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

2021-12-06 08:25占陈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分布式区块政治

占陈曦

(福建江夏学院 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其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海量网络信息的监管失序、对学生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干扰、对师生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和双向信任机制形成的影响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则是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其创新发展之路,比如借鉴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思路和理念,开展分布式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信任机制,等等,总之区块链的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技术和思维优势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注入了全新的活力[1]。

一、信息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的多元多样化所带来的冲击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资源获取渠道,丰富了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通过网络途径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理念,但另一方面,海量的信息供给使学生的思想价值日益多元,主流价值观因此而受到冲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借用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来描述该现象,即“挤出效应”,它指的是政府债券取代私人投资的过程,信息资源的多元多样特点导致其监控出现更大的困难,“正能量”的积极信息容易被各种负面的舆论信息“挤出”,使舆论导向出现偏颇,阻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2]。另一方面,互联网所具有的“平等性”“公开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其自我意识更为凸显,教师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威胁,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最后,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各种娱乐性的信息资源充斥网络,同时受到智能化移动终端发展迅速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时间很容易被这些信息所挤占,而无法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接收、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因此而被“挤出”,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基于传统单向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导致的师生信任危机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依然以单向度的知识灌输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客体与主体、接受者与支配者的关系,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隔阂与屏障,这种垂直式的、自上而下的互动关系状态无益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沟通机制,阻碍了二者良性互动的达成。一方面,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有着较高的信息素养,他们依托网络而具有了更为宽广的视野,他们追求自我实现、张扬个性、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对新奇、有趣味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对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有天然的抵触心理。由此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尽现,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有些教师思想因循守旧,执迷于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作出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他们即使精心备课、认真讲授,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懈怠”的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不信任程度逐渐扩大,很难建立良好的平等对话交流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而陷入一种停滞、沉闷的状态中[3]。

(三)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学水平、积极的工作态度及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全面而准确的认知,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了解和掌握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信息数字技术,不断淬炼和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4]。当前高校很多思想政治教师普遍年龄结构偏大,对新生事物接受和认可度低,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则力不从心,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

二、基于区块链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区块链的概念界定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计算范式,它源起于比特币这种点对点的现金系统,作为虚拟货币交易的底层支持技术,它在信息数字技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数据存储及验证方式,即加密链式区块结构以及数据的新增与更新方式,它作为一种多中心化的基础架构依托智能合约来保证业务逻辑的自动执行。区块链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公有链、联盟链以及私有链[5]。首先,公有链秉持完全公开,透明的原则而建立,公有链上所有节点以完全市场化的机制来使用数据资源,其登入登出不受任何限制,记账、数据查询也不受任何条件束缚[6]。其次,联盟链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结构类型,其信息公开程度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其主体多为某一机构或政府部门、企业组织,这种结构能提高信息的对称性与透明度,同时保障数据隐私,有利于部门监管。最后,私有链是信息开放程度最低的类型,它采取单一节点记账和数据查询的方式,有利于数据安全而限制了绝大部分的信息共享状态。

(二)区块链的核心特点

区块链技术继承了传统信息技术的大多数特点,同时又实现了对其的发展和突破。作为信息数字技术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和优势,如分布式记账、非对称信任机制、共识机制及智能合约等。首先,分布式账本即链上各个节点以点对点的形式连接,它们之间的信息和资源交换依托扁平化的拓扑结构而进行链式的传递,分布记账中的各个节点的信息不可更改,也无法撤销和逆转,这就保障了信息传播的安全与高效。其次,非对称的信任机制,即以智能合约为基础,采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双层加密,并形成区块的哈希(Hash),进而产生一条长的信息链,该过程无法作任何修改,从而保障了信息的安全。再次,共识机制与智能合约,这是区块链数字资源形成去中心化状态的基础,它依托共识算法而存在,网上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基于共享意识而进行点对点的记账与数据传输和认证,由此而形成去中心化、平等的智能合约,每个节点的网络参与权都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这种平等性的实现建立在Hash算法基础上,它保证了数据的客观、公正,使支配性和权威性得以消除[7]。

(三)区块链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价值赋能

信息化时代的快速来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区块链理念的出现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升级、推动其改革纵深发展提供了思想及技术上的有效支持。区块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表现出良好的耦合性,区块链在思维理念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创新的思路,有利于推进改革升级获得实质性突破[8]。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在思路、内容及方法上不断创新,要立足于师生的思想实际而进行具有实效性和时代感的改革。区块链的出现使其所蕴含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重视和应用,其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的资源配置模式以及共识机制等具有显著开放性特征的技术与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范式、规划、评价、思维等层面的创新突破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具体而言,首先,其去中心化机制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平等而充分的共享,传统灌输式、单向度的知识传授模式将因此而得到有效改观,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也会因此而得以提升。其次,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和共识机制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交流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教育信任危机,充分的资源共享状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更加对称,从而能较为容易地针对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彼此的交互沟通也能更为顺畅。最后,分布式记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实现透明性、公开性与监管实施之间的平衡,在保障师生对于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监管状态,使那些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反动舆论在网络上丧失存在空间[9]。

