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的路径探析

2021-12-04 05:43朱丽霞周晶容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协同思政

朱丽霞,周晶容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的路径探析

朱丽霞,周晶容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高校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讲话的要求之一,是新时代各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当前,主要存在着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协同育人的教学资源整合不力、各高校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教师入手,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教学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新模式:推进协同育人制度化,加强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为各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充分发挥专业课和思政课协同育人作用。目前很多高校正在逐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协同育人意识不够,无法树立协同育人理念。主要是因为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缺少有效沟通,没有协同育人意识,学校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不力,国家保障协同育人工作展开的相关政策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高校在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上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教学实质性进展。因此,如何加强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是落实协同育人工作的第一步,已成为高校提高育人实效的重要课题。

1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树立协同育人理念的依据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铸牢协同育人理念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它是指在育人过程中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共同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共同的教育资源,实现育人成效的互补。教师是实行协同育人的主要承担者和实践者,铸牢其协同育人理念对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这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形成教育合作意识,丰富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效应的相关理论,明晰高校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在育人过程的界限。在专业课中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结果和本质要求,在专业课程中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共同致力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1.1 育人目标同一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2]。高校设立专业课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和专业实践活动等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功底的高技能人才,思政课程更多是在课程中以道德情感、理想信念等为内容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虽然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差异,但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立德树人”,其核心要义是“育人”,都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成果检验的唯一标准,要在专业课中融合思政教育,将德育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思政教学的内容也必须结合不同专业来设定,让其中蕴含的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双向协同,互相配合,彼此支撑。

1.2 育人资源共享性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任何资源都是可以达到高度共享的,任何组织或个人想要获得长远的进步与发展都不能凭借已拥有的资源自给自足,必须不断地与外界发生资源共享,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育人教学当然也不例外。高校教育的受众者是学生,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这就要求创建一个相互融合、共商共享的教学优质案例库。但二者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并非简单的在专业课程中生硬地融入思政元素,也不是要求思政老师去学习不同专业课程,而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通过打造协同育人队伍,按照预先设定的育人目标,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能,充分发挥各自拥有的育人优势,构建协同育人新范式,产生“1+1>2”的育人效果,共同打造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庞大资源库和多方位育人模式。

1.3 育人成效互补性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往往仅传授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很难将灌输知识内化为自觉学习。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可以让理论性强的专业“接地气”,可以扭转专业课教师特别是理工科教师转变思维,克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自觉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点,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结合思政教育打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专业的认同感。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起来同向同行,在教学效果上形成相互补充的良性作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共建共享、互惠互通”的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相结合,才能让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到了社会中才能真正明辨“利”和“义”,做出正确的判断。

2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的现状

目前,已有很多高校正在逐步落实课程思政工作,但是由于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对协同育人的认知还比较缺乏、协同育人教学资源整合不力、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等这些主客观因素,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尚未普遍形成协同育人的理念共识和实践自觉,两者的协同度有待加强。

2.1 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意识淡薄

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树立合作教育意识内含双重功能:一是推进育人的深度、广度,有效地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协同育人大格局。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高校为了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更倾向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没有意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更加不明白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合作教育意识薄弱,覆盖面不广,因而把德育边缘化了。甚至有部分观念落后的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应该由各专业辅导员和学校思政类专业课教师来专门负责,学生即使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但因政治素养不高而容易产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偏差的思想,成为盲目的实干者。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去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能力。

2.2 协同育人的教学资源整合不力

当前,高校主要还是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五门公共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相对固化,且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其育人目标未能完满达成。专业课教学也是“各司其职”,各自扮演育人“独角戏”,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事实上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多,大部分学生更愿意专注于专业课课堂而对于思政教育抱有排斥心理,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这也说明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可操作性协同育人资源库,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不能高效利用二者具有共性的教学资源去制定协同育人教案。目前,虽然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但大学生全方面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平台、教学资源、育人主体、实践场所并非高校能独立承担,还需要校际、企业、科研机构、中外等多方面联合资源供给。

2.3 各高校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不够完善

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合作育人的整体,从既有的教学改革来看,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管理制度、实施制度、评价与激励制度等尚未健全,导致教师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专业课教师与思政科教师各行其事,互不交流,双方的诉求不能达到高度融合。即使部分教师已有协同育人理念,但因缺乏制度引领和政策的支持产生不知道怎么去着手准备、怎样去选择合适的平台、怎样去引进充足优质的社会资源达到育人效果等等棘手问题,因而探索出来的协同育人模式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得协同育人局面呈现一盘散沙状态。协同育人制度的不完善一方面制约着协同育人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育人成效的整体提升。协同育人的开展需要长效稳定的管理制度、多维度实施制度、多元化考评制度有机结合,一起为协同育人发力。以国家政策与制度为依据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共商教学理念、定位教学思路、设置人才培养模、搭建优质师资队伍。

3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铸牢协同育人理念的路径

3.1 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

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还是很难将协同育人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导致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普遍呈现“两张皮”现象。因此要明确既要“立德”又要“树人”的育人理念,这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点开展协同育人工作。

(1)共筑协同育人理念,提高教学实效性。高校开展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育人目的上是高度契合的,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应该树立协同育人理念,铸牢协同育人意识,共同推进高校育人工作。高校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要改变,既要明确各自的教学首要任务是什么,同时也要知道通过课堂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使之具有高专业水准,也要明白课堂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将思政教育贯穿每一堂课,通过学生的向师性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真情怀、深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意识到专业课和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2)共商教育方法,掌握协同育人的有效手段。思政教育是一个由认知到认同再到内化的漫长过程,应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育方法,育人盐溶于水。让学生在不知觉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育人春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推进管理学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效益。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也要注意适度原则,并不是融入深度越大越好,切不可喧宾夺主,应注意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适量分配,取舍得当统筹教学过程中内容的侧重。应结合学生政治素养水平与学科知识,针对不同学段讲述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趣味性例子,选取有助于实现协同育人目标的优秀历史典故、典型社会现象和励志人物事迹等素材建立案例库,探索协同育人新渠道。

