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2-04 02:58蔡田培李文婷郭瑞芳
全科护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正念负性阻塞性

蔡田培,李文婷,郭瑞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随病情迁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及肺心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有害气体、异常炎症反应相关,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会给病人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问题[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尚无根治性治疗方法,长期坚持科学合理的疾病管理方可稳定病情[3]。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长期受疾病困扰及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易出现较严重负性情绪、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4]。如何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缓解病人负性情绪,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是临床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问题。有关研究表明,正念干预、聚焦解决模式均为慢性病病人的重要心理护理措施[5],可有效改善病人负性情绪,提升病人生存质量。但将正念干预与聚焦解决模式联合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遗传病史;临床资料完整;知情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病史者;合并严重肝肾器官衰竭者;存在语言沟通及理解能力障碍者;不配合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0~75(58.17±6.46)岁;病程1~10(7.32±1.2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23例,专科及以上15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40~75(58.16±6.42)岁;病程2~10(7.15±1.15)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23例,专科及以上13例。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对病人实施氧疗、抗感染、用药等治疗稳定病情,护理期间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并对病人进行相应心理疏导,鼓励家属多给予病人精神鼓励及支持,指导病人看书、听音乐放松心情。②健康指导:为病人讲解坚持规律饮食、生活、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坚持合理用药等。③出院指导:待病人符合出院标准后,为病人制定院外疾病管理指导手册,电话告知病人复查相关事宜,并了解病人疾病管理情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组建干预小组 由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责任护士5人组成干预小组,统一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主要包括聚焦解决模式与正念干预的概念及护理要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干预小组。各组员查阅资料,结合病人基本资料,以会议讨论形式共同制定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方案。

1.2.2 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方案实施

1.2.2.1 正念干预 对病人实施8周正念干预,干预时间为每周六14:30,每次45~60 min。干预形式:为病人发放正念干预指导手册,并将病人加入微信群,采用微信定期推送正念干预指导视频;责任护士将每周训练任务推送至微信群,利用微信监督病人完成训练任务,同时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互相分享正念训练感受及存在的问题。具体训练任务:第1周,讲解正念减压基本概念及重要性,指导病人进行正念葡萄干冥想训练;第2周~第3周,以示范演示形式讲解呼吸技巧、冥想坐姿、身体扫描方法等,引导病人进行正念呼吸坐姿冥想、身体扫描训练,呼吸过程中聆听身体感觉,并探索感觉细微差别;第4周,引导病人正念呼吸或身体扫描时自我察觉负性情绪,训练结束后,鼓励病人书写训练体验;第5周~第6周,指导病人进行正念行走或进食,即病人在行走或进食时,引导病人注意自身部位变化,并鼓励病人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深入感受生活变化;第7周~第8周,引导病人在忙碌工作及生活中拿出3 min行正念呼吸练习,嘱咐病人将注意力投入于正念呼吸体验中,引导病人从试图改变事物转化为接受事物、顺其自然。

1.2.2.2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 ①描述问题:责任护士为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检查报告单、疾病相关情况等,同时由心理咨询师以一对一形式与病人访谈,了解心理状态、疾病症状困扰、生存质量等,引导病人描述当前面临问题及处理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及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其解决问题能力。例如病人描述自己面对疾病不适症状、经济压力感到焦虑、抑郁的问题;可对病人说“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会出现类似情绪,您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呢”。②构建目标:依据问题描述相关信息,综合评估病人处理问题能力及潜能;正念干预期间,了解病人正念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引导病人建立可行性目标,并与病人共同探讨与推进。短期目标可以设置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将正念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如睡前行短暂正念呼吸训练;学会自我察觉负性情绪,并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走路等当前活动中,可更好地控制自身情绪。长期目标可以设置为,正念干预结束后将正念完全融入生活,情绪调控能力及自我关注度均有所提升。③探查例外:采取暗示或引导法让病人回忆正念训练感受及既往借助正念处理困境的成功体验,重点挖掘病人处理问题潜能,引导病人发现正念控制优势,指导病人寻求采用正念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病人认识到正念干预的意义,促使其充分运用正念进行疾病管理。④反馈控制:责任护士及时跟踪病人正念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情况,评估病人的目标实现情况,每周为病人反馈正念干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病人共同提出解决办法。对能够坚持行正念训练、以正念控制情绪者予以正性鼓励,增强其正念管理积极性;对正念训练依从性不高者,邀请正念训练受益者现身说法,若效果仍不明显,引导病人寻求原因,并适当调整正念干预计划。⑤评价进步:每周引导病人对自身努力效果进行评价,综合评估病人目标达成率,并对其进步予以肯定及鼓励,增强其实现目标的信心。鼓励病人大胆调整目标计划,并指导其朝目标方向前行。每月总结目标实现情况,对其不足之处给予纠正指导,促使病人逐步接近干预目标。

1.3 研究指标 ①心理状态:采用抑郁-焦虑-压力(DASS-21)量表评估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6],该量表包含焦虑、抑郁、压力3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7个条目,共21个条目,各条目均以0~3分计分,总分0~63分,得分越高代表病人负性情绪越严重。②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7],该量表包含7个条目,各条目均以0~3分计分,总分为0~21分,分值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③生存质量:采用健康状况简表(SF-36)评估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8],该量表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交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满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病人的生存质量越高。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有关研究显示,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为8.2%~10.0%[9],在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作用下,该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呈增长趋势。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通过抗感染、促进氧和、化痰等方式提升病人存活率,改善病人肺功能[10]。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病人会长期承受疾病不适症状困扰及经济压力,导致病人普遍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问题。有关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疾病管理依从性及睡眠质量下降,不利于病人疾病康复,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11]。传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多侧重于基础护理,易忽略病人内心情感需求,导致病人负性情绪较严重,进而影响病人睡眠质量[1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病人对护理需求逐步提升,医学护理模式不仅注重控制病人病情,且重视病人的心理状况变化,目的是促进病人身心健康[13]。正念是指注意力及思维集中于当前行为,不加批判地觉知机体所呈现的体验而产生的意识状态[14]。诸多研究表明,对病人实施正念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其正念水平及康复效果[15]。正念干预是通过冥想、躯体扫描、呼吸等诸多技术引导个体以接纳的态度面对当前的情绪、感觉及体验,最大限度放松身心,进而调节病人负性情绪[14]。有关研究表明,将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于慢性病病人中,能明显提升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负性情绪[16]。聚焦解决模式属于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潜能及资源的心理干预模式,该模式强调将解决问题焦点集中于病人的积极方面,并最大限度挖掘病人的优势及潜能,进而改善病人负性情绪,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属于一种综合型心理护理模式,该模式充分结合聚焦解决及正念干预特点,对病人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旨在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升病人生存质量[17]。

本研究将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中,通过充分了解病人负性情绪及失眠等问题,协助病人构建可行性目标、为病人制订针对性正念干预计划,可有效确保护理方案可行性及有效性,同时将正念干预计划充分贯穿于病人护理中,结合探查例外、反馈及评价进步等系列措施,充分尊重病人自身价值,可增强病人主观能动性,促使病人主动将正念干预运用于情绪调节及日常生活中,明显提升病人不良情绪管理能力,改善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后,研究组病人的焦虑、抑郁、压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中,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实施正念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后,能明显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正念负性阻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