三、基于区块链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记账式”教学,强化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发展使在线教育成为可能,为特定条件下的教育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受疫情影响,学生需要在家中接受远程的线上教育,这种模式作为对传统线下教育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业不至于中断,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疫情对教学的影响,由此也使全社会对在线网络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诸多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对该模式的更广泛应用和推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其中就包括了将区块链技术与思维应用到教学中,比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区块链理念,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模式,不仅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率,且能促进学生的自律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升。将区块链的理念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学习账本,开展“记账式”的教学模式,事实上,这种做法在国外的教育领域早已进行过实践,比如美国的未来研究院和ACT基金会就曾专门对“学习账本”及“教育区块链”等概念进行过研究,且指导部分高校尝试应用记账式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国内,也有不少高校注意到了区块链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一些课程的慕课、微课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记账式的方法来对课程的完成状况形成系统评价。依托区块链技术而搭建的智能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学生账本”的方式来链式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业进程、测评结果、课程参与性等,同时还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画像”,为教师提供全面而准确的学习反馈信息。将记账式的学习方式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可以及时记录和反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情况,这将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教师藉此可深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式、态度和情感,并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从而根据其个性化的心理、认知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主题和方案,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此外,将学习记录与学时、学分挂钩,将其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将大有裨益。在实践中,为了吸引学生对记账式学习的关注和支持,还可对具体的操作策略进行创新,比如赋予其游戏化的形式,通过“金币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记账式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感,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10]。

(二)发展新型信任机制,构建教育双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虚拟货币交易技术,能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获得交易双方的认可,以虚拟角色为基础,建立起互信机制,促成交易的实现,其最关键的因素便是非对称性信任机制的建立,交易主体的数据、身份货币等都在该机制下被很好地保密,因此使得交易能安全地进行下去。这种思维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则使人们收获了这样的启示,即教育主体间互信关系的建立对教育成效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独立意识凸显,追求自我实现,对网络信息敏感,知识接受能力较强,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师如果不能深刻地把握其心理、行为特点及事物认知规律,不能立足于学生的个性需求而开展教育,就很难在学生中树立起一定的威信,获取学生的信任。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的必要条件。良好交互关系的建立其重要的前提即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尊重与信任。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主导式的、单向度的教育理念,认知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课程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聆听学生的意见,站在学生视角来分析教育过程。此外,了解和学习学生的新理念、新方法,在沟通互动中能恰当地使用他们的语言,比如网络语言等进行信息交互,重视学生的可塑性,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三)实现分布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区块链技术能快速发展,在信息数字技术的大家庭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有直接关系的,此优势表现在数据资源的使用状态上便是分布式的共享结构,网络上所有成员皆能平等而充分地获取并使用这些数据资源,成员之间实施点对点对接模式,这种“扁平化”的资源配置形态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信息资源实现了充分共享。将这种分布式的资源配置理念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则是分布式教学的实践,即将教育资源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散化安排,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知识的灌输与填鸭的做法,提升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对教育资源的平等共享,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将自身所占据的资源通过网络渠道而上传发布,与网上其它用户进行分享,平等地供所有人使用,由是则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配置,且有助于其资源总量的提升。

传统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资源主要的供给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机械地接收这些资源,这种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模式不仅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压抑了其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布式教学则化垂直的资源配置为扁平的资源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被赋予了更多自由、协作、平等的教育权利,加之在区块链共识机制的促进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达成对某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共识,有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分布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良好的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作用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化教学需求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对信息时代下学生的信息资源获取模式与使用策略有深度认知,比如明显的易变性和随意性,对网络信息的快餐式摄取,兴趣易激发却难维持,教师在为其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时就需结合上述特点增加资源信息的趣味性,拓展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最大可能地提高资源信息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程度,提高分布式教学的效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发展。

(四)发扬去中心化思维,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推行至今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其继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制约也逐步显现出来。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已步入深层变革时期,无论在学科规划、内容建设还是学科研究、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对突破性的进展有迫切的需求,而其突破瓶颈、拓展纵深,除了对改革的实践方式有更高要求外,对教育思维的转变与提升也具有全新的要求,甚至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内生动力的核心要素而存在。而区块链技术所衍生的思维理念作为新技术的代表性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比如其去中心化的思维,即区块链思维中的“鸟群智慧”——区块链体系中原本散落各处的交易数据在去中心化、共识、分布式规则的驱动下,像鸟群的族际聚集一样,基于生存的自然需要而在网际间流动聚合,从而涌现出价值数据的巨大鸟群,并衍生出种种智能。体现在教育领域,则是依托去中心化思维来形成一切教育资源和学习内容的平等使用状态,使这些资源数据以“鸟群”形态呈现,进而激发出衍生智能。具体而言,即秉持平等、自由、自愿、协作的教育原则,使教育资源在校际和地区间实现最大程度的交流置换,赋予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的互动关系。总之它是希冀以扁平化的状态代替传统的垂直化状态,为教育各个环节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四、结语

区块链技术作为虚拟货币交易的底层支持技术,为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及社会信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其蕴含着的深层思维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助益。当前,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而区块链理念(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及智能合约等)则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进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促进和优化之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系列的实践策略,包括开展记账式教学、建立师生之间的新型信任机制、开展分布式学习、发扬去中心化思维等等,借助区块链技术与思维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保障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分布式区块政治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分布式空战仿真系统设计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安全日志分析方法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浅析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