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如何做好班级常规管理

2021-12-03 21:57陈玲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五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新入常规规则

◆陈玲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五幼儿园

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做好班级管理是新入职教师的必修课,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要充分重视班级常规管理,教育引导幼儿在班集体中逐步领会规则意识,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含义

常规,是指日常生活中,需要大家经常实行的规则、规定。幼儿园班级常规,则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需要大家执行遵守的一些基本的班级规则要求。良好的班级常规建立后,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该怎么做等规则意识、自律意识等,就会潜移默化地深入幼儿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班级常规的基本内容

幼儿园班级常规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常规、游戏活动常规及集体学习活动常规。日常生活常规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盥洗、午餐、午睡等等,日常生活常规更多地注重在保育方面的内容。游戏活动常规包括区域游戏、户外体育游戏等游戏活动需要遵守的各类规则。集体学习常规则是指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学习活动时,需要幼儿遵守的各类要求及规则。

(二)班级常规与班级氛围融为一体

班级氛围一般是指班级环境的创设、教师及幼儿的精神面貌、师幼之间的关系、幼幼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等多方面建构起来的。班级氛围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班级常规与快乐和谐的班级氛围密不可分。一个充满友爱、积极阳光的班级,会吸引孩子不知不觉爱上自己的班级,爱上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一定要注意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助力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

二、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基本方法

(一)正面引导育常规

首先,要注意用正面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引导孩子。各项活动中指导幼儿如何去做,尽量少用或不用禁止性的语言。如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幼儿会不由自主把游戏操作材料玩具乱放,甚至掉得满地都是。许多年轻老师会忍不住提出批评:“***,不要乱丢玩具!”沉浸在游戏中的孩子可能听不见老师的要求,甚至忽略老师的要求。如果教师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则会效果好一些。“***,玩具躺在地上可伤心了,我们把玩具送回家吧。”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具体到位,切勿笼统模糊。如“你今天表现真好”,幼儿不清楚到底哪儿做得“真好”。如果具体到某个现象或行为,孩子会清楚明了。如“你今天午餐把饭菜都吃完了,还没洒饭粒。老师为你点赞!”这样,幼儿就能理解,不洒饭粒保持桌面整洁是规则,遵守规则就能赢得点赞。

(二)游戏活动建常规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班级常规的建立当然离不开游戏。因此,在常规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不同常规培养的目标,设计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以游戏化形式促进班级常规的建立。有位年轻老师在组织小班幼儿玩“小动物爬草地”的游戏,孩子们比较兴奋、声音嘈杂。这位老师就不停地大声重复“小嘴巴”,孩子们不停地回答“不说话”,可仍然乱哄哄的。我走过去,从她们班桌子上拿出铃鼓轻轻地敲了起来,孩子们立刻跟着铃鼓的节奏拍起了手。敲铃鼓响亮的时候,孩子们跟着有力地拍手;轻轻敲击时,幼儿自然就轻轻地拍手。孩子们在游戏的情景氛围中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三)环境创设孕常规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我们老师可结合园所客观条件和幼儿年龄特点,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让每一个角落都表情达意。如:在楼梯入口处贴上小脚丫或小箭头,教育引导幼儿遵守上下楼梯的规则;盥洗室洗手池墙面贴上七步洗手法的图例,指导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游戏区域设立区域游戏入区规则告示牌,以便帮助指导幼儿孩子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四)音乐诵读促常规

诵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小朋友比较喜欢,更乐于接受。在班级常规建立中,我们可以利用诵读的形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如户外游戏后,可带着孩子边念儿歌边排队“小朋友,排排队,立正挺胸看前面。一二一,一二一,我们一起走回去”。一日活动中,不同时段播放不同的音乐,用音乐来提醒幼儿该进行什么活动。在音乐的反复提醒和熏陶下,一些规则意识会不知不觉地形成。

(五)不同年龄段,建立不同的班级常规

小班班级常规从入园开始就要重视,老师要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孩子爱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有了亲近和喜欢后,再进行常规教育就容易多了。中大班孩子,在小班已经建立了一些基本的常规,就需要根据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本着尊重鼓励的原则,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班级规则。孩子们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实际活动起来,他们才会愿意去响应和维护这些规则。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中良好常规的建立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同的环节需要建立不同的常规,每个环节都要注重从细节考虑,新入职教师切不可忽视任意一环。

(一)晨间活动常规建立

早晨按时入园,是守时常规教育。入园后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和家长说再见,是礼貌教育常规。主动洗手、愉快接受晨检是卫生习惯常规教育。作为老师要热情接待幼儿,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指导幼儿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规定的地方,这是幼儿秩序感的建立。然后再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区域去游戏,听到音乐或老师口令整理玩具等,这是幼儿游戏常规的建立。

(二)点名环节常规教育

点名的目的是确定幼儿数量,及时发现未来园幼儿的原因,培养幼儿关心同伴之情,这也是对幼儿倾听习惯及专注力常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情况下,班级上下午各点名一次。经常采用的点名方法有:读名答到法、唱名答到法、微笑应答法、眼睛点名法等等。

(三)盥洗活动常规建立

盥洗活动时,常常是孩子比较自由兴奋的时刻。分组盥洗,利用标志提醒提示,是盥洗活动常规建立的有效方法之一。幼儿盥洗时,老师要注意自己的站位,尽量兼顾活动室和卫生间的孩子。

(四)户外活动常规建立

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新入职教师对户外活动常规一定要格外重视。户外活动前,先提出具体规则要求,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介入指导要适时适度,明确户外活动重点是孩子是否能积极参与运动,是否遵守规则,运动量是否达到,是否有利健康发展等。活动后及时小结,指导幼儿整理器械和场地规则意识的培养。

(五)午餐环节常规建立

午餐环节是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常规的培养。比如餐前如何组织故事分享或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安静下来;进餐中,保持安静桌面整洁不挑食,饭菜不够知道主动找老师添加等常规;午饭后,轻放用具、主动擦嘴漱口等等。这些细节不仅仅是卫生习惯的教育,更能减少午睡时的安全隐患。

(六)午睡活动常规建立

午睡环节看起来相对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新入职教师要尤为注意。午睡前,在提醒指导每一位幼儿去如厕,同时观察幼儿有无携带小危险品,指导幼儿衣服鞋子放整齐,向右侧躺着睡等等。

(七)离园活动常规建立

离园时,孩子容易兴奋而忘记一些班级常规。教师可以利用离园前五到十分钟引导幼儿回顾一天幼儿园生活,进行安全常规教育。

总之,班级常规不是一天建立的,而是大家一起在良好习惯不断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作为新入职教师,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不断改进,探索出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科学方法,促进班级良好常规的建立。

猜你喜欢
新入常规规则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常规之外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新入职生物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及成因调查分析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