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02 19:12潘开英
江苏教育 2021年52期
关键词:板块整体内容

潘开英

一、问题扫描

笔者在调研时发现,一线教师在进行译林版《英语》教材的单元教学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时目标各自为政。备课时,教师往往对各课时教学目标的设置缺少系统思考,他们通常根据所教板块内容确定目标,而忽视对学生基础、单元联系等因素的统筹考虑。这种不对单元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思考、弱化课时之间联系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单元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二,课时内容分散零碎。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不能正确区分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错误地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想当然地认为按部就班地教完教材内容就好。这样的教学缺少话题引领,使得教学内容形神皆散,不仅不能很好地体现课时教学的整体性,也不能凸显单元的整体意义,更不能提升学生的主题交际能力。

第三,课时划分形式固化。教师在划分课时时往往存在固化思维,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或一些常规做法,自动地将某几个板块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而不会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适度调整。这样的课时划分机械、呆板。

第四,单元重点缺少贯穿。一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往往在单元主板块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其他板块时不需要涉及单元重点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单元其他板块时会脱离单元重点内容,不能合理地将单元重点内容贯穿于单元教学的每一个课时中,这就影响了学生对单元重点内容的巩固与掌握。

二、改进方法

(一)整体理念观照下的单元教学解读

1.树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植入一种观念: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首先要树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正确理解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明确单元教学是一个大整体,每一个课时教学是相对完整独立的小个体,且每个小个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单元整体教学。

培育一种行为: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一定要避免就一课时设计一课时、设计完这一课时再来设计下一课时的倾向,要注重单元教学整体规划、整体推进。为此,教师首先要整体研读单元板块内容,分析各板块内容及具体的展开形式,分析新授知识及重难点所在,并通过研究整个单元内容来提炼单元主题、确立单元教学总体要求,然后合理设计各课时教学目标,最后设计分课时教学流程、布置练习等。这样的设计思路可以让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合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只有从理念走向实践,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逐渐深化单元整体教学意识,优化课堂教学实践。

2.区别认识单元板块功能。

进行合理的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认识单元不同板块的功能。区别认识单元板块功能可分三步走:首先,教师要把握板块内容,知道板块内容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其次,教师要明晰板块设置的意图与功能,即教材为什么设置这一板块,它为了呈现哪些知识点、促进学生哪方面能力发展。教师要很清楚哪个板块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哪个板块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最后,教师要能正确识别单元板块的主辅作用及合理安排教学用时。有些板块内容和主题联系紧密,如Story time、Grammar time板块,它们集中呈现了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属于单元教学中的主导性素材,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这些地方,它们的课时占比相对要重;有些板块内容与主题有关联,但不是教学重点,如Cartoon time和Culture time,它们是对单元主题起辅助作用的素材,它们的课时占比相对要轻;有些板块相对独立,如Sound time、Song time、Rhyme time,这些板块可以被看作活动板块,如作为导入活动,用于调节课堂气氛,课时占比更弱一些;像Fun time、Checkout time也是活动板块,但它们主要呈现针对单元核心内容所设置的活动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板块任务的完成,而要结合具体学情对活动和任务进行优化处理,使活动不停留于形式,真正让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服务。

3.设计有梯度性的课时计划。

设计有梯度性的课时计划就是要对整个单元教学进行整体架构。教师要抓住“整体”与“梯度”两个关键词展开设计,主要解决课时内容的选择和不同课时的递进性这两个问题。

关于课时内容的选择,以译林版《英语》四上Unit 5Our new home为例,首先,教师可根据板块的联系程度进行板块内容的组合,如鉴于Fun time和Checkout time板块内容联系紧密,就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剩余关联不紧的板块可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其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思考:是否可以拓展其他相关内容?为什么?在进行该单元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相关词汇。另外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如他们对人称代词比较熟悉,不仅了解本课中出现的it、they,还学过I、he、she、you,所以在学习该单元重点句型“Where is/are...?It’s/They’re...”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学习“Where is he/she?He’s/She’s...Where are you?I’m/We’re...”。通过这样的拓展,单元原本“找物”的话题可延展到“找人”的话题,使得“寻找”这个主题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所以,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板块组合意识、生本意识、拓展意识,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水平及教学目标进行单元整体内容的重新设定与规划。

不同课时的递进联系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特征。单元教学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靠的就是单元各课时教学的连续性、递进性、整体性。在以上案例中,根据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可以这样设计课时分布:第一课时进行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第二课时教学Fun time和Checkout time板块,第三课时进行Song time板块教学并拓展“找寻人物”教学;第四课时教学Sound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学习从“找物”走向“找人”,从书本走向生活;认知能力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并积极探索“知其未尽然”。学生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大,能力水平在不断提升,对单元话题的理解也逐渐走向深入。

