,班主任常常会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与家长进行沟通,但却忽视了一些家长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及时处理班主任通过这些软件发来的信息。对于此,一些班主任不仅没有意识到差异立场的缺失,还常常抱怨某些家长不能及时且认真地阅读信息。

最后,班主任要特别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基于福柯的权力理论和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论,教育研究领域兴起了一派批判教育学,这一学派格外关注教育场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提倡文化可持续教育学。随着人们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新时代的班主任也要努力建构可持续的班级文化,给予班级中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猜你喜欢
教育学公平建构
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公平对抗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笨柴兄弟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寻找教育学的历史逻辑
必须公平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