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2021-12-02 19:12吴碧波
江苏教育 2021年52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立德立德树人

吴碧波

“文以载道”,统编语文教材承载着国家文化,反映着国家意志。语文教师要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试阐述语文教材选文的育人价值以及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要厘清立什么德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指出,在立什么德上,首先包含成“人”之德,如仁、义、礼、智等;其次包含时代之德,如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最后,包含作为时代新人特定的道德要求,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

这一观点既阐明了立什么德的问题,也可理解为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统编语文教材中丰富的课程内容是涵养学生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丰沃土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选文不同层面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将这些道德因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和道德行为。比如,《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景阳冈》中的武松、《清贫》中的方志敏……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其言”“观其行”“习其德”。《祖父的园子》《猴王出世》等选文,都蕴含着社会公德的育人因素;《梅花魂》《清贫》等选文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等选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生态意识……这些选文中都蕴含着对时代新人的道德要求,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浸润感染,在丰富的读写实践中育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浸润在丰富的读写实践活动中,通过熏陶感染,涵养其良好的思想、德行,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一是在诵读中浸润感染。如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吟哦讽诵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古诗文中描绘的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民族气节、责任担当及高洁品行。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浸润在文字所营造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中,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品质。

二是在表达中浸润感染。言为心声,表达可以直观地检验学生的道德认知。学生浸润在听读说写的学习活动中,有助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材中的课后小练笔、口语交际、习作表达等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科育人的载体。教学时,教师要对这些内容和活动进行统整,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如让学生写读后感,对文中的人物行为、事件进行评价,围绕阅读内容开展辩论会,等等。

2.建构场景,在鲜活的学习场景中育人。

儿童的世界是形象、生动的。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借用“大词”对其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落实语文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学习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借助选文,通过学习场景的建构,让儿童在场景中学、通过场景学、在场景建构的过程中学。

一是依托文本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建构场景。针对不同年段的儿童,育人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低、中年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为主,选文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童话故事为主,教学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建构讲故事、演故事等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到了高年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逐渐发展,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和学生一起建构一些创造性较强的学习场景,如创演课本剧、创设道德两难情境等,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思辨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发展思维的同时明理习德。

二是进入场景,转换道德角色。通过场景的建构,道德角色的转换,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易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学习中来,从道德学习的“局外人”变为“局中人”。如教学五下第四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场景,想象自己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主席的秘书、《军神》中给刘伯承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等等。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的方式,感受文本中人物品质的可贵,从而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

3.关联拓展,在“大语文”视域中育人。

语文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既要紧密依托教材,也要通过拓展阅读内容、关联现实生活,在“大语文”视域中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拓展、强化。

一是关联阅读,拓展育人视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同一育人主题,拓展阅读视域,引导学生从单篇文章到一组文章、再到整本书阅读。如学习四下《小英雄雨来》后,教师可以围绕革命或爱国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等整本书拓展阅读。阅读的范围不断拓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也会得到相应的强化和发展。

二是关联生活,拓展育人资源。语文学习应与生活紧密关联,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生活中相关的德育资源联系起来,通过整合、叠加,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如教学五下习作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然后写观后感;教学六下第八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南京鲁迅纪念馆。如此,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更容易受到启迪,受到熏陶。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掘渗透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育人因素,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及儿童认知特点,在“润物无声”中实现语文学科育人的旨趣,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立德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是关系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