(二)主题统领下的子话题设计

制定课时计划只是完成了内容的选择与课时的安排,但教材内容还是板块式的,处于零散状态,那么,如何将它们有序地串联起来并形成一个整体呢?对此,教师可以做好以下两步:第一,根据教材内容及目标要求明确本课时的教学愿景,即到这堂课结束,所教学生要学到怎样的程度?基于这样的思考,Unit 5Our new home的课时教学愿景如下:

第一课时:学生能听懂并理解文本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课文;以语篇为抓手,学生学会询问失物以及根据“确定的情况”和“不确定的情况”帮助别人寻找失物。

第二课时:学生能在情境中运用主要句型“Where is/are...?It’s/They’re...”进行关于物体位置的问答,并能正确区分单复数的用法;学生能在情境中运用“Where is/are...?”并结合“Is it/Are they...?”进行物品位置的猜测;学生能够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my home.We have...on our...”。

第三课时:学生能在情境中运用主要句型“Where is/are...?He’s/She’s/They’re...”进行人物位置的问答,能正确区分人称代词的用法;学生能在游戏情境中运用“Where is/are...?Is he/Is she/Are they...?”进行人物位置的猜测;学生能够用所学语言描述学习情况。

第四课时:学生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句型“Where is/are...?It’s/He’s/She’s/They’re...Is it/Is he/Is she/Are they...?”;能了解、掌握字母r的发音,拓展ck、c发/k/音的词汇;能在某人饥饿的情境中,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What about a/an...?”提供建议或帮助。

第二,提炼各课时的子话题。根据上述各课时教学愿景的描述,教师要以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去逆向思考:这些语言描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这件事会在什么样的生活情境下发生?这些情境是否符合单元主题,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样的情境可以提炼怎样的话题?根据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以上单元按课时可以这样提炼子话题:Looking for things in our new home、Welcome to my new home、Playing hide and seek in our new home及We have fun in our new home。这些话题都在our new home的情境中发生,均与单元大主题“寻找”相匹配,这些子话题也是各课时教学的主线,教师围绕主线设计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条理清晰,学生接收、理解、运用知识就连贯、整体化。

(三)任务引领下的活动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完成一项项任务型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的。为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灵活处理。

1.改变形式设计任务。

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交际是真实生活情境下的产物。因此,教师要善于把生活场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开展交际活动,而非简单地就书本进行练习。如Unit 5Our new home(Fun time)的活动为Draw and say,要求学生画一画家中的场景,并用句型“Where is/are...?It’s/They’re...”进行物体位置的问答。这样的活动耗时低效、情节性不强,缺少语言思维的连贯训练,而且明知故问,缺少问题产生的真实情境。鉴于此,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改变活动形式,设置真实的任务情境:在Su Hai和Su Yang家中,不同的房间里还有其他一些物品,我们一起来猜猜物品摆放的正确位置吧!

Ss:Where’s the fridge?(学生根据图片中物品的单复数,正确选用问句提问)

S:Is it in the kitchen?(学生背对着PPT屏幕猜测)

Ss:No,it isn’t in the kitchen.Where’s the fridge?(学生继续运用功能句问答)

S:Is it in the sitting room?

Ss:No,it isn’t in the sitting room.Where’s the fridge?

S:Is it in the dining room?

Ss:Yes,it is in the dining room.

改变形式后的活动,增加了话轮,融入了思维训练,增添了互动情趣,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循序渐进设计任务。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活动数量的设定不能以教材为准,而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而定。建议教师针对重点内容创设两到三个层次递进的活动,如针对书本语言点,教师可以依次设计:竞赛式游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学生看图互问抢答,看看谁记得Su Hai、Su Yang新家里物品的位置,主要让学生正确区分is/are在句中的用法),竞猜游戏(即上文改变形式后的活动),情境拓展训练(呈现配图与部分文字,同桌讨论后进行图片内容的问答展示,这个活动源于生活,且增添了对话的开端与结尾,丰富了对话的内容,使交际活动更生动灵活)。教师通过设计这样三个层次递进的活动,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该语言点。

3.针对重点循环设计任务。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针对重点知识设计的活动不能只在阅读教学和语法教学课时中呈现,而应将其贯穿于每一个课时的教学中,如在Unit 5Our new home的第一、二课时中,学生重点学习掌握“Where is/are...?It’s/They’re...”句型,第三课时,学生在Playing hide and seek in our new home的主情境下重点训练句型“Where is/are...?He’s/She’s/They’re...”。第四课时则要求学生重点复习巩固前面“找物”与“找人”句型并进行区分运用。通过每一个课时对重点内容的不断复现,学生对语言知识可以从了解走向熟知,从熟知走向自如运用。

总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教师需要树立单元整体意识,紧扣单元的内容、目标、学情要求等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同时注重课时之间的关联以及对单元重点内容进行循环推进。

猜你喜欢
板块整体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主要内容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