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2021-12-03 02:41
教师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杨绛语感乡愁

赵 静

(盐山县第二中学,河北 沧州 061300)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语感的意识,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从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训练学生的语感——花样朗读

朗读是指综合多种语言手段,将文字有感情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朗读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听读、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收录了余光中的现代诗歌《乡愁》。这首诗是书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用巧妙的意象、严谨的结构,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在教学《乡愁》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读诗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接着,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进行自由朗读,并指出在朗读中要把握本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一遍。学生齐读后,教师应在朗读上给予指导,由于这首诗的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在节奏上这首诗歌整体读起来语气要稍微缓慢一些。另外,整首诗一共有四段,每一段内容都不一样,朗读时的语气也应该有所变化:第一段是诗人对母亲的回忆,在朗读时要用平淡的语气;第二段是夫妻分别,需要增加一些遗憾的语气;第三段是母亲去世,要读出痛苦的感觉,尤其是在读到“我在外头”时,语调要稍微提高一些,在读到“母亲在里头”时,可以延长语气,并且情绪要强烈一些,读出作者的痛苦之情;第四段写的是诗人回不了祖国,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诗人的惆怅和期盼之情。教师指导朗读后,学生能够调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愁思,这时,再给学生一分钟自由朗读的时间,然后再请三位学生范读。

在《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按照听读、齐读、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循环往复,一咏三叹,不断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象美、品味诗歌的音乐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在朗读过程中实现文本与语言的无缝对接,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感。

二、构建语感基础——自主细读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自读课文,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进而在构建学生语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雨的四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刘湛秋通过从视、听、嗅等多个感官功能,运用不同手法描绘了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由于该篇文章是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罗列出几个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如教师给出以下几个问题:①文章共描绘了几幅雨景图?你最喜欢哪一幅雨景图,为什么?②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对“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的理解。③提出自己在阅读时的困惑。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班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带着任务对文章进行自主细读时,能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形成内化认知,通过交流表达奠定语感基础。

三、提升学生语感——鉴赏阅读

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鉴赏文本,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把阅读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

杨绛的《老王》讲述的是她与一个普通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关键词,提升其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理解文章的深意。学生在初步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够捕捉到文中的重点词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可以针对“愧怍”一词进行深度解读。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这里的“愧怍”并不是单指最后一件事情,而是指作者与老王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那么,杨绛的愧怍表现在哪里呢?由于学生品析能力有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具体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指导,学生发现:首先,从标题上看,“老王”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说明老王对于作者而言,就是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其次,从文章的语言角度分析,语言比较客观直白,如文章开头交代老王的身世时,运用白描手法,借用老王自己的口吻叙说,其中没有夹杂作者一丝的情感描述。而这客观的描述背后,其实就隐藏了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仅仅只是一个认识的人而已。最后,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文中对老王的外貌描写只有两处,其中一处是“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面对如此病重的老王,杨绛竟然觉得好笑,更加证明了老王与作者的交情不深。而老王对杨绛一家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当杨绛意识到这一点时,才说出了“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

优秀的作品往往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文章的重点词语,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对话,理解文章深刻内涵的同时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四、促进语感生成——延伸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课内的教材是有限的,虽然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但是学生却不能得以满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推荐相似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丰富的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感生成。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文章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刻画了愚蠢至极的皇帝、虚伪愚昧的大臣和没有主见的看客形象。学生在阅读之后,会被荒诞的情节所吸引,对故事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收集其他安徒生童话故事,每位学生至少收集两篇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在班级中给大家讲述故事情节。如有的学生找到了《海的女儿》,有的学生找到了《她是一个废物》。有的学生找到了《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学生收集结束后,教师可利用课前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学生举手回答:“我找到故事是《她是一个废物》,在故事里,安徒生描写了一位贫穷的洗衣妇人,她十分勤劳。她努力工作,想要为自己的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其他人不仅称她是个废物,还用同样的话教唆她的儿子。最终,勤劳的妇人因为工作压力过大生病去世,人们却觉得她的死是一件好事。”学生在收集并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会有自己个性化的体验。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促进了学生语感的生成。

总之,阅读既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也是语感实践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培养学生语感的意识,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的教学,也要有一定的耐心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杨绛语感乡愁
乡愁
选择
选择
乡愁
最短的情书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九月的乡愁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