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

2021-12-03 16:24
江苏教育 2021年63期
关键词:昆曲学情学案

陈 虹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音乐课堂,教师要从内容设计走向行为设计,关注学习方式的设计,用整体系统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借助任务驱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本文试探索音乐学科深度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多重定位。

一、音乐教师要做深度学习学情的观察者

备课不仅要备课程教材,更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在学生深度认知加工过程中,建立起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此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确保学生拥有完整的思维活动。

导学案的广泛运用成为教师课前深入了解学情的有效方式。音乐课导学案可以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预学习,通过探索性问题的设置,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或生活经验,再从导学案的反馈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例如在备苏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戏曲——昆曲》一课时,为了了解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在导学案里设计“我带外国友人看大戏”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把为外国友人讲解时所准备的介绍词写在学案里。这样,通过学案的反馈,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中国戏曲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在教学导入部分设计基于学情的活动,观看各具代表性的戏剧片段,介绍戏曲剧种和代表性的曲目。对于学情的观察,有利于音乐教师因材施教,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精准设计师生活动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问题。

二、音乐教师要做深度学习知识结构的重构者

深度学习所主张的学习内容是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强调知识的整体建构与设计,改变组织方式,教师要将原本非结构的、散落在各处的、孤立的知识点重新构建为有关联的教学内容,经过结构化梳理达到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

在苏教版音乐教材中,有关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的音乐知识分散在苏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和第六两个单元里,如果单纯让学生简单识记概念,学生则会缺乏体验和感性认识,非常容易混淆概念。为了让学生按知识难易程度,逐步深入学习,就需要教师打破原有单元界限,注重音乐知识内在逻辑,重新构建教学模型。比如,把独唱和齐唱整合为一组,重唱和合唱整合为一组。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独唱演员的演出视频,讨论出独唱具有一个人演唱一个声部的特点,再进一步学习齐唱,多人同时演唱一个声部,从而得出独唱和齐唱只是人数上的差别的结论。掌握了这个规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找出重唱和合唱的特点。教学内容经过重新整合,形成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收获了学习经验,自身也获得了发展。

三、音乐教师要做深度学习问题驱动的设计者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维形成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引发,又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音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分析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等。例如在教授《中国戏曲——昆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昆曲念白的韵味,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语言特点,教师特意选用昆曲《牡丹亭》中“秋香闹学”片段,可设计如下问题:古代的老师和现代老师一样吗?他们是怎样劝学生好好学习的?请分别扮演视频片段中的人物,模仿他们的语言和动作等。将问题置于真实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发展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学生学习了昆曲的念白、简短的曲调旋律后,教师又设计一个问题:昆曲因为歌词古奥,曲调婉转曲折,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拯救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快节奏的现代人喜爱昆曲,学习昆曲,你能做些什么呢?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探索、思考如何传承昆曲这一优秀文化,找寻更多的可行方法,激发更多的创意灵感,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又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提高了深度学习的能力。

四、音乐教师要做深度学习小组合作的组织者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启发思考、探讨问题、激发灵感,促进思维能量流动转换,推动深度学习。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当好小组合作活动的组织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按组内异质的分配原则,合理地组建小组、安排小组成员。小组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保证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发言同学的讲述要完整,声音要响亮,仪态要大方。

例如在教授《中国戏曲——昆曲》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环节,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模仿视频中不同角色的动作、语言,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戏曲中念白的魅力,最后进行小组展示。这个环节要求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任务,小组成员构成要有男有女,排演过程中要有一个学生充当导演,把握整个合作节奏,指导小组成员,提高排演效果。在小组合作时,音乐教师要深入不同小组,轮流参加学生的排演,掌握学情,调整方法。另外,音乐教师还要处理好时间和效率的关系、参与深度与广度的关系,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表现还要及时给予评价,促进深度学习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昆曲学情学案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名师学案·姜彬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乡愁导学案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