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旅游业竞争力研究及其提升方案

2021-12-03 12:24张奇周玉莹高清玥周雪晴明豪情刘刚叶楠
关键词:秭归县主成分分析

张奇 周玉莹 高清玥 周雪晴 明豪情 刘刚 叶楠

摘 要:本文以秭归县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双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形成对照组;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数据,从不同角度反映各个旅游指标对秭归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群众对秭归县的交通资源关注度极高,同时旅游宣传与云旅游是秭归县旅游业的薄弱项。秭归县的旅游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基于模型分析结果,调研组提出了相应的精细化创新型旅游业竞争力提升方案。

关键词:旅游业竞争力;秭归县;主成分分析;创新型方案

一、前言

“区域旅游”从中国旅游发展的历史中形成,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最早文献资料显示王大悟(1985)提出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日益蓬勃发展.旅游工作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可贵的经验。发展区域旅游业成为一个新课题[1]。秭归县作为国际文化名人屈原故里,拥有先天旅游的文化资源优势,且秭归县境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运用区域旅游理论知识,对秭归县旅游业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并不能盲从,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窦群(2001)观察到我国许多区域出于对发展旅游业的热衷,提出旅游业支柱产业发展战略。而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合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而且发展旅游把握恰当时机至关重要。每个区域都应该仔细研究是否旅游业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为旅游业发展所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否有良好的投入—产出效益;[2]这一点在秭归县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要将当地有限的资源投入最有效率的旅游因素中,因此精细化也是提升秭归县旅游业竞争力的着力点。

在旅游业发展关键因素研究中,要抓住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利用集聚效应发展好区域旅游业,与周围区域形成良性互动。张淑文,陈勤昌和王凯(2020)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本区及邻近区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集聚显著促进本区旅游经济增长,对邻近区域则是负向影响,而交通设施条件对本省区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抑制效应[3]。因此要把握好集聚效应对邻近地区的影响,着力发展对旅游业具有推动作用且与邻近地区具有正外部性的关键因素。

国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研究起步较早,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Marcouilleret.al(2004)提出旅游业对就业、收入水平、减轻地方和国际债务负担、国际收支平衡以及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都有显著的贡献[4]。Shan and Sun(1998)指出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这些异同点可以看出,旅游在一般意义上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即出口的进步和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比[5]。因Webber(2001)得出旅游需求受汇率变化影响的结果,Kulendran和Wilson(2000)观察到,国际旅游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系[6]。Balaguer和Jorda(2002)认为汇率、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关系。Dritsakis(2004)认为实际汇率和实际增长之间存在关系。Gunduz和Hatemi(2005)认为游客数量和汇率对经济增长有影响[7]。Brida(2008)的研究認为,旅游支出、实际汇率和实际GDP之间存在关系。

国外学者较早关注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受迈克尔·波特“产业集群”理论的影响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所产生的集聚效应(Rick,2000;Julie et al.,2006)、规模效应(Marina et al.,2006;Ingibjrg et al.,2018)、外部效应(Majewska;2015)和区域竞争力(Trinh,2016)。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拉动旅游经济增长最为有效的方式,对于强化区域间经济联系与优化竞合机制具有关键作用。PavlínaPelle?ová(2020)研究表明消费者最关注的度假趋势还包括:寻找新的体验、充满活力和冒险的旅行、发现独特的地方、美食旅游、观光和骑自行车。基于趋势的比较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认知和创意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被认为是主导。随着越来越多的美食旅游的兴趣,极端的经历和冒险之旅兴起[8]。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区域旅游业的研究较为深入,成熟的模型与理论体系较多,这些都为研究秭归县旅游业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借鉴。从现有研究成果中观察发现,大部分文献都基于研究省级以上区域大面板数据旅游产业,对县域小面板数据的研究则较少,基于此,调研组科学选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处理数据,得出秭归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短板,运用精细化与创新性思维提出竞争力提升方案,以期为县域旅游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二、秭归县旅游业现状

(一)秭归县旅游业总规模不断攀升

自秭归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滨湖路改造竣工,芝茅路改造全线贯通,十宜高速从秭归县境内走线方案确定。秭归县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再次成为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获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9年是秭归县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一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增长8.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亿元,增长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1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全县景区接待游客1093万人次,增长16.35%。

