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德先立师”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路径 *

2021-12-06 08:25崔永江赵培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立德师德

崔永江,赵培举

(1.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2.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高校教师是高校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既要立“生之德”,更要立“师之德”,而“师之德”是育“生之德”的逻辑前提,即“立德先立师”。师德是教师的修身之本和施教之源。高校教师不但要做大学生的“四有”好老师,还要做学生的“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高校教师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也突出强调了“立德先立师”的首位作用。

一、古代儒家优秀传统中的“立德先立师”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尊师重教。“师严然后道尊”(《荀子·致士》)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之基,然而“以师为严,以道为尊”的同时,对师之道德操守、举止行为,也向来都有严格的规范。在我国古代,儒家就普遍关注师德培育问题,将“师德”作为“为人师”的前提条件,并设计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师者“传道”之德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具有道德德行是“君子”的重要特征,所谓“君子”必能遵守“仁义礼智信”等信条。孔子把教师和“君子”相提并论,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认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教师必须坚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体力行。荀子也提出:“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强调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对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而《礼记·学记》则更进一步指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认为只有懂得教育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君子才能当老师。在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同时,儒家还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即“言传身教”。孟子认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强调伟大之人,只有端正自己,天下万物便随之端正,就是告诫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即所谓“无声的身教胜于有声的言教”。而作为历史上师德践行楷模的教育家孔子,他的一生更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一生,因此,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二)“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师者“授业”之德

孔子曰:“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认为学习是自我修养的第一步,任何美德都离不开学习这一环节,又强调学思并重,学与思不能割裂开来,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孟子也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认为高尚道德品质的获得就在学、思、问、辩之中。今天我们所说的“反省内求”“内省”“自讼”“思过”及“省察克治”等方法也都是“思”的具体运用。在强调学思并重的同时,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还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提出了知行结合、重行于言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也得到了后来者的传承与发展,荀子就强调“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荀子译注》),认为行是知的目的与归宿。后世的儒学大师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也都力主“知行合一”观,反对“知先行后”的观点。儒家这种“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师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谨言慎行,实事求是”,师者“解惑”之德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他认为,如果在做不到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应当轻易允诺,轻易表态,如果那样做了,就会失信于人,降低自己的威信。孟子也反对“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孟子·尽心下》)的做法。荀子则主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特别强调了行的作用。董仲舒认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春秋繁露》),强调要当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而王阳明对此说的更加深刻:“君子戒慎于不睹不闻,省察于莫见莫显”(《王阳明全集》)。儒家不仅主张谨言慎行,还强调实事求是,要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朱熹曰:“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也”(《朱子语类》),要求做事为人要真诚坦然,决不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四)“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师者“立心”之德

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其从人性论出发,强调要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内在的道德品质。孟子则提出“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性先天所固有的,但他同样看到了人的道德观念与后天修养的联系。而荀子则从“性恶论”角度出发,主张“积善成德”(《荀子·劝学》),即强调要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断行善积德,进而达到最高的智慧,就能具备圣人的精神境界。这说明,圣人的高尚品德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需要经过后天不断学习和积累来养成,一个人只要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即使是圣人的高尚品德也可以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逐渐具备。后世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士有百行,以德为先”(《三国志·魏志·诸夏侯曹传》)等思想与儒家所倡导的积善成德方法是一样的道理,都注重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小德成大德。儒家所推崇的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这一修身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对师之道德修养仍具有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古代儒家优秀传统中,所谓“立师资,陈正道”(《范文正公集·奏议》),把教师看成是社会的精英,行为的楷模。因此,无论对教师的政治道德,还是个人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先“立德”方可成为“人师”,并经过历代教师的恪守与弘扬,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师德传统,可见古人对教师“立德”之重视。

二、把握“立德先立师”的时代要求

“立德先立师”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如何“立德”呢?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及教师责任担当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高校教师“立德”标准。

(一)以德立身——做有“信仰”之德的教师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高校教师“立德”,首先要将理想信念作为灵魂加以强调和落实。2013年教师节前夕,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三个牢固树立”的要求,指出“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3]。翌年,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再次提到教师的“理想信念”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4]。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理想信念对于“立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资治通鉴》),新时代高校教师应该肩负两种责任,那就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也就是说,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这里的“道”对高校教师而言,就是具有高尚的政治品质,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4]。因此,高校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不能就道德论道德,而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以德立学——做有“智慧”之德的教师

首先,智慧型的教师应该是学习型的老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有的职业理想。未来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知识的不断更新,而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更需要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指出,“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1]其次,智慧型的教师应当是品德高尚的教师。教师从师的前提是首先要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这是由其职业特性决定的。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自己的学识、能力以及价值观等言传身教,无声而又最直接的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合格的教师首先应当是道德上合格,应当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4],“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4]再次,智慧型的教师应当是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新时代,改革创新已成为时代主旋律,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迫切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基础就在于教育,而高校则是这些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就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教师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出贡献。”[3]对高校而言,没有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没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何来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

