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油茶多功能利用与产业发展的探讨

2021-12-06 11:38黄斌
现代园艺 2021年10期
关键词:茶油油茶林业

黄斌

(广西融安县林业局,广西 柳州 54540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正朝着高品质、生态方向发展。木本油料产品是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林,备受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油茶作为木本食用油产业,属于我国传统产业,也是提供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因此,研讨油茶的多功能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油茶的功能与多产品

油茶不仅四季花果不离身,且是多功能、多产品、产出能力强的食用油料树种。

1.1 林业第一产业——营林产品

(1)油茶花期10—12 月,翌年秋季果实成熟,果仁含油率为45%~60%。茶油是江南各省区最重要的食用油,也是工业、医药、化妆品等多个行业产品的原材料。(2)油茶花花卉缤纷灿烂,是蜂群采集制作蜂蜜的宝贵蜜源,又会招来蝴蝶翩翩起舞,引来人们观蝶赏花,具有休闲养生之功效。(3)油茶叶革质,不易燃烧、干枝耐燃,所以,油茶树既是防火隔离带的优良树种,又是上等薪材。(4)油茶林地土壤疏松、肥沃,蚯蚓繁殖快,1t蚯蚓能摄食70~80t 垃圾,且有一半化为粪便排除。因此,蚯蚓是施肥、疏松土壤的能手,起着物质循环、能量转换的重要作用。

1.2 林业第二产业林产——加工业产品

油茶籽加工得到茶油,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超过世界“油王”橄榄油4%,达到93.6%,被誉为“东方橄榄油”[1]。2007 年,我国茶油消费总量2250 万t,国内自给率40%,其余靠进口,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已将其列入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植物食用油。茶油含有橄榄油没有的茶多酚和山茶甙,人体吸收率比橄榄油高,茶油加工还可分解制成多种产品,产生多种效能。

茶油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消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2];茶籽榨油后所剩茶籽粕(茶麸)提取皂素,是天然的优良洗涤剂;茶籽粕碾碎加工,制成生物杀虫剂和机械制作的抛光粉,余下残渣内富含蛋白质,是营养价值颇高的饲料;茶籽壳还可提取糠醛、栲胶和木糖醇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2 融安县油茶产业经营现状

融安县经营油茶300 多年,解放初期油茶林面积为36666hm2,1973 年减少至10333hm2,1993 年回升至25300hm2。1950—1993 年,油茶林面积减少了11366hm2,到2016 年仅有11061hm2,产量不高也不稳定。667m2丰年产茶油10kg,歉年产茶油2~4kg,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目前,融安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单效林业观的经营理念

单效林业观属于传统的经济价值观,林业经营主要目标是培育森林木材,将木材产品作为林业主产品,其余为副产品。依据传统林学理论经营管理林业,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目标、措施,重点放在木材的年生产能力上,缺乏对产品产量、质量及可持续经营的思考。林业发展规划布局、林种树种比重等方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忽视社会对多种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必然影响油茶行业的协调发展。

2.2 缺乏长远视角与战略高度

茶油在国家粮油安全和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油茶不仅是森林中的“林”,且是林业中的“林”。在油茶经营实践中,要摒弃过去采用的杂种、劣种造林,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推广良种良法,精细科学经营和管理。利用油茶60~80a 盛果期这一特点,大力宣传经营油茶的好处,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2.3 产业链失衡

油茶产业各个层次分类和部门分工是油茶生物产业组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有序组织生产,确定各个层次子产业所处位置及作用,协调彼此间相互关系,并增强合作。油茶产业加工业为第二产业,主要经营对象是加工油茶林生态系统的源料、材料、废料。20 世纪80 年代前,融安县油茶生产区都有小型土榨榨油厂,出油率低。20 世纪90 年代后,油茶产量大减,全县仅存极少数家庭榨油作妨。

油茶加工业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引导营林产业(第一产业)适应社会需要,组织定向有序的造林、经营活动;职能之二是通过加工增值,使经营者获得经济收入,同时,为油茶再生产积累资金。据报道,广西2011 年有茶油加工企业70 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超过8家,其余是分散在各产区的榨油个体户。对油茶加工业,有从业者表示:“做大油茶的关键在于延伸产业链条和打造油茶深加工示范性龙头企业,否则一旦农民长期看不到油茶林的效益,油茶产业必然很危险”[3]。这些确切的话语和意见,很值得深思。

2.4 品种混杂,经营粗放

融安县栽培油茶,至少已有300 多年历史。长期使用小果茶、中果茶品种,品种老化,生活力低;粗放经营,林地肥力降低,环境空气、光照和空间状况不良,导致病虫害滋生和蔓延,油茶树生长不良,油茶林早期衰退,整体产量低下,从而影响整个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3 油茶产业建设发展措施

3.1 推进产业体制改革

落后的生产关系、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应走联合经营的路子。一是加快改革林权制度,明晰产权,规范林地承包,放活经营权和落实所有权,保障收益权,给油茶造林、经营提供极大活动与发展空间。二是改变落后的、分散的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方式,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基地化、规模化大生产。建立起产、供、销+深加工一体化联合企业,打造龙头企业,把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纳入先进的股分制企业行列,依托市场经济发展油茶产业。三是经营管理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做大做强,提高竟争力。四是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收益率,激发经营者油茶生产和再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油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

3.2 选择优良土地,提供良好环境

油茶是融安县内重要商品林树种之一,在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规划的林业用地中,依据油茶生态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油茶喜光,但幼时稍耐阴,深根性。在融安气候环境,选择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壤土壤,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3.3 合理经营,科学管护

油茶花果不离身,生物产量大,贡献也大,同时,消耗水分、养分也多,只要满足油茶生长所需的物质、光照要求,油茶必然产生较高的生物生产能力和花果数量。经营与管理,包含树体管理与林地营养元素和卫生环境管理,及时满足油茶树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养料、光照的需求,防治病虫等自然灾害,就能实现油茶早结实和持续稳产,同时维持生物多样性。

3.4 实行种植良种化

优良品种具有优良特性和旺盛生活力。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审定的油茶良种有20 多个,其中,岑溪软枝油2 号、3 号,茶油可达75kg/667m2。全区已建设10 个良种采穗园、30 个良种油茶苗圃,规模大,为全区推广油茶良种夯实物质基础。

3.5 林内间种、套种和养殖

油茶幼树耐阴,新造林前3 年,间种3 年桐,减少幼树被强光曝晒伤害。茶树长大砍去桐树,获得短期经济收入,造林初期套种玉米、芋头等旱地作物,以耕代抚。油茶郁闭成林,林下种植耐荫中药材砂仁、黄莲;林内或林缘放养蜜蜂,1hm2油茶林可供养10 箱(群)蜜蜂采蜜,每箱产蜂蜜3~5kg,售价400 元/kg,每箱蜜糖价值1200~2000 元。油茶林内“土埂”适宜放养蚯蚓,已有产业化发展先例,成效显著。

3.6 发展油茶加工业

融安县缺乏油茶加工企业,无法体现油茶的现有和潜在价值,是制约油茶产业发展,也是林农不愿意经营油茶林的最大瓶颈。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从改变家庭分散式小型榨油坊着手。一是以村、屯为单位扩大油茶加工企业规模;二是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建立联合企业,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创办油茶多种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型龙头企业;三是政策扶持,积极引进资金和枝术人才,把油茶产业做强做大,推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茶油油茶林业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land produces
茶油果
茶油飘香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