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的初高中化学课程衔接教学

2021-12-02 10:46孙玲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周期表初高中气体

孙玲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过程中要求:“要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效地帮助九年级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同时为他们快速适应高中化学学科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成为教学实践中的迫切需求。初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中,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做好学生初高中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衔接,引导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化学学科学习方法,以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

一、做好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的衔接

(一)复习气体制备时的衔接

可以通过必做的基础实验入手,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了解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思路与方案,进行试验,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要创设新的情境,设置有意义的、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探究問题。在分组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及时做好问题的生成。要改变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模仿做实验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不仅主动动手做实验,而且能够在实验中体验化学的魅力,在探究实验中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化学学科的实践能力。

根据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以氧气、二氧化碳制备为例,在复习中要明确如何正确选择药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物理性质中的溶解性、密度,在空气中和水中的稳定性等来确定收集装置。

在复习中,可以拓展如何正确选择甲烷、氨气、乙炔的制备和收集装置。在制备过程中,要探究常见制备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常见气体收集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气体性质正确选择收集方法,探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方法。要探究制备氨气的装置连接顺序,让学生明确气体制备不只是发生和收集装置,包括制气装置、安全装置、净化装置、收集(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组成,为高中学习“氯气、乙烯等气体制备”做好衔接。

(二)复习物质成分检验时的衔接

根据物质检验原则,要正确选择方法检验气体和溶液中的离子。要利用典型题、中考原题的命题形式练习有剂鉴别和无剂鉴别。还要练习当多种气体或多种离子混合时,如何选择检验试剂,正确检验的顺序是什么,以此为高中阶段“物质成分检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化学知识与学习方法的衔接

(一)物质的分类衔接

初中阶段H2、CO2、O2、Fe等物质是逐一学习的,可以根据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复习。中考考前复习中,将所学的常见元素,如H、C、N、O、S、Cl、Na、Ca、Fe、Cu,根据已有的经验组成你所学过的物质,并进行分类。在复习中,要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讨论如何将常见元素组成已知的物质,再将列出的物质尽可能多地进行分类。小组要派代表展示成果。在活动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积极建构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方法,为他们轻松学习高中阶段“物质的分类”做好衔接。

(二)元素化合物的衔接

1.将初中阶段所学的物质进行整合式复习

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时,验证水的组成实验可以将宏观微观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自己总结出“结构决定性质”,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去思考水电解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为学习高中电化学知识做好衔接。复习“自来水的生产”时,可以以“氯气杀死水中细菌”为例,简单介绍为什么用自来水养鱼之前要先晒几天。这样,在知识网络化的同时,也为学习氯水的性质及成分做好了铺垫。

2.将实验探究与基本概念相结合

在复习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演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以及“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产物验证等,让学生认识到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这样,学生会了解到氧化反应的定义,也可以拓展到从得氧和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便于高中阶段能更好地接受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做好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的衔接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明确化学学科是建立在对分子、原子认识的基础上来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特征是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史再现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原子和元素是初高中阶段都有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在中考备考复习中,要摆脱只会背常见元素符号和名称的机械记忆方式。可以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元素周期表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具体物质的性质,运用逆推法,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原子、元素、元素周期表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将宏观微观联系起来,更好地掌握元素分类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史,使学生了解化学家是如何借助元素周期表来预测未知元素性质的。也可以通过教材“拓展视野”中稀土材料的复习,进一步认识到元素周期表对于开发新材料的指导作用。这样,就对高中阶段必修一“碱金属和卤素”,以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起到了衔接和铺垫的作用。

离子与酸碱盐反应是学生初中化学学习的难点,也是高中阶段电离与离子反应的基础。在复习中可以以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复分解反应之间的关系为主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电子得失与元素化合价之间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种价态,同类物质性质是相似的。此外,通过中和反应微观实质,还可以对酸碱盐进行定义,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一类物质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进一步提升他们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能力。

四、做好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衔接

这部分内容是初高中课程标准相同主题的部分,也是学生体会化学之美,了解前沿科学,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教育目标。高中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科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实例;针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部分新增了“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体会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有机化学研究的价值”等内容,并大幅增加了“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的内容要求;新增了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学科前沿知识;选择性必修部分新增了制作燃料电池实验、配合物制备实验、蛋白质含量检测实验,增强了对学生读谱能力的要求、对生物高分子的认识要求等;在选修部分开辟了“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系列,介绍当今前沿化学知识、生物化学与环境化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最新进展等。这些新增的内容,要求教师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使相关教学内容空泛和空洞。我们必须根据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变化,及时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让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初高中的知识衔接,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周期表初高中气体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原子家谱——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元素周期表中“不能说的秘密”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