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效指导群文阅读

2021-12-02 15:24谢天彬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监生群文李白

谢天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并且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群文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之一。这种阅读容量大、密度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阅读效果,为学生的人格与智力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让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上好群文阅读课,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整合同一作者文章,走近其人其文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的作品,完全可以整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以著名的盛唐诗人,素有“诗仙”美誉的李白的诗作为例。李白的诗歌有9首编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其中8首编入中低年级教材,第9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编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背诵这首诗。结合这一教学目标,可以举办一场诵读李白诗歌的活动。在诵读活动举办之前,要先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这9首诗。

这9首诗可分成四类。(1)送别诗《赠汪伦》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先提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两首诗分别是谁送谁?普通的送别为什么那么不舍与惆怅?通过阅读,学生知道了,第一首是汪伦送李白,第二首是李白送孟浩然。结合时代背景,学生明白,现代交通工具及通讯技术发达,可以让时空距离大幅缩减。而古代因为交通落后等原因,让多少的后会有期成为了永别。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诵读出送别的不舍与惆怅。(2)有“月亮”的诗《静夜思》与《古朗月行》。这两首诗都是写月亮,并借诗中的一些动作词表达诗的意境,让学生透过动作词体会不同的情感。第一首的抬头“望”与低头“思”,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与亲人的伤感;第二首“呼”与“疑”写出六七岁孩子的天真与浪漫。两首诗同样写月亮,但学生能诵读出不同的感情。(3)夸张修辞手法的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通过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采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的诵读,感受李白诗的惊天地、泣鬼神。(4)想象情境诗《独坐敬亭山》。在诵读该诗时,让学生想象李白是山水的知音,山水也理解李白的无奈与惆怅,读出山水与李白的心心相印。这样的群诗阅读课,不仅让学生走近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了解了唐诗,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让学生对统编版教材中所编的李白的诗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可谓一举多得。

二、关注同一主题文学作品,课内拓展课外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编排的单元结构。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策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两茎灯草》是该单元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抓住动作与心理活动的描写,让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跃然纸上。该篇课文可以与《临死前的葛朗台》《形如乞丐的泼留希金》《割人肉的夏洛克》这三篇文章组成一组以“吝啬”为主题的群文阅读。

先让学生找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词语(摇、睁眼摇、闭眼摇,指得紧、指着不动),从这些动作词语猜猜此时严监生的心理活动(着急、更着急、绝望)。再课件出示体现严监生财产的句子:他家有十万两银子,良田万亩,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通过这些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以及严监生是个大富翁的资料展示,学生看到了一个将死还舍不得多点一茎灯草的极度吝啬的严监生。接着出示《临死前的葛朗台》《形如乞丐的泼留希金》《割人肉的夏洛克》这三篇文章。学生读后得出结论: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环境等细节描写,能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这几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都一样的吝啬。接着再要求学生写一段話,要抓住细节描写展示一个人吝啬的特点。最后推荐学生阅读《守财奴》《死魂灵》《威尼斯商人》。通过这节群文阅读课,学生明白了不同的作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同一个主题,从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阅读经验,拓宽了阅读视野,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更好的锻炼。

三、品读同一类型外国名著,习得阅读方法

由于文化、语言表达、价值观的差异,如果不掌握阅读方法,相比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读起来会比较困难。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时,可以将同一类型的外国名著整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从外国名著中节选的,都是外国历险小说,可以作为学习外国名著阅读方法的群文阅读素材。教学方法可以是以精读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辐射两篇略读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首先,让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并了解文章讲了几件事,给每件事起小标题,把每个小标题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概括《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发现,历险小说基本都是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困难的这个结构特点。借助这个结构特点,可以推测主人公的历险过程,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阅读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就会迫切地想看整本书。最后,要教给学生品味人物形象的方法。《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鲁滨逊的心路历程,感受他的勇敢、坚强、勤劳、聪明、乐观。《骑鹅旅行记(节选)》可以让学生抓住语言等细节描写,感受小男孩从调皮捣蛋到勇敢、善良的变化过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可以让学生抓住作者夸张的语言特点,品出汤姆·索亚爱吹嘘、爱冒险、有正义感的形象。另外,还可以教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如果记不住外国人的名字,可以用自己容易记住的符号来代表,这样会提高阅读速度。通过对这几篇文章的整合对比阅读,学生掌握了读外国历险小说的方法,读这类小说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不仅看了本单元三篇文章的原著,还阅读了教师推荐的《纳尼亚传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目标明确,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群文阅读的资源,创造性地整合课内外有关联的阅读文章,以灵活、有效为原则,不求全面,不求甚解,旨在开启阅读,学生就一定会插上创造性思维的翅膀,飞向课外阅读广阔的天空,从而不断提升阅读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白沙小学学区)

猜你喜欢
监生群文李白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群文活动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