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问题式教学”时代意义

2021-12-03 16:24李万龙
江苏教育 2021年63期
关键词:表现性问题式教学素养

李万龙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来统领相关学习内容、引导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由来已久。我国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主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启蒙运动时代,法国卢梭指出,儿童天生就具有探究问题的欲望,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向问题的边缘,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始于杜威,杜威于1910年提出了“问题解决五步法”,使问题教学程序化、模式化。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马赫穆托夫对问题教学进行研究,问题教学理论成为苏联发展性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在高中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地理新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强调要“重视问题式教学”,要以“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为要旨,有着特别的时代意义。

首先,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关键和核心。高中地理新课标与以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最大的不同点是凝炼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解决复杂、真实的地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来讲就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既然学科核心素养是在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地理问题就应该是地理教学的关键和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地理问题就没有地理教学,一切以传授地理符号化知识为目标的地理教学都不是真正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

其次,地理问题是真实的、复杂的问题。地理问题是从生产、生活和地理科学研究中来的、真实的、复杂的地理问题,不同于以往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就课本上的知识提出的、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找到答案的所谓问题都不是真正的地理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依托真实情境,将完整呈现问题和相应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背景,避免将情境仅作为课堂导入的做法,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情境的前提下展开学习,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在选择情境时要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比如本专题中郭春喜老师案例中的“砀山酥梨”,赵守拙老师案例中的“校园植物”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设置情境要基于学生的经验,如果学生没有或者缺乏某种经验,教师要通过文字或音视频等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或丰富学生的经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比如教学中播放《航拍中国》中的“陕西”部分让学生熟悉黄土高原及窑洞,播放“新疆”部分让学生熟悉冬、夏牧场及牲畜转场,播放“四川”部分让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冰川地貌等情境及相关知识,这种真实的情境对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至关重要。在地理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教科书中的案例情境与乡土地理案例情境的关系,能够运用乡土地理情境的应该尽量采用乡土地理情境,因为教科书上的情境是面向全国学生的,有些情境学生并不熟悉,恰当运用乡土地理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解。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研学旅行或地理考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再次,要将问题分解成有关联的问题链。围绕真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师生要在协商的基础上将问题分解,形成问题链,要关注问题间的关联性,特别是为了解决大的地理问题的一系列小问题的逻辑结构,可以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地图等可视化工具来呈现问题。教师要特别关注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分解问题时,要创设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课堂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最后,要着眼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一是要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来评价,关注具体任务的设计,比如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中的“新疆无人机”问题和“苔原带物种”问题等,都是真实的、复杂地理情境中的真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三农问题”及第四纪冰期中动植物变迁等知识的理解,更能多方面地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恰当运用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某项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等的评定,也指对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它是一种适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方法。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中要求学生运用荒漠化的相关数据来撰写小论文,就是尝试在高考中运用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结构性回答的评价也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这种评价要尽量避免采用踩点给分的评价方法,而应该采用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评价法来评价学生的结构性回答。在平时的作业中要适当增加表现性评价的方式,比如在每一节或每一单元结束后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或概念地图,不仅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也能够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更加注意知识间的关联,避免将知识割裂开来,因为碎片化的知识是难以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的。

在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和评价理念,要精心准备资源和设计问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表现性评价,这都需要一线的名师来实践和引导。本专题以“问题式教学”为主题,选择了江浙两省的一批名师从不同的实践层面对“问题式教学”进行阐述,对广大地理教师来讲是很好的示范和引领。李善中老师构建了问题式教学的一般流程,大体上对问题式教学的程式进行了一个规范。陈国祥、赵守拙、郭春喜三位老师分别阐述了单元式、项目式与主题式教学的设计策略。无论是单元式、项目式还是主题式教学,都是以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教学进程的,这几篇文章多方面地呈现了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点。这些案例都是极具个性色彩的教学案例,能给我们启发和借鉴,但其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到底什么是学科大观念、如何组织学习单元、考试中如何实施思维结构评价等,都需要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探讨和实践。

猜你喜欢
表现性问题式教学素养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