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理论视域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

2021-12-06 08:25秦慈枫姚艳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克拉学习策略问卷

秦慈枫,姚艳阳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学习是高度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如何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霍尔克(Henri 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在学习这一过程中的自主决定[1],随后Littlewood(1991)界定了自主学习的三种能力:进行客观的、评判性反思的能力,做出决策的能力和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2];国内学者华维芬[3](2002)、倪清泉[4](2010)和徐锦芬[5-6](2004、2014)等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从目前的相关文献看,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大多以本科院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职学生的研究较少。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校名单,截止2020年6月30日,高职(专科)院校共计1482所,比本科院校多224所。因此,针对如此庞大的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研究具有较大意义。本文拟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这一视角,调查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情况,以期对高职英语教学与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1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受乔姆斯基理论的启示,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通过对母语、二语及外语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语言监控理论(The Monitor Theory),包含五大假设:即习得与学得区分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察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本文将重点从习得与学得区分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等理论视角分析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1.1习得与学得区分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作为五大假设的基础,克拉申认为学习分为习得与学得,习得强调下意识的、自然的语言学习过程,而学得注重有意识的、明确的语言学习活动。他认为掌握外语的能力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类似于儿童学习母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潜移默化中形成语感,称之为语言习得他认为语言习得是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自由地使用语言表达其思想,从而摆脱母语的束缚。

1.2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认为通过接收大量可理解输入信息产生语言习得,并给出了最佳语言输入的四个必要条件:(1)可以理解的;(2)具有趣味性的;(3)不以语法为纲要;(4)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具体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材料难度略高于学习者目前的现有水平,其模式为i+1, i 为学习者目前现有水平,+1 为新的语言成分和语言形式。克拉申指出语言输入既不能远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如i +2, 也不能趋近其现有水平,如i +0,只有i +1模式才是理想模式,才有可能实现第二语言习得。

1.3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克拉申认为情感过滤是指阻止学习者完全消化他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综合输入的一种心理障碍。情感过滤假设认为学生获得大量可输入性信息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目的语,这一期间还会受到若干情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语言输入只有通过情感过滤才能转变为语言吸收。对此,克拉申把情感因素划分为三大类:(1)动力;(2)自信心;(3)焦虑程度。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大,自信心强,学习情绪平稳,那么对语言输入的刺激过滤就越小,获得的输入就越多,反之亦然。因此要创造一种情感过滤低的学习环境,从而保证语言输入的效果和质量。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问卷

在广泛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研讨和调研,设计了英语自主学习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观念、学习动机、自信心和学习策略等方面,题型为选择题,共33道题。本调查针对安徽省内7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206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7.1%。受调查对象中,英语专业40人,非英语专业160人;男生107人,女生93人。

2.2调查方法

围绕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本问卷回答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Likert Scale),要求被调查对象选择与自身情况最贴近的选项。调查结果输入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与讨论

3.1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51%的学生平均每天自主学习英语的时间少于1小时,仅有3%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这说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的时间严重不足,英语学习主观意愿不强。对于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仅有58%的学生表示有自身英语学习目标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外的学习计划。26%的学生表示在英语学习中不会采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英语学习效率低下。除此之外,问卷结果显示:不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资料的学生比例高达47%,不会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来查询英语学习资料也占比近50%,同时57%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英语阅读的习惯。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策略欠缺,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其结果就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理想。

3.2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于自身是否具备某种学习能力的判断,也是是否能胜任某项学习任务的具体体现。本次调查问卷针对此部分设计了6个题项。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来看自我效能感较强,例如针对“我相信自己能够根据学习计划完成学习内容”和“我相信我能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占比分别高达78%和81%,“我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学生占比68%,有72%的学生表示“我能对自己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并且“我会评价自己英语学习的进步情况,从而制定相应计划”。这充分说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较强的自信心,而学生自我效能感越强,越容易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其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在学习过程中通常能确立既符合自身学习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并且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学习。

3.3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体现

作为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学习动机可划分为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前者旨在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而后者是利用语言这一工具来达到某个现实目的。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学习英语出于兴趣仅占比29%,而其他动机因素(如根据学校课表安排、好找工作、升学需要等)却占51%。由此可以看出工具性动机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更能决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学生更希望通过英语学习获得相关证书或者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58%学生表示除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外还有自身的英语学习计划,这表明自主学习能力跟动机水平相关联,通常动机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前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熟练掌握好英语则意味着具备更强的综合竞争实力和拥有更好更多的求职机遇。

4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4.1发挥“习得”与“学得”的平衡互补作用,使两者相得益彰

根据克拉申习得与学得区分假设,外语教学既应该重视学习语言规则,也应该通过适当的交际活动。只有无意识习得与有意识学得相关协调,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转换师生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往往习惯于照本宣科,几乎成为了课堂的主宰,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尊重、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因此教师应积极转换角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语言学习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和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能力。调查中显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的时间极少,有部分受访学生甚至表示课外从不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向学生充分解释自主学习的概念和价值、师生在学习中的角色,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觉自主学习。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转变学习态度和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成功实现由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语言技能的主动实践者的转变。

4.2重视有效性语言输入,重视语言输入的质和量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认为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自身实际水平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入。

创设有助于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主体,进而全面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实现这一目标。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亟需转换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无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创立自主学习中心、语言实训室等方式拓展学生接触源语言环境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与自身英语学习水平相匹配的语言资料加以学习。

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训。要想实现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知识至关重要,学习策略的熟练掌握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策略的匮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学生则结合实际任务进行学习策略的运用。

4.3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创造低情感过滤学习环境

增强自主学习动机,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当其冲的是要帮助学习者克服英语学习的胆怯心理,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本次问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氛围,全面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并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心理障碍,降低焦虑带给学生语言学习的压力和阻碍。同时,正确使用课堂评价用语,因材施教,不过度纠错,宜多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并引导学生自行纠错。

提升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虽然本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但是仍有近32%的学生不会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很难分析出自身学习过程的短板和不足,因此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习者对这一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评估显得至关重要,学习者需要评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而找出自身的优势所在和短板不足,扬长避短,从而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习。教师应考虑到学习者个体差异这一重要因素,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和有效指导,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正视困难,并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和阻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通过阶段性测试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自身本阶段的学习收获与不足。

5 结语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距离高职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自主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是一个包含学习者态度和动机、学习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的关注、教师的关心和学生的自身努力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克拉学习策略问卷
一克拉便利店
第一次过稿,仿佛中了500万
克拉立功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