(三)以德施教——做有“仁爱”之德的教师

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所谓师爱,既包括教师对本职工作热爱,也包括爱学生及其它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方面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把从事高等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才能以此为荣,以此为乐。另一方面教师的“仁爱”之心很重要的一点是体现在爱学生身上。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对学生有诚挚的情感,才能严慈相济的去教育引导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让学生更多地“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4]因此,高校教师只有充满仁爱之心,才可能培养出爱祖国、爱社会、爱家庭、爱别人的大学生。

三、高校实践“立德先立师”的路径选择

立德树人,首在立师德。培养和造就一支“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高校践行“立德先立师”离不开外在的显性路径,更需要内在隐性路径。

(一)外在的显性路径——他律

他律是自律的必要条件,在师德养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订立师德底线与规范。高校应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符合本校实际的师德制度标准,并将其纳入到教师岗位考核体系之中。目前来看,高校在教师的选拔、培养、进修、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奖励过程中,师德都是被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实行“一票”否决制,这一点值得提倡。二是要构建和完善师德考评监督机制。高校要将师德建设融入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把对教师的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督促检查与考核奖惩统一起来,构建和完善师德奖惩、考评、激励、预警、追责等机制。就高校本身来说,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设计及建设层面上都不成问题,最难的还是“执行力”,也就是主导者对于制度设计的适应性及如何规范、高效地去执行。三是要把教师的社会要求(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和自身发展需要紧密结合。首先,要充分满足教师的尊重和归属需要。要以解决教师“切身问题”作为抓手,从教师面临的实际需求出发,全方位、全过程为教师办实事,解难事,这样才能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广大教师对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普遍认同,做到自觉强化师德修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其次,要重视教师自身发展。要创造优质条件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人才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高校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要以“慧眼辨才、思贤若渴”的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使各类优秀人才用当其位。再次,要提升教师“传道”的本领。如前所述,高校教师不但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传道”的教育使命和责任。而这一使命和责任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那就是《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所指出的,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5],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5]。因此,高校重视教师自身发展,必须结合实际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教师“传道”的本领,以此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育人使命。

(二)内在的隐性路径——自律

自律是他律的内化,是衡量师德高低标准的重要尺度之一。一般来说,社会舆论层面都广泛认同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知识分子的道德水准一定会高于一般人群,所谓“知书达礼”便是例证。高校教师作为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群体恰恰符合这一标准,而要达到这一标准,必须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6],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一是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这是高校教师“立德”的前提。首先,要培养正确的职业认同感。所谓职业认同感,即当我们选择了某一职业时,就必须遵循这个职业所提出的一切期待、规范及要求,并接受这一职业所肩负的全部社会责任、伦理及价值。换言之,当我们选择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时,实际上也就选择了这个职业所包含的全部。如果一名高校教师没有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就不会心甘情愿学习和认同师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更不会愿意去积极践行这些要求。其次,正确的道德认知还需要培养教师良好的自我认识品质。这是个体对自己存在、行为及心理状态的认知,是个体自我修养的重要前提。高校教师可通过榜样的作用,在横向纵向比较中了解和掌握别人优点和缺点,兼收并蓄,全面认识自己,从而达到自我提高与发展。二是进行自觉的道德养成。首先,要学会自我反思。这是高校教师理性把握自己,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方法。古人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高校教师应积极努力学习和发扬古人的“内修”“自省”等精神,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这也是个体内心深处吐故纳新的过程,只有通过经常的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修养的动力。高校应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深刻的自我反思,这不仅仅适用于教育教学过程,同样适用于思想道德建设。其次,要努力做到慎独。所谓慎独,即指品德高尚的人,即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会自觉保持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规范。高校教师“立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内心的信念和道德意志,只有养成良好的自觉师德行为,即使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也能自觉履行师德,才算达到了古人所谓“君子慎其独也”的自由驾驭自己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三是开展积极的道德实践。师德修养,关键在实践。首先,要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这是高校教师最基础,也是最有针对性的道德实践活动。严谨笃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都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来躬行,并且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教师自身师德品质中的某些缺点或不足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进而在实践中努力克服与纠正。其次,要积极投身于生活实践。如果说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由于受所在工作环境等因素制约而师德高尚,那么在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后,能否还会继续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继续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就要看其真正的内在修养水平了。再次,要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如果说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仅局限于教师职业活动本身,生活实践某种程度具有随意性和广泛性,那么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如师德论坛、师德评比、优秀教师报告会、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礼仪培训等道德实践活动,往往对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道德水平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立德先立师”,师德修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高校教师只有把他律和自律、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围绕自我发展目标,从工作和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不断地自我规约、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将外在的制度(规范)约束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师德修养才能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立德师德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致良知与师德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