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2020年间,秭归县旅游业收入从2000年的16.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4.52亿元,GDP总量翻了约十倍。2010-2018年发展迅速,其中2018-2020年秭归县旅游业年增长率高达20.93%,发展趋势强劲。

(二)秭归县旅游业在GDP占比不断增大

随着秭归县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秭归县的旅游业产值在当地GDP中的占比也不断增加。2017年秭归旅游业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增至43%,2013年~2017年间秭归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大,在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渐发展为秭归县经济支撑产业,拉动整体经济发展。

(三)秭归县旅游业发展区位优势

秭归县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其特有的旅游区位。地理位置上,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地处三峡工程、长江西陵峡两岸,自然美景与人文特色相得益彰。从宜昌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资料得知,秭归县紧盯“顺利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的目标,全力构建“全方位旅游营销体系”两大体系,主要客源地为鄂西地区以及长江三峡为主的清江流域、沮漳河流域为辅的三条旅游经济带。

从上图可以看出,秭归县旅游资源较多,以长江三峡为界,主要在东南方向发展旅游业。秭归县旅游规划指出,2022年将把秭归县建设成为中部公园县、中国优秀旅游强县、全国知名和全国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本项目的问卷设计架构来源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问题设计结合了SWOT分析方法为满足主成分分析方法需求,项目组设计了两份问卷。问卷一设计了16个问题,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秭归县旅游业现状,对秭归县旅游业竞争力的认知和建议。问卷一针对秭归县当地群众,旨在探究秭归县旅游业实际发展现状。调研组深入秭归县境内调查,了解秭归县旅游业实际状况,走访了政府机关,商户,景区和普通居民居住地等地,旨在了解最真实的状况。问卷发放范围为秭归县全境,发放对象包括商户,旅游业相关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普通居民,游客等。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5份。

问卷二包括24个问题,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旅游业宣传,旅游体验感和旅游反馈。问卷二为电子问卷,向全国范围发放,意在刻画一个理想型的最优旅游地,用于与秭归县旅游业进行对照分析。面向广大群众,发放原则为广泛性,代表性,回收数据显示,问卷填写对象包括学生,职员,教师,生产工人,等多种人群。有效回收问卷300份。

本项目所采用的其余统计数据均来自中经网数据库、国家统计局官方公布数据以及各地统计年鉴。

四、模型引入及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对所有因素进行逐一分析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还会增加模型的复杂程度。经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选取交通、政策等九个主要影响要素。在分析方法上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通过转换保持变量总方差不变,从原始变量计算出几个主要成分,使它们彼此间互不相关,并尽可能保留原始变量信息,最后得出直观、简单的分析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各个旅游指标对秭归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竞争力水平。

(二)变量说明

(三)建模思路

在excel中將问卷一数据进行整理,将所有的旅游指标划分为9个指标,运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建立协方差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然后将数据转入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得到公因子的表达式,经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和总贡献率的比重加权得到综合评价模型。

(四)模型建立

由表2可以看到9个旅游指标的描述性统计量,包括均值、标准差和分析用到的取值个数。

(五)总方差解释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主成分,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越大,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就越强,上表显示的就是每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和贡献率。

由表3和表4可知,第一公因子对全部初始指标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29.428%,说明群众对于去秭归县旅游的出游费用和交通资源的专注度很高,同时也说明秭归县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充分,所以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出游费用不是秭归县能够控制的,那么出游的交通资源问题就需要引起政府的关注。

第二公因子对全部初始指标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25.462%,第二公因子代表的是美食和云旅游,相较于第一公因子,比重稍少。但是也表示了人们对于美食的看重和通过新科技进行旅游的云旅游方式的关注。秭归县想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就要抓住本土特色美食,建立美食行业链。同时跟上时代,加强技术创新,做好云旅游的建设。

第三公因子对全部初始指标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13.498%,出行距离、旅游资源和政府扶持。从这里可以看到秭归县本身的政府扶持的做得很好,政府方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秭归县本身的旅游资源足够丰富与优质.

