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千里靠头雁 乡村振兴抓党建

2021-12-06 09:13中共莱西市委宣传部吕文波袁航远
农业知识 2021年15期
关键词:莱西新村党组织

文/ 中共莱西市委宣传部 吕文波 / 本刊记者 袁航远

作为“莱西经验”的诞生地,以“组织振兴”为统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莱西市实践出来的真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后,为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使得农民组织了起来、资源整合了起来、产业发展了起来。

一、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近些年来,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困扰着乡村: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心化愈发凸显。在农业大县莱西市,农村空心率较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后继乏人。从深刻变动的农村经济结构、组织结构、社会结构出发,莱西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坚持抓镇促村、整镇推进、全域提升,重塑基层组织体系。新架构中,原有的村庄、行业壁垒被打破,产业、治理等专业型党组织建立起来,党组织“触角”向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一线延伸,有效解决了部分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一)率先推进新村党组织融合

综合考虑户籍人口、历史沿革、产业发展等因素,撤销原建制村党组织,设立新村党组织,全面构建起“镇党委—新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

在市级,出台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加强新村党委建设等一揽子政策意见,全面理清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组织责任边界,强化新村党委对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

在镇级,明确60项“属地管理”事项责任,将市直部门17项管理权限下放镇街,建立“镇呼市应、上下联动”响应平台,让镇街更好统筹资源、搞活乡村。

在村级,打破村庄、行业壁垒,因地制宜设置产业、治理等专业型党组织,推动党组织“触角”向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一线延伸。创新新村党员议事代表制度,选举产生党员议事代表,新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加强。

(二)依法依规优化村庄建制

按照原村干部和村民的待遇、债权债务、资产资源资金“三个不变”原则,经镇政府提出、户代表会议表决、市政府批准,依法依规撤销村民委员会,莱西市行政村数量由861个减少到111个,户代表参与率达到80%以上、同意率达到95%以上,村均人口规模从512人增加到3728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现“一人兼”,打破了农村根深蒂固的小农文化和家族宗派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庄带头人无人可选、后继乏人等问题。

(三)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将社会治理工作重心下移至792个网格,开展“代办式”“点单式”群众服务;实施便民服务精准化,建好用好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庄党群服务站。在莱西村庄,一张张看不见的网格已被划定,所有涉及基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事项,统一都纳入网格服务管理内容,实现了乡村服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每名网格员只负责30~50户,他们既熟悉每户村民的情况,又了解各项惠民政策,为民服务代理开展得有声有色。

对“群众不敢管、法律管不着”的重点人员,创新运用“约谈谈话、重点管控、行政处罚、刑事追究”四种形式,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警情连续五年年均下降30%以上,相关做法被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推广。创建积分兑换激励美丽庭院建设机制,以“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工作经验,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推广。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信用排名跃升至全国县级第4名。

二、坚持“组织力+市场力”,以党建统领乡村融合发展

聚焦市场和农民解决不了的堵点、痛点、难点,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功能,运用组织的力量、市场化的手段,把农村各类资源整合起来,有效对接市场。在市级成立国有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镇街一级成立分公司,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通过各级党委政府背书和赋能,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起小农户与大市场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民带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效解决了小农户生产分散、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助推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批量落地,实现了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同时,对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使其实现规模化、高效化经营,既增加了为农民服务企业的收入,又降低了农民的成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比如院上镇丽斌合作社以大田合作托管为切入点,通过村级合作组织将土地统一托管给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的前提下,将农机、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半托和全托土地3万余亩,加快实现全镇“一块地”。

通过“分散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在全市形成了以大沽河生态农业发展带为轴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9个镇级特色农业园区为支撑的“一带一核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格局,70%以上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打造了牛奶、肉鸡、生猪、蔬菜、果品、花生6大产业链,引进培育了1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将全市80%以上的农户纳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60%的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三、以“打铁”的成效检验“自身硬”,推动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充分释放,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多点突破、纵深发展。

(一)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提升发展能级

紧紧抓住国家、省、青岛市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以“唯恐失之交臂”的紧迫感,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推动各方面资源向莱西汇聚、重点项目向莱西集聚。率先启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在全国率先印发实施方案、率先召开启动大会、率先建立协调机制,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示范样板。全面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高起点制定“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推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等“八个一体化”发展,成立全省首家跨区域一体化的平台运营公司,被列为全省首个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首宗“标准地”成功出让,推动“拿地即开工”制度化。以基金牵引“双招双引”,青岛(姜山)基金小镇跃居全国十大基金小镇热力指数排行榜第2名。

(二)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

抓住土地规模化经营把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拓宽发展空间的有利契机,不断建强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全市产业结构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三)构建为担当者担当的有效机制

坚持“以工作为中心,以事业观人”,把作风建设作为攻坚克难、打好硬仗的坚实保障。一方面,强调上级为下级担当,健全完善“四大班子”协同机制,每个重点产业都由“四大班子”领导牵头负责,带头出征、出招、出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明确提出凡是符合省委“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要求的,市委坚决予以支持,并明确“如果改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可以退回来再完善,责任由市委承担”,体现上级为下级担当的鲜明导向。另一方面,倡导下级对上级负责,紧紧抓住中层干部这个工作推进落实的关键部位,让“看得到硝烟、听得到炮声”的一线同志负起责任,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出若干规定”“绩效考核改革方案”“激励担当作为容错纠错办法”等,对年度考核结果列前10%的人员按高一级岗位标准享受工资待遇,对列后5%的人员进行约谈,降低工资档次进行整改,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猜你喜欢
莱西新村党组织
云州区坊城新村 乡村蝶变万家兴
吹泡泡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贪吃鬼”小小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深化道路交通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莱西实践
莱西市打造 分钟农村社区服务圈
灵犬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