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让童话体习作教学充满活力

2021-12-02 15:23郑群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博客童话习作

郑群

习作教学对于青少年语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低、中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习作会涉及童话体。

童话体作文的形式与童话类似,主要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描绘想象中的世界,亦真亦幻。相比其他形式的习作,童话体习作更符合低、中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笔者立足于低、中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成长规律,潜心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童话体习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力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与童话体习作教学融合,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习作评改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结合信息技术,提升习作兴趣

如果学生对写作兴趣盎然,那么他们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众所周知,小学低、中段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信息技术与小学生习作教学结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展开教学。如可以通过播放音频和视频,为学生展示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具体可感的形象,使他们的听觉、视觉以及其他各种感官都能够参与到习作教学中来。各种感官被充分地激发,能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在由声音、色彩所营造的浓厚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更为活跃,习作的兴趣也会更高。

比如,在教学童话体习作课《小雨滴的故事》时,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雨天的各种视频及图片资料,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微课、学习资源网站等,让学生自行观看,丰富见闻,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对雨天的喜爱之情。

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电子白板呈现一幅风和日丽的风景图,然后用笔触摸屏幕,这时,屏幕中原来晴朗的天空就会下起蒙蒙细雨。教师可以采用重播、定格以及闪烁等播放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为学生展示下雨天的生动场景。生动的下雨天画面,再配上“哗啦啦”的雨声及打雷声,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唤醒了他们对过往雨天经历的记忆,重现了当时的情感体验,从而调动起了他们习作的热情。接着,教师可以用笔在屏幕上轻轻一划,利用Haboard互动式白板的放大、聚焦、动画功能,小雨滴就会张开嘴巴说话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童话体的方式,对在雨天时的各种景物、动物进行童话般的描写和讲述,教师可以让学生夸赞一下小雨滴滋润万物的可爱,让学生了解到,小雨滴不仅外表很美,心灵更美,它们滋润了大地,给大地带來了绿色的生机。

这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帮助学生轻松地完成了童话体习作任务。

二、结合信息技术,提供习作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对自身周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丰富自身的见闻,积累各种独特的感受,为习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很多时候对于周围的生活并不是十分留心,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没有话可以说,而信息技术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

互联网上有非常多的写作素材,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上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创建一个自己的博客,用来专门搜集习作素材。一方面,可以将从互联网上搜集到的各种精美的语句和段落进行分类整理;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日常的一些独特感受用网络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保存到素材库中。同时,鼓励学生在班级博客上进行习作素材积累的展示,互相分享、交流,这样大家就可以共享各种素材,为今后的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在写作《漂亮的巨人》这篇童话体习作之前,学生可以将关于“漂亮的巨人”的各种童话语言搜集起来,还可以将与“漂亮的巨人”相关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都存放到个人博客或分享到班级博客中,这样,在进行童话体写作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较为方便地从个人博客或班级博客中找到写作的素材了。学生有了丰富的关于“漂亮的巨人”的写作素材之后,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文思泉涌,就会有很多的话想要表达,这样写作也就变得轻松、快乐起来了。

三、结合信息技术,提高习作评改效率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一次性就能把习作写好,而是需要反反复复地修改加工。《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对学生进行习作修改习惯的培养,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地开展相互间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这是习作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习作评改,可以充分打破时空的局限性,让学生、教师、家长一起参与习作的评改,让习作评改更加的直观、高效。

比如,在习作指导课《漂亮的巨人》快结束时,学生通过之前所搜集到的各种图片及文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了第一次的童话体写作创作。教师先利用Hiteach平台,把学生的作品拍照上传,再利用Haboard互动式白板的放大、拖拉、聚光灯、删除、增添等功能,重点突出需要强调或修改的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学习修改习作。课后,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展示平台的功能,让学生将习作上传到班级群、微信群、朋友圈、QQ空间等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点赞和评价。

这样,能够明显地提升学生童话体写作加工、修改的效率,能够让他们真正成为习作修改的主人,提高他们习作评改的水平,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前比较困难的童话体习作教学,有了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给学生的童话体写作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使童话体写作呈现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但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作为习作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要想将它更好地利用起来,就必须从“量”和“度”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把握。

总之,在现代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辅助童话体习作教学是一种趋势,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博客童话习作
午夜童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