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学党史”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2021-12-02 19:12李建梅
江苏教育 2021年52期
关键词:红领巾党史中国共产党

李建梅

百年党史是一部生动丰富的教科书,其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那么,如何带领学生真正汲取其中的思想、智慧与力量呢?学校只有用心设计课程、审慎选择学习方式、兼顾不同学段进行长线推进,才能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从单一走向丰富、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肤浅走向深邃。本文以我校二年级开展的“红领巾学党史”项目学习为例,浅谈我们的思考与实践。

一、课程设计融合知、情、意、行

如何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提升共生品格?课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课程的脉络设计,它决定学习的走向和目标定位。我们组织年级部精干力量通过头脑风暴,形成课程的基本框架,然后经过讨论,取得课程进阶、任务驱动的一致性意见。

第一篇章:回望,感受百年征程的风华。百年历史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向前的每一步都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党的发展历程,选择重要节点进行回望,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伟大历史事件的生动场景。

第二篇章:寻访,汲取革命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的背后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感人故事。学生分组一起寻访经典的革命故事、身边的英雄人物,讲好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就是最好的红色传承。

第三篇章:牵手,传承生生不息的薪火。生活在和平时代、长在幸福日子里的小小“共生娃”能做些什么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挖掘身边丰富的资源,牵手同龄伙伴共生共长。

课程的脉络明晰后,各个班级即可确定学习主题,划分学习小组。我校二年级共有十七个班级,近千名学生,为了最大限度促进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初期,各班应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组建项目学习小组,以“回望、寻访、牵手”为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展开为期三周的项目学习实践活动。当然,就二年级学生而言,其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教师的指导与引领尤为重要,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也不可或缺。在“回望”板块,我们买来党史书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党史,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相关文献和视频深化认识,借鉴“学习强国”平台的丰富形式创编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素材;在“寻访”板块,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和孩子一起走进红色基地,走近英雄人物,共同制定活动方案,提前设计访谈或对话台词,获得寻访成果,这就形成了多元共同体一起学习的生动场景;在“牵手”板块,教师组织学生查阅学校公众号,访谈学校领导,了解近几年结对学校的基本信息,努力把在党史学习中获得的力量投射到生活实践中去。

二、成果展示注重“浸润式”体验

由于各班学习成果的展示相对封闭,为了实现学习效能的最大化,我们打破班级壁垒,进一步整合级部资源,促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更加清晰完整的了解。这一过程能使项目化学习“个性化、联系化、互补性、创造性”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基于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我们认为,成果展示要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浸润式育人”的目的。为此,“回望、寻访、牵手”三个板块的学习成果展示以三节微党课串联。

(一)在图像叙事中穿越,厚植爱党情感

1.回望重要节点。

百年党史浩如烟海,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建立清晰的认知脉络十分重要。我们沿着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路径,选择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性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革开放的伟大巨变、精准扶贫的世界贡献,并将这三个历史性事件呈现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简史》的视频中,以图像叙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形成对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印象。

一是回到开始的地方。位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学生通过先前的学习,生动讲述1921年中共一大被迫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召开的故事,深刻体会到在暗流汹涌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所彰显出来的英勇无畏和民族担当的精神。跟随视频里的红船,学生一路穿行,眼前掠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画面: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点燃井冈山星火、伟大长征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占领南京总统府……最后停留在1949年开国大典激动人心的时刻,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燃起学生心中的神圣感与自豪感。

二是改革开放促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果展示时,一名学生动情地讲述爷爷奶奶的幸福回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小瓦房建起来了,二八大杠自行车买回来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家美佳佳》的歌舞表演,再现了深圳40年的伟大巨变,歌颂了一位在南海画圈的老人邓小平爷爷的伟大构想。

三是精准扶贫奔小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20年,全国832个贫困县,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这种历史性的巨变是从“十八洞村”莽莽青山中诞生的“精准扶贫”的构想起步的,学生以《十八洞村的故事》情景剧讲述了“精准扶贫”战略构想的产生背景。

红船在历史的长河中激情穿越,一帧帧图像连成百年画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曲折与辉煌,每一次驻足回望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生动的图像叙事,让真理的力量穿越百年征程,让精神的光芒照亮前进的方向,也让理想与信念的种子悄然植入学生心田。

2.共绘百年党史。

活动期间,校园党建长廊上的条屏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十九块条屏分别罗列着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大会的主要内容。无疑,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记录着党成长的坚实脚步。为了让写在墙上的党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固定的条屏转化成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载体,抽象的文字配上适宜的画面生动呈现,教师和学生聚在一起,构思、设计、绘图,共同制作出一套精美的“党史小书签”。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在情景再现中浸润,汲取精神力量

