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审美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1-12-02 01:01丁玉娜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态课文情感

丁玉娜

生态美育的核心内涵即培育具有生态审美观的人。它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生态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还能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更能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形成生态价值观。

一、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美育是以语文学科为载体,以生态审美原则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态美的思想和意识,用生态美的观念评价客观事物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他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使其形成生态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美育重在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课堂上要教育学生懂得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会发展,要不断增强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美丽的,他们的世界是新鲜多彩的,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此时正是建立积极乐观、勇敢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最好的时期。基于生态审美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除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和谐相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小学生生态审美情感

小学生的审美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怎样创造美更是缺乏认识,而语文教学中的生态审美教育,则可以通过语文课本中优美的文本,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意境美,特别是大自然的意境美。

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荷花》一文,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和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运用了生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具体而鲜活,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各具特色,随风摇曳。学生在欣赏美丽荷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欣赏美,与美和谐相处的意识,使学生建立保护自然、热愛自然的美好愿望。例如,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保护环境”这一组元 ,通过开展“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调查身边的环境状况、撰写公益广告、倡议书、举行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结合课标和语文课程的特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有意识地融入生态美育。

例如,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教会了学生们如何和同伴友好相处。

三、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在审美情境中感悟生态美

小学语文生态审美教学情境,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生态审美教学目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态审美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激活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在生态审美情境中感悟美。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形象化思维占主导,容易被各种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所吸引。教师可以通过巧设课堂导语、辅助丰富的肢体语言、优美的板书设计将学生代入审美情境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比如,播放图片、音乐、视频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想象,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让学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结合课文,作者把风和雨比作音乐家,教师则分别选一首以写风和雨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作者把动物比喻成歌手,教师则选一首以写动物为题材的歌曲和学生一起演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在品读文本中体验生态美

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一篇篇饱含大量生态审美资源的课文,首先要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验美,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品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品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美是依托优美的语言来表现的。学生只有通过充分的读,才能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品读过程中,对文章的情感和意境感受更加深刻,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从内心体验生态美。

例如,四年级下册课文《绿》,学生在第一次品读时,对景物中的不同的“绿”有了初步感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去读,这样可以读出“绿”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还可以配乐品读,将学生代入诗歌营造的奇特意境之中。通过反复品读,学生感受到诗歌中的“绿”,不仅是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更是表达诗人对美好世界的热爱与赞美。反复品读激发了小学生发自内心热爱“绿”的情感,体验到了“绿”的美丽。

(三)在自主研读中鉴赏生态美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更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深入的研读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鉴赏力。

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祖国河山”。这个单元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不仅使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生态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生态美

教材中选择了许多蕴涵人与社会关系内容的课文。有的课文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校园生活、温馨的家庭氛围、纯真的朋友情谊;有的课文让学生感悟人生,逐步认识世界,感受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还有的课文让学生感悟家国情怀,学会勇挑责任,勇于担当,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乐观积极向上。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生态美、创造生态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年级上册的 《掌声》, 教育学生要树立善待他人生命的理念。课文讲述的是因身体残疾而内心忧郁、自卑的小女孩英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不得不上臺讲故事。在她站定台上的那一刻,同学们就给了她鼓励的掌声,从此,英子变得开朗、自信,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当别人身陷困境时,我们要毫不吝啬地献出鼓励的“掌声”,而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从别人鼓励关爱的掌声中得到力量。

小学语文生态审美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也要重视在课堂外践行美。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校园、家庭,将教学融入真实的环境,将生态审美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生活气息,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活动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命”。

语文教学的实践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创编课本剧;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开展“爱家乡研学活动”写研学报告;还可以以“保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为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美育教育,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性地表现美。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为“难忘小学生活”,紧紧围绕“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板块展开。老师让学生回忆六年美好的小学生活,感受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表达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制作成长纪念册,表达学生真挚的情感。学生的成长纪念册图文并茂,美观大方,表达了学生小学阶段最美好的回忆。

四、小学语文实施生态审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内文本教学内容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还要为学生课外阅读做好指导与引导。课堂精读是基础,掌握读书方法,课外阅读是发展,转化为技能,促进学生将课文学习与更加广阔的世界建立联系。通过更多的阅读,学生的视野更广阔,情感更丰富,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习三年级下《昆虫备忘录》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森林报》这本书,让学生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学习了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可以让学生在《昆虫记》中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学习了四年级下册《芦花鞋》,可以给学生推荐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让他们在书中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

(二)培养小学生生态审美意识与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相结合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要激发小学生生态美育情感,培养生态审美意识,二者不可割裂。生态审美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要求学生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者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有的学生习作写的是“日落即景”。文中写道:“太阳的颜色越来越深,使天空的色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从远处看去,西边的天空简直就成了一块色彩绚丽的画布。山下,那小小的湖水如明镜一般,将色彩斑斓的天空映了出来。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给日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静谧。”

学生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通过想象、构思,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写作之中来表现美、抒发美;既提高了生态审美能力,又提升了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生态课文情感
情感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