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林业”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02 20:43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树木林业

单 楠

“近自然林业”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分析

单楠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河北承德068450)

为了促进我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近自然林业森林经营理念被广泛传播使用,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的概述出发,对其在森林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措施。

近自然林业;森林;可持续发展;应用分析

在构建和谐社会环境过程中,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森林资源不仅为多数行业提供了原材料,也为人们阻挡了一定的自然灾害,由此可见,森林资源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森林覆盖面积大规模减少,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突出,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近自然林业森林经营理念概述

“近自然林业”可表达为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是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一种经营模式。德国林学家盖耶尔在1898年提出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强调在尊重森林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将生产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结合[1]。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的主要特色是不仅能够对森林的自然生长能力进行有效的保护,提升森林生态蓄积量,还能够使得森林经营呈现立体情况,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前提下,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因此,在森林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被广泛地传播和使用。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念是指一种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社会及科技等手段在内的一系列生产经营行为[2],涉及主体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为了更好地维护森林整体生态系统,保证其功能正常的发挥,进而采取一系列的人工干预措施。在制定相关措施的同时,要遵循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生物伦理4个原则[3]。传统的森林经营主要将目标集中在经济效益上,其获取途径较为单一,不仅限制了经济发展,还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在现代森林可持续发展中,更加重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保护,创建了多元的经济获取渠道,从而实现森林的永续性、经济性、公益性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性,提升其综合效益。

3 近自然林业的主要阶段

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在森林可持续发展中被广泛应用,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根据森林树木的不同阶段特征制定不同的经营措施。

3.1 创始阶段

创始阶段主要是指森林树木长至2 m高时,又称“幼年阶段”,在这个时期内,树木的主要生长活动为个体刚生长、林分树冠还没有出现郁闭度、植株之间还不存在竞争的情况,需要保护林分,防止出现火灾、放牧、砍伐等情况,对树木的生长不用进行过多干预,使其自由生长。

3.2 竞争阶段

竞争阶段主要是指森林树木从2 m长高到12 m的阶段,树木开始呈现快速生长状态,以直径和林木高变化最为明显,树木之间开始出现竞争情况,但分化情况还未产生。在此阶段,主要是进行森林保护与选择目标树,其中,森林保护与创始阶段的保护内容大致相同。目标树的选择标准以树干笔直、无分叉、树冠发育良好为最佳,同时也要注意冠幅与树高的搭配比例,无损伤,其生命力在1级或2级。目标树选择完毕后要对其长期保留,当其达到目标直径之后,才可对其进行砍伐。在生长过程中,根据目标树具体生长需求,把控好空间距离和数量,为目标树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3.3 分化阶段

分化阶段在竞争阶段之后,随着树木的继续发展,树木直径和植株之间会出现分化情况。在此阶段中,树木仍然处在迅速生长阶段,由于不断的竞争,会出现弱势木和霸王木。因此,在此阶段主要的经营活动是先对目标树进行标记,砍伐目标树周围与其争夺阳光、空间、肥力等的竞争树,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砍伐竞争树木时:(1)采伐材质低、主干受损或弯曲、与目标树距离过近的单株;(2)控制目标树的最高层,采伐林分中的霸王木、分叉木、病死木、火烧木等;(3)采伐时对采伐树木的倒向进行有效干预,以免对其他树木造成损伤。

3.4 主伐阶段

主伐阶段的树木生长已经趋于稳定,竞争情况减弱,生长速度放慢,可以采伐木材,由于林分中存在各个径阶的树木,可以采用天然更新的方式。主要经营活动是单株择伐,砍伐已经达到胸径要求的树木,注意对新目标树的选择,并对周围的干扰树进行处理,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以实现森林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采取营林措施要秉持“早施工、采伐适量、提高施工率”的理念。在近自然林业经营中,遵循这些原则:(1)注重定向主伐木的培育,并以主伐木为中心进行单株抚育,实现有重点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培养效率及树木质量;(2)推进混交林发展,加强培育乡土树种,丰富森林林木的种类;(3)推行择伐式主伐方法,有效控制伐株最小胸径,进而实现天然更新;(4)管理成本效益,根据林区树木实际生长及经济产出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济措施,从而实现成本控制,促进森林的持续发展[4]。

4 “近自然林业”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措施

4.1 积极审视森林功能定位

森林资源的功能性是多样的,包括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因此,定位时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生态角度出发:不断扩张森林面积,以便其能够更好地改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现状,优化生态环境,促使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从经济角度出发:适时调整林分结构,增加森林蓄积面积,在获取更为丰富的林木产品的同时,增加林木数量,保证市场的木材供给。以德国林业为例,现阶段已经处于木材产出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时期,而我国现阶段则更加重视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对其经济功能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没能根据森林结构特点制定相匹配的经济发展结构,无法形成精准的经济地位。要想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开发和构建森林资源经济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同步前行。

4.2 重视森林采伐利用和森林培育经营的有机结合

德国在异龄林培育过程中,以择伐作业为主,即只采伐成熟或过熟的树木,在采伐过程中重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保留木和土壤,以保证剩余树木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集体作业、采伐作业的过程中对林地影响较小。由于培育的是异龄林,刚择伐过的森林与未择伐过的森林差异不大,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了有效结合。作业后也不需要进行造林、整地等,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而我国在采伐树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小班内所有林木一次全部伐完”的情况,并没有考虑到树木的生长周期、保留方式、对土壤的破坏情况等,使得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也损失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森林自然发展规律相违背,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4.3 政府引导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以德国为例,政府在林区建设过程中明确规定,100 hm2以上的连片林区内,林业作业区道路以每40 m间隔进行设立,除去此间隔作业道路,平均能够达到4 km/km2~8 km/km2的路网密度。同时,修建林区道路时,政府道路补助工程费达到70%[5]。我国多数林区存在地势复杂、环境恶劣的自然情况,基础条件差,从而导致林区道路建设不完善,无法对林区进行全面详细的整治,因此在森林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阻碍。为了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的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5 结语

近自然林业森林经营理念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一定损害,因此,现阶段重视森林资源的养护至关重要。要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对近自然林业森林经营理念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森林资源的特点,正视目前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为我国发展不断提供生态资源。

[1]李学军.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0):71-72.

[2]李诗明.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0):69-70.

[3]包国庆,吴海波,周业鑫,等.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林业碳汇开发路径初探——以乌尔旗汉林业局为例[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43(1):84-90.

[4]王艳军,陈爱桃,王桂鑫,等.借力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保障大树携景进城——以木兰林场针叶林为例[J].甘肃林业科技,2020,45(3):23-26.

[5]余波,蒋钵,周义贵,等.四川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四川林科技,2017(3):123-126.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08

F326.2

A

2095-1205(2021)11-17-02

单楠(1987- ),女,满族,河北围场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森林抚育。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树木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树木之最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辨认树木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