(3)马院教师主动牵头,引领协同育人稳步展开。马院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专业队伍,必须主动承担起协同育人的重担,给予专业课教师帮助。对于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思政教育,同时思政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适合的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端正教学态度,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协同教育工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好协同育人的领头羊和坚实理论支撑者。要科学地设计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规范的教学体系。做到 “一院一体制”、“一院一特色”,发挥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效果。

3.2 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互进课堂,取长补短,加强团队合作,打破传统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的“分工格局”,在教学过程中分享育人资源的新道路,互学互鉴,相互补充。各高校可以通过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中选择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充实思政课教师的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1)共享教育资源,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资源互补。思政课和专业课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对学院学生情况掌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这是两者资源实现共享互补的基础。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资源共享是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利用共同的教学资源来达到育人育才的教学目标。互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从各自课程的角度出发利用教学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资源互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各科优秀教师课件等相关资料,利用共同的教育资源(学校、社会、军政代表、退休教师、优秀学长学姐…等)组织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经常性对话交流,整合育人资源,发展互助小组,建立协同育人合作机制。将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融进专业课程理论中,显性隐形两手抓。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互学互鉴,发挥 1+1>2的协同效应。

(2)培育新型的教师队伍,形成协同育人合作模式。加强学院管理者的引领作用,建立一个系统的协同教育机制,把协同教育成效加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完善奖惩制度,将协同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协同,学院辅导员是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但理论性相对欠缺,因此要推进两者的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机制和办法,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3]形成协同育人的共识,同时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定“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高校在推进协同教育时必须形成学院管理者、辅导员、各科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互助队伍。

3.3 打造教学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新模式

通过搭建思政讲座、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各种形式协同育人平台,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形成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微思政”育人模式。结合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专业特色,落实协同育人要求,形成协同育人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资源、教学效果五位一体的教学闭环,打造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1)推陈出新,构建协同育人新媒体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学生普遍倾向新模式教学,构建协同育人的新媒体平台成为高校实现思政课与新媒体的融合的必然选择。学院教师要学会运用新媒体平台分享学习资源,学会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慕课等智慧教学工具拓宽教学模式和育人渠道。采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使理论性的知识更生动形象。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去收集整合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因此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要携起手来,共同形成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微思政”育人模式。

(2)结合实践活动,拓宽协同育人形式。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参与院校育人工作,以专业课社会实践活动为渠道,加强协同育人教学工作。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专业课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外,学校还要结合社会对各种人才的专业需求组织专业讲座、专项技能训练、专业实习等活动,做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深化书本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园,主要是组织其参加校内的实践活动,二三年级就可以由校内实践向校外实践过渡,四年级大学生应多参加专业实习、红色社会实践考察、“三下乡”、新农村考察、扶贫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校外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4]增强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真知、悟真理,育人于行。

(3)共同打造高质量教学案例库。教师在课堂中插入案例,通过案例传授知识比直白地讲述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会好很多,学生也普遍能接受,教师以案例为出发点,给出学生具体的情景,引领和带动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在20世纪初就被正式推行,进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有强大的案例库作为支撑,建立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教学案例库以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储存和记录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优质案例。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在深度沟通后围绕协同育人理念,结合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共同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案例库,以多元化的手段、多渠道的资源、多层次的分析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协同的专业平台,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共享。

3.4 推进协同育人制度化,加强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

(1)学校出台相关文件,做好制度保障。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整体推进、协同联动、教师参与、以研促教,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各个学院协同育人工作。学校是统筹规划与协调各学院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相关政策的主体,是形成协同育人理念的主要号召者与有力推动者,要不断完善相关规则和条例,为各学院协同育人工作扫清政策性障碍。成立协同育人领导小组,从学校层面为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做好政策与制度保障是发挥协同育人实效性的重要支撑,解决学院专业课与思政课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协同育人走向形式化、空泛化、标签化。“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5],实现高校协同育人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2)优化现有制度,激发协同育人内生动力。学校要在国家支持下改进以往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协同育人制度、加强教师教学监督体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时俱进,将协同育人理念体现在这些制度当中。建立多元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为高校落实协同育人工作解决资金上的困难。完善监测与评估制度,给予表现优异的教师相应的荣誉或经费支持。鼓励社会各组织共享资源,信息参与协同育人工作,展开多层次多方面合作。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制度,使学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承担起协同育人的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国家政策,着眼于育人育才的教育任务,共同研讨协同育人措施,铸牢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理念。

总之,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经之路,各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铸牢协同育人理念,共同推进育人进程,担负起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重任。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3.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 新华社,2019-08-1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

[5] 中共教育部党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教党〔2017〕62号.

[6] 唐春燕.高校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与路径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83.

[7] 李晓培,胡树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与当代意义[J].思想政治研究,2021(01):100-104.

[8] 邹慧,黄河.高校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4):35-37.

[9] 朱丽霞,蒋辛.论新时代“六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83-85.

On the Path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ncept betwee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U Li-xia, ZHOU Jing-rong

(School of Maxism,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It is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on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n subject of the times fac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eachers’weak awarenes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weak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imperfect related policies and systems of universit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irstly,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form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ptimize and integrate all kinds of teaching resources to create a team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to build a teaching platform and form a new mod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high quality and high-skillde talents and complet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2095-414X(2021)05-0072-05

猜你喜欢
专业课协同思政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