1.讲好小萝卜头的故事。

革命战争年代,英雄数不胜数,小萝卜头的故事打动了学生:小萝卜头不到1岁就跟随父母在监狱生活。受父母的影响,热爱学习、向往自由的小萝卜头在狱中当起了秘密联络员,但后来却被国民党反动派无情杀害了,牺牲时年仅8岁。为了凸显小英雄身上的精神力量,小组成员个个献计献策,家长也自发加入其中,有精心撰写剧本的,有负责指导排练的……在低沉的音乐声中,新时代的“红领巾”和革命时期的“小萝卜”头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小萝卜头的乐观坚强深深打动着学生,他们几度哽咽,情不自禁以齐刷刷的队礼表达对革命烈士小萝卜头的崇敬之情。党史学习教育就是需要通过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打动学生、激励学生。

2.感受七战七捷的传奇。

开展“红领巾学党史”项目学习,要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海安是革命老区,传扬着许多感人的革命故事,在诸多寻访中,我们选择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役苏中“七战七捷”进行展示。学生经历了走进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听讲解、查资料、实地测量的全过程,并从数学的视角为大家解读了这场“百战经典”:“天下第一刺刀”的高度、纪念碑周围几何坑穴的寓意、七战七捷发生的地点、以3万兵力对抗12万之众的获胜传奇……学生的现场分享诠释了“天下第一刺刀”的特别意义,即使没有去过七战七捷纪念馆的嘉宾听后也会收获满满。

3.寻访外曾祖父的奖章。

寻访身边的英雄,讲好英雄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红色传承。二(8)班周彦希同学的外曾祖父汤志福老先生曾参加过好几次大的战役,并荣获了好几枚奖章,因此,“外曾祖父的奖章”寻访小组扛着摄像机、带着录音笔登门拜访了汤志福老先生。一位有着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其红色岁月被静静地封藏在一个小小的信封里,信封里有两枚奖章、两枚纪念章和两张证书……奖章虽然并不金光闪闪,证书虽然已经泛黄破旧,但它们却无声地诉说着老人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光辉历程。

(三)在深情牵手中践行,传承红色薪火

1.“海略”牵手心向党。

2018年9月,海安市实验小学与陕西省略阳县东关小学结为友好学校,开启了两地教育合作之旅。在这次“红领巾学党史”项目学习的初期,我们和略阳东关小学分享了“红领巾学党史”项目学习方案,共同开展了“红领巾学党史”项目学习活动。一个月以来,两地学生分别走进红色基地,寻访当地革命英雄,共同绘制党史小书签,讲述精彩的党史故事……不少学生和东关小学学生结为好友,以“云交流”的方式积极分享学习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可供交流分享的素材越来越多,这让学生深深感受到革命的火种曾经燃遍祖国大地,星星火炬曾经照亮苦难中国。今天,我们带领学生“跨省牵手心向党,辉煌党史一起讲”,就是想让他们透过曾经的星火燎原,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千本图书万里行。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下营小学是我校退休党员教师焦顺华长期关心并帮扶的一所学校。焦老师并非惊天动地的英雄,但她长期热心公益事业,带领山区留守儿童共沐书香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们。在焦老师的影响下,海安实小二年级级部与海安邮政分公司共同发出了每人捐出一本书的倡议。倡议很快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认真挑选合适的图书,并在扉页用心书写寄语,把对山区伙伴的牵挂凝结在一笔一画中。不到一天时间,1000多本图书汇聚成山,家长义工纷纷参与到图书的整理、消毒和搬运工作中,海安邮政分公司承担了全部的物流费用。我们用鲜活的实践告诉学生,什么是心手相牵,什么是公益行动!

3.百年党史千人诵。

在近一个月的“红领巾学党史”的过程中,教师还精心创编了“党史三字歌”:忆往昔,内外患。战乱频,苦难当。党小组,雨后笋。聚群策,寻光亮。红船上,主义真。锤与镰,指航向。井冈山,星火燃。筹大计,定四方。中国人,站起来。龙腾飞,国威扬。春风吹,号角鸣。勇改革,路宽广。南巡谈,定心丸。春潮涌,国富强。香港回,世瞩目。澳门归,心欢畅。与时进,勇开创。力脱贫,奔小康。中国梦,齐努力。心向党,创辉煌。凝聚了百年党史的三字歌在个别诵、班级诵、千人齐诵中不断激发向上的力量,百年党史有如一曲低沉又激昂的赞歌,引领队员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短短40分钟的时间,我们以三节微党课的形式,展开“红领巾学党史”的创造性教育实践,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历史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让历史走进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并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践行。

“红领巾学党史”项目学习虽已落下帷幕,但我们的思考并未停止。短短一个多月的学习并不能覆盖百年党史的全部内容,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如何让小书签发挥大能量,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讲述精彩的党史故事?如何设计出合适的课程,使不同学段的学生心中有党史、脑海有画面、脚下有行动?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和深入实践。

猜你喜欢
红领巾党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红领巾要戴好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红领巾》的“童年照”
党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