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在对患者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03 23:22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动静脉肾病导管

刘 永

(中国贵航集团三O 二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处于终末阶段的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肾病患者发病时无特异性表现。随着其肾功能的持续性下降,毒素会在其体内蓄积,进而可导致其出现尿毒症。ESRD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恶心、呕吐、胃纳差、口中有氨臭味及皮肤瘙痒等,部分ESRD 患者可出现贫血,严重影响其预后[1]。临床上常对ESRD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替代疗法。该疗法利用透析设备将患者的血液引至体外进行净化,以纠正其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失衡的情况。对ESRD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可清除其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维持其酸碱的平衡和电解质的稳定,进而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周期[2]。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 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可保障其治疗的效果[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 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在中国贵航集团三O 二医院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86 例ESR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1.73 m2)[4]。2)患者接受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4)患者的上肢动静脉解剖显示正常,其血管通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5]。2)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3)存在脑、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损的患者。4)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将这8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17 例;其年龄为31 ~67 岁,平均年龄为(46.35±5.31)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16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3 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有9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有5 例。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16 例;其年龄为30 ~66 岁,平均年龄为(46.38±5.2)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17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2 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有10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有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然后,为对照组患者建立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血管通路,方法是:使用经皮穿刺(Seldinger)技术为患者建立TCC 血管通路。在患者右侧颈内静脉处进行插管,将穿刺针穿入其血管腔内,然后缓慢地退出针芯,向外拔针,插入导丝,引入导管。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为患者建立皮下隧道,使用导管的涤纶套连接其皮下组织,封闭皮肤入口处至中心静脉间的缝隙。使用3M 透明敷贴在导管皮肤出口2 ~3 cm 处固定导管,用肝素盐水封管。为研究组患者建立AVF 血管通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标记患者动静脉血管的走向,对其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在患者头静脉和桡动脉间做一个长度为3 ~4 cm 的纵向切口,分离其皮下组织,游离2 ~3 cm 的头静脉,结扎并切断其近心端分支。触摸患者桡动脉搏动的区域,游离其皮下组织后,游离1 ~1.5 cm 的桡动脉,结扎其分支。检查患者头静脉的情况,确认其血管无扭曲情况后,夹闭其近心端,结扎其远心端,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血管吻合。在为两组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后,每周对其进行3 次血液透析治疗,4 ~5 h/次,透析液的流速为500 ml/min。

1.3 观察指标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T)、超滤量(UF)、对数(In)、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的水平及透析后的体质量(W),R= 透析后BUN 的水平/透析前BUN 的水平,Kt/V=[-In(R-0.008T)+(4-3.5R)×UF/W][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及血栓栓塞。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两组患者Kt/V 的比较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43 例研究组患者的平均Kt/V 为(1.61±0.23)ml·s-1/1.73 m2,43 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Kt/V 为(1.40±0.20)ml·s-1/1.73 m2。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Kt/V 高于对照组患者,t=4.518,P <0.05。

2.2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在研究组的43 例患者中,发生感染及血栓栓塞的患者各有1 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5%(2/43)。在对照组的43 例患者中,发生感染及血栓栓塞的患者分别有6 例及3 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93%(9/43)。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11.881,P <0.05。

3 讨论

肾脏具有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等功能。ERSD 患者的肾功能会逐渐衰退,可使其机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进而可导致其发生严重的代谢功能障碍。临床上常对ERSD 患者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以清除其体内的有毒物质和多余的水分。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RSD 患者建立安全、可靠、有效的血管通路,可保障其疗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AVF 和TCC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通路[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43 例研究组患者的平均Kt/V 为(1.61±0.23)ml·s-1/1.73 m2,43 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Kt/V 为(1.40±0.20)ml·s-1/1.73 m2。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Kt/V 高于对照组患者,t=4.518,P <0.05。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RSD 患者建立TCC 血管通路可避免其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RSD患者建立AVF 血管通路可连接其相近的浅表静脉和动脉,形成动静脉的直通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浅表血流量[7]。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在研究组的43 例患者中,发生感染及血栓栓塞的患者各有1 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5%。在对照组的43 例患者中,发生感染及血栓栓塞的患者分别有6 例及3 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93%。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11.881,P <0.05。与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RSD 患者建立TCC 血管通路相比,为其建立AVF 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更好,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感染是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RSD 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8]。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RSD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可导致其出现细菌定植,进而增加其骨髓炎硬膜外脓肿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TCC表面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AVF 是一种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等多种优势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为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 患者建立AVF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尿素清除指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动静脉肾病导管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重女轻男”的肾病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