第四公因子对全部初始指标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13.174,宣传力度和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小,但是仍不理想。关于文化资源,秭归县本身的荆楚文化已经足够深厚,这将成为秭归县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竞争力,接下来的发展最好围绕这一点来做文章,必将成为秭归县未来的“亮点”。

观察“初始特征值“一栏下的“累积”列,到第4个公因子解释的累计方差已经达到80%以上,所以提取这4个公因子就能大致解释原有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再看“提取载荷平方和”列,这一列表示在没有经过旋转前,被提取的四个公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同样是80%以上,说明前4个公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81.563%。

根据总方差解释表中的初始特征值总计的数据做折线图,得到图2,特征值降序排列,观察发现特征值变化差别不大,所以选取4个公因子是最恰当的。

(六)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表5是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由此可以得到各指标和各公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F1=0.018x1-0.128x2+0.467x3+0.189x4-0.533x5+0.110x6-0.034x7-0.046x8+0.013x9

F2=0.294x1+0.235x2+0.005x3+0.241x4-0.092x5-0.409x6-0.014x7-0.538x8-0.196x9

F3=-0.448x1+0.337x2+0.076x3+0.289x4+0.064x5+0.176x6+0.565x7+0.068x8-0.160x9

F4=0.012x1+0.510x2-0.055x3+0.268x4-0.024x5+0.077x6-0.238x7-0.039x8+0.716x9

经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与总方差贡献率比重加权计算,可以得到综合评价模型为:

F=0.360F1+0.312F2+0.165F3+0.162F4

(七)对比分析

根据问卷一所建立的模型,调研组设计了问卷二,对大众眼中的最优旅游景点进行调查,然后分别对“最优”状态的旅游胜地和秭归县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比找到秭归县的不足。

评价结果显示,秭归县做得最好的方面是出游方面和交通资源,但是离最优状态仍有一段距离。但在出行距离、旅游资源和政府扶持方面做得还不充分。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出游距离,大部分人还是不能接受去太远的地方,所以秭归县的旅游人群首先要面向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则要徐徐图之。云旅游、美食和宣传力度则是秭归县旅游业竞争力的薄弱项,秭归县本身的文化底蕴也没有被充分运用,秭归县之后的发展方面要着重注意其薄弱项。

五、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秭归县历史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与回归分析方法,合理选取旅游业发展关键因素,构建对照组,对比分析得出秭归县旅游业竞争力发展薄弱环节。模型分析显示,较理想状态,秭归县做得相对较好的是出游体验与交通资源投入方面,这也得益于其独有的交通区位;在旅游体验感方面,秭归县的旅游美食并没有较强的吸引力,同质化严重,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大潮,秭归县缺乏敏感性与专业性,云旅游发展处于萌芽阶段;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也是秭归县旅游业发展不充分的一大原因,秭归县旅游业对秭归县GDP贡献率增速维持在年均14%左右,但是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年均增速在10%以下波动,产出与投入不匹配,这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在旅游业的宣传方面,秭归县显然没有跟上流媒体发展的步伐,宣传力度欠缺;秭归县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但是开发模式陈旧,且景区间交通不便。针对以上五个秭归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调研组综合各方面因素,给出了以下相关建议。

(一)合理规划交通线路,缩短景区间通勤时间

秭归县境内交通相对发达,但是经调研组实地调研发现,根据现有线路,秭归县境内各景区通勤距离过长,通勤时间在两小时以上,而且部分线路崎岖难行,交通拥堵现象严重,这对于其旅游业发展无疑是一大威胁。基于此,建议秭归县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美食与云旅游结合,提升旅游体验感

“食”是旅游六大要素之一,对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吸引力可见一斑,也是人们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步入小康,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单纯的“吃饱”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旅游者的需要。[9]而在旅游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食物的品质、特色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吃”不仅是吃食物,更是吃文化、吃特色。

美食是载体,云旅游是技术,文化是内涵,三者者可以相辅相成,在云旅游中融入美食文化元素,增加美食比重,打造特色美食消费。

首先可以在食品包装上下功夫。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区特色,旅游地可以将自身的地区特色融入旅游食品包装,增加食品文化元素与附加值,也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和获得感。比如西安兵马俑附件的商品都有兵马俑的图案,一把扇子上、一盒饼干上也都雕刻着兵马俑像,这便很好地增加了当地文化元素,增加了文化特色。

其次应该在个性化定制上下功夫。调研发现游客普遍追求个性化、特殊化。而其中最具有参与感的就是游客亲身参与美食的制作。秭归县可以设置相关门店,让游客自己体验当地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让游客自己亲自动手,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实现旅游食品的个性化定制,扩展食品外延。

最后则是在线上推广下功夫。线上不是单纯的线上,要线上线下联动,线上推广,线下实施。积极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和形式,扩大推广范围,提高知名度,打造多维度旅游食品推广网络,并从生产、营销、销售、消费等多环节入手,打造旅游食品产业新业态,提升消费者粘性。

