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

2021-12-06 09:13商河县殷巷镇畜牧兽医站赵玉花
农业知识 2021年15期
关键词:苗龄飞虱玉米田

文/ 商河县殷巷镇畜牧兽医站 赵玉花

玉米粗缩病,又称“万年青”玉米,是有玉米粗缩病毒所引发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该病。

玉米粗缩病应强调“预防为主、适期早治”的原则,突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关键期的药剂防治措施。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压低虫源,使玉米对粗缩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开灰飞虱成虫传毒盛期,从而减轻危害。主要防治措施有:

1.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中缺乏抗病良种,但品种间抗性是有差异的。可以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如农大108、郑单958、鲁单50、鲁原单14等,同时应注意合理布局,避开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2.搞好药剂拌种或包衣。用内吸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或包衣,有效控制苗期灰飞虱的传毒并减轻病害传播,同时兼治地下害虫和其他苗期病害,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的抗病力。如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毫升或辛硫磷100克(有效成分),加50%多菌灵50克,加水2.5公斤,拌玉米种50公斤,堆闷4~6小时,晾干后播种。

3.及时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每亩550~575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对于个别苗前应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效果差的地块,可在玉米行间定行喷灭生性除草剂20%克芜踪,每亩550毫升,对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克芜踪对杂草具有速杀性,喷药后52小时杂草能全部枯死,可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田边地头可喷45%农达水剂,但在玉米行间尽量不用,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

4.适期播种。玉米不同品种抗病性显著不同,同一品种不同发育阶段抗病性也显著不同。玉米苗龄愈小,抗病性愈低,愈易被侵染,发病愈重;相反,苗龄愈大,抗性愈强,发病愈轻,在10片叶以后,几乎不能被侵染和发病。根据这一发病规律,可以人为的调整播期,提早或推迟播期,避开玉米感病敏感期与灰飞虱一代成虫迁入玉米田高峰期相吻合。最大限度使灰飞虱在玉米苗龄较大时进入玉米田。对夏玉米尽量避免麦苗套种,即使套种也应掌握小麦玉米共生期不能超过7天。大力推广贴茬直播或小麦收割后灭茬抢播。同时,水肥不足,有机肥施入偏少,造成玉米免疫力减弱,也有利于病害发生。因此,应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同时提倡连片种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

5.加强田间管理。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并适当推迟定苗时间。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苗期发病,用1.5%植病灵800~1000倍,20%病毒A500倍喷雾,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并喷施赤霉素制剂,促进玉米快速生长。

6.药剂防治。防治灰飞虱的最好办法还是药剂防治。灰飞虱是刺吸性害虫,抗药性较低,一般内吸性杀虫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关键是掌握好防治时机。用呋喃丹种衣剂或呋喃丹毒土防治地下害虫的基础上,在玉米出苗至三叶一心期再均匀喷洒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治小麦防玉米,即第一代灰飞虱成虫从小麦田向玉米田迁移前,喷洒杀虫剂,把它控制在扩散前。因小麦接近成熟,要选择残效期短的农药。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灰飞虱不能在双子叶植物上生存的弱点,在玉米周围种植大豆、棉花等作为保护带,将灰飞虱拒之于玉米田以外,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7.群防群治。鉴于目前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大、为害重的不利局面,有关部门应对此高度重视,应像防治蝗虫那样,组织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灰飞虱发生前期,对灰飞虱繁殖地进行群防群治,消灭虫源,减轻为害。

总之,只要充分利用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中越冬寄主种类少、初侵染来源少、地理分布不均匀、传播途径单一和侵染时间短等薄弱环节,通过调整作物和品种的生产布局,适时晚播,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切断其侵染循环中的链条,就能控制其危害。

猜你喜欢
苗龄飞虱玉米田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贵州山地草莓不同时期子苗的最适扦插条件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沧州地区玉米田病虫草害种类调查分析
不同苗期烟草膜下移栽效果
500克/升氟噻草胺悬浮剂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试验研究
玉米田封闭除草剂撒施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