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12-03 02:41黄春青
教师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白话文文意现代文

黄春青

(南京市小行小学,江苏 南京 210012)

一、文白对照

(一)文白互译

文白互译就是通过古文和白话文的相互对照以达到理解古文大意的目标。教学中,白话文和小古文相互映照,可以教师朗读古文片段,学生找出相对应的白话文;也可以教师朗读白话文,让学生找出相对应的古文。这样的对话既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生生之间进行。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时,教师引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对照阅读。教师读古文“群儿戏于庭”,学生找到对应的现代文“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教师再读古文“足跌没水中”,学生对答“一不小心,掉到缸里”。随后,变化对话方式。教师读白话文“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学生对出“一儿登瓮”;教师再读白话文“司马光想了想,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学生对“光持石击瓮破之”。学生轻松突破了理解文意这一“堡垒”。

可以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14篇小古文都能从相关语文教材或是少儿出版读物中,找到相对应的现代文进行文白互译。

文白互译中的现代文为学生了解小古文的文意提供了桥梁,文白互译的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小古文文意的趣味性。学生在师生、生生、学生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对话中,轻松地理解了文意,扫清了学习小古文的文字障碍,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文白对比

文白对比是将现代白话文和小古文进行对比阅读,发现古文和现代白话文在表达习惯上的不同,从而感受古文的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古代文化。

例如,《司马光》一文中“群儿戏于庭”,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游戏”。其中“戏于庭”按照现代汉语的逻辑应该是“于庭戏”,这正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序的不同。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群儿戏于庭”的意思后,可进一步比较“戏于庭”和“于庭戏”,从而感受古人表达顺序的不同。

理解古文意思是一件难而枯燥的事情。运用文白对比的方式,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在对照阅读中,与古文对应的现代文,成为学生和古文之间思维的阶梯。学生沿着现代文这个阶梯,顺利扫除阅读障碍,一路走进古文的深处。

二、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和作者的生活思想及时代背景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生在阅读中,只有具体地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背景,才能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主旨。作为小古文的现代读者,尤其是语言经验缺乏的小学生,如何领悟小古文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呢?

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应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生动语言,补充相关背景资料,促进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内容,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从而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悟,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热爱之情,促进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教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时,教师可补充经过改写的《韩非子》和学生收集的《韩非子》的相关介绍,以及司马迁等人的赏析,引导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加深对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的领悟。

课堂上适时补充的背景资料,因其语言表达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更容易借助这样的补充阅读深刻地感受古文中蕴含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适时引入作品及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对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及情感很有帮助,可让小古文阅读具有一定的深度。

三、启迪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具有强大的创造力量。小古文虽然短小精悍,但是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曲折的情节、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意蕴,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创造想象的空间。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小古文的留白进行适当的想象与补白,让文本的生动画面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触摸到小古文主旨。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合理想象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把小古文文字背后的画面、情感,通过想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一方面丰富学生对小古文意蕴的感受与理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中“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一句,蕴含着丰富的画面和意境,是帮助读者从字面走向文本深处的关键所在。学习如果仅停留在对文意的简单概括上,显然是肤浅的、单调乏味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激活思维,想象语言蕴含的丰富画面。

一学生想象道:炎热的夏夜,车胤在院子里认真地学习。许多萤火虫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它们一闪一闪的,在黑暗中显得那么明亮。车胤突然领悟到了什么似的,激动地想:如果把这么多的萤火虫放在一起,不就可以当作灯来用了吗?于是,他用白布做袋子,抓了几十只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把袋口牢牢扎紧,把布袋吊起来当作灯用。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勉强可以用来看书了。从此,他夜以继日地学习。由于他勤学苦练,终于成了一个有用的人。

小古文简练的表达蕴含着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画面。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的感悟。

四、创意改写

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创意性仿写或改写,并将其迁移到其他古文的学习当中,进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古文创造性地改写成简短的故事。有同学以李白的身份进行表达:小时候,我很聪明,但也很贪玩,很不喜欢学习。一天,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丢下书,就溜出去玩了。我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玩得可开心了。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一条小溪边。溪水潺潺,小溪很漂亮。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在溪边吃力地磨着铁杵,她磨得可专心了。我觉得很奇怪,就上前问她:“老奶奶您好!您在干什么呀?”老奶奶看了看我,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我吃了一惊,问:“铁杵这么粗,要多少年才能磨成针呀?”老奶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就像你们小朋友学习一样,要下功夫才能学到真本领哦!”我听了以后一下子愣住了。突然,我很受启发,决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我长大后成了一名大诗人。

还有一些同学从老奶奶的角度进行改写,也有些同学从杜甫、汪伦的角度进行改写,学生热情高涨,也很有创意。教师再组织开展“班级故事分享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创意改写这样一个迁移运用的过程,能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小古文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拉近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小古文学习的形式,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热爱。

猜你喜欢
白话文文意现代文
现代文创视角下无锡精微绣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群文阅读助力学生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参考答案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现代白话文底子中的文言用法
现代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