(三)应用数字技术,完善激励政策

1. 制作线上旅游扶贫地图

2018年起,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联合高德地图开发建设线上旅游扶贫地图信息系统。对贫困地区主要景区景点基本信息和吃、住、购、娱、厕、药、油等服务信息进行展示,并可提供交通导航服务,帮助游客按照距离、评价、热度等维度对周边服务进行综合筛选,让游客方便地查找到厕所、餐饮、商店等信息,体验语音导游、景区导览、路线規划等服务。线上旅游扶贫地图将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与自驾游群体连接起来,通过乡村公益游的形式,鼓励游客参与扶贫,实现对当地经济的拉动。

2. 设立品牌创建扶持奖与市场主体培育奖

对于获得国家或专业级别评级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民宿、农家乐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政策。如5A旅游景区,奖励200万元;四星旅游饭店,奖励50万元等等。对于获得不同级别的称号,对于情况的不同份级别进行奖励。

对纳入国家、省、市、县新开工重大项目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集散中心等在竣工投入运营后,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或对于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纳税信用贷”、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破解“融资难”问题。对经批准新开设的旅游特色商品市场、商店(商场)、快捷酒店(经济型酒店)、商务酒店、度假酒店给予资金奖励或补助。

(四)坚持市场导向,丰富宣传手段

1. 坚持市场为导向进行宣传

旅游市场的发展要顺应市场需求,更要探索发现市场的潜在趋势,创造新的需求;而旅游宣传则同样需要顺应市场需要,在明确市场需求的同时,明确宣传对象以及对方想要了解的、更感兴趣的、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从而进行宣传内容的确定。

2. 宣传与世界接轨,走向国际化

在如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代,与国际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更有前瞻性眼光,站位更高地去考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也要更好地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独特的风土人情等以更好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3. 宣传手段多样化,增强宣传效果

单一的宣传手段在现在来看并不能取得很好地宣传效果,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多样的宣传方式。首先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90%以上受访人员是有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来上传、分享自己在旅游地的生活和体验的意愿的。随着社交媒体不断地发展创新,在宣传旅游资源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途径可以选择,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广告植入或是创办属于旅游地的特有的社交媒体账号来进行相应的宣传;其次是普通宣传方式的使用,进行宣传片的拍摄投放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或者进行宣传广告的投放等也依旧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最后是直播经济的利用,在如今直播流行的时代,通过自媒体对旅游地的美食、美景等特色食物进行直播也可作为宣传手段的一种。

(五)发掘文化特色,打造楚文化品牌

秭归县作为屈原故里,其文化内核中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屈原作文楚文化名人,其作品也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这些都是秭归县独有的文化特色,应该进行深入发掘,打造秭归县特有的楚文化品牌。以品牌促旅游,以旅游扬文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指导老师:叶楠)

参考文献:

[1] 王大悟.发展华东区域旅游业刍议[J].社会科学,1985,(4):20-22.

[2] 窦群.区域旅游产业定位的理论困惑及其影响[J].旅游学刊,2001,(1):9-11.

[3] 张淑文,陈勤昌,王凯.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J].热带地理,2020,40(01):154-163.

[4] Salihova S, Akbulaev N, Akbulaev N. Analysis Between The Tourism Sector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zerbaija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 2016,4(6):698-704.

[5] Sylvestre V. L'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Houille Blanche Et Du Tourisme[J]. La Houille Blanche, 1925,(3):75-87.

[6] Yachin J M,  Ioannides D . "Making do" in rural tourism: the resourcing behaviour of tourism micro-firm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20.

[7] Vasyukova L,  Masyuk N,  Bushueva M, et al. In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remote, sparsely populated and hard-to-reach reg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 in rural tourism[J]. SHS Web of Conferences, 2020, 73(2,3,4):01031.

[8] Pavlína Pelleová. Globaliz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ourism trends by supply and demand[J]. SHS Web of Conferences, 2020, 74:04019.

[9] 鐘竺君,林锦屏,周美岐,张豪,韩雨婕.国内外“食”旅游:“Food Tourism”“美食旅游”“饮食旅游”研究比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7(4):463-471.

猜你喜欢
秭归县主成分分析
庆丰收 迎新年
晚熟脐橙映峡江
雪后抢采“黄金果”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畅想马年 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