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021-12-03 23:22田佳碧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治法证实艾灸

田佳碧,陈 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早饱、上腹部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及嗳气等。西医认为,FD 的发生与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道动力障碍、脑肠轴功能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1-5]。因此,西医临床上常采用抑酸护胃、调节胃肠动力、根除幽门螺杆菌、抗焦虑抑郁等方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后其病情常反复发作。中医学中无FD 这一病名的相关记载,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胃痞”、“胃痛”等范畴[6]。中医认为,该病的病位在脾胃,与心肝的关系密切,其病因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调、肝胃不和等多种因素有关,应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等为基本治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中医外治法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经络、穴位、皮肤、黏膜、肌肉及筋骨等,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疗法。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悠久。古人用砭石放瘀血、用草茎敷裹创伤、用干草烤石御寒被认为是针法、敷贴疗法及热熨法等中医外治法的雏形。《内经》中记载了砭石疗法、九针疗法、导引疗法、按摩九针疗法、导引疗法、灸法、熨法、渍法、浴法、蒸法、涂法、取嚏法等多种中医外治法,并开创了用膏药防治疾病的先河。《伤寒论》中记述了塞鼻法、灌耳法、舌下含药法、润导法、粉身法等中医外治法。在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开始趋于成熟及泛化。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在现代,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药物敷贴疗法、推拿疗法、牵引疗法、气功疗法、刮痧疗法及穴位注射疗法等。多数研究表明,用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及推拿疗法等中医外治法辅助药物治疗多种疾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对用中医外治法治疗FD 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用针刺疗法治疗FD

针刺FD 患者的相关穴位可疏通其经络,调节其营卫气血,从而可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单崇武[7]将70 例肝郁气滞型F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并用西药多潘立酮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神庭穴、四神聪穴及双侧神门穴)联合越鞠丸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用针刺疗法联合越鞠丸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减轻肝郁气滞型FD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罗权[8]将68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对其中的一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对另一组患者进行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治疗FD 可有效地提高该病患者血清中胃动素和神经肽的水平,促进其胃排空,改善其消化不良的症状,增强其胃肠动力。邝丽华[9]将98 例脾虚气滞型FD 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并对其中49 例患者采用基于浮沉诊脉法的针刺疗法联合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对其余49 例患者单纯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用黄芪建中汤联合基于浮沉诊脉法的针刺疗法治疗脾虚气滞型FD 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良好。

2 用艾灸疗法治疗FD

原宁等[10]将104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对其中的一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艾灸疗法(取穴: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等)进行治疗,对另一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中药联合艾灸疗法对FD 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其脾胃功能的恢复。任苏妍等[11]对近年来用艾灸疗法治疗不同类型脾胃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用该疗法治疗脾胃疾病可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并可修复患者的胃肠黏膜,增加其胃肠的动力,提高其临床疗效。

3 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FD

胡嘉滨等[12]将70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 例/ 组),并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雷火灸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雷火灸法治疗FD 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上腹胀痛、胃部有烧灼感、食少纳呆、进食后胀满等临床症状。尹超群等[13]将95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采用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四磨汤口服液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病情的痊愈率及治疗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这说明,采用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FD 的疗效良好。

4 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FD

钟招梅[14]等将80 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采用四联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四联疗法联合穴位注射疗法(注射药物:灯盏细辛注射液,取穴:足三里穴)、疏肝健脾方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中西药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肝郁脾虚型FD 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许景春[15]将150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然后分别采用肌注甲氧氯普胺法、向足三里穴注射生理盐水法、向足三里穴注射甲氧氯普胺法对三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向足三里穴注射甲氧氯普胺法治疗FD 的效果显著。

5 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FD

王丹[16]分别采用耳穴贴压疗法与西药莫沙必利对两组肝胃不和型FD 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FD 的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的改善。陈金东等[17]将68例老年F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疗法配合保和汤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耳穴贴压疗法配合保和汤对老年FD 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腹胀、恶心、嗳气、厌食等临床症状。

6 用推拿疗法治疗FD

张学昇等[18]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收治的60 例FD 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然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按摩足三里穴位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按摩足三里穴的方法对FD 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7 用其他疗法治疗FD

胡少华[19]将80 例脾虚气滞型FD 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0 例/ 组),并采用热敏灸法对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多潘立酮片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与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虚气滞型FD 的效果相比,采用热敏灸法对该病患儿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升高其血清中胃泌素的水平,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何丽[20]将收治的60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扶阳罐组和常规针刺组(30例/ 组),并采用扶阳罐疗法对扶阳罐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针刺疗法对常规针刺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针刺疗法与扶阳罐疗法治疗FD 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但采用扶阳罐疗法治疗该病的效果更优。曾亚辉等[21]将80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采用常规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热敷法、艾灸疗法(取穴:中脘穴、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穴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FD 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吴克宇[22]将收治的50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取穴:中脘穴、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肝俞穴及脾俞穴等),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其研究结果证实,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FD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外治法辅助治疗FD 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但目前临床上尚无对FD 进行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的统一标准,不利于该疗法的广泛应用。而且,大部分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FD 文献的样本量较小,且缺失对该疗法远期疗效的评价和对FD 相关机制的研究。今后,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科研成果,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从而为中医诊治FD 提供更好的方案。

猜你喜欢
外治法证实艾灸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夏天怎么做艾灸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去哪儿、携程互咬一路厮打至商务部沈丹阳证实收到举报材料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薄轨枕的效力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