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卉产业助农增收

2021-12-06 11:38朱新文
现代园艺 2021年10期
关键词:花卉生产发展

朱新文

(甘肃临洮花卉研究院,甘肃 临洮 730500)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花卉产业由此发展起来。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花卉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存在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导致花卉产业发展受到影响,遏制了助农增收的计划实施。

1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目前,花卉产业突破了观赏的局限性,各行各业都在挖掘花卉的潜在价值并加以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花卉产业逐渐发展。花卉产业从发展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随着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了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中最有潜力、最具有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

根据我国各地区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看,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花卉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花卉种植量最大、销售量最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湖北、广东等地,其中,云南地区的种植面积位居前列,且销售额占据我国花卉销售总额的30%。市场对花卉产业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因此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销售额也在连年增加。

2 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规模小

我国花卉产业主要以家庭式的生产方式为主,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是产业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不仅增加了成本,难以管理,不能打造出精品和品牌。由于生产经营的不规范及规模不够,因此商品化程度低。花卉产业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不能朝着规模化、特色化及科技化方向发展,有的地区还以露天生产为主,采用大棚的方式,播种、栽培、管理、包装工序都以手工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卉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2.2 缺乏技术投入,管理粗矿

花卉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需要人才和技术作为支持,目前我国花卉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的技术都比较落后,经营管理还是粗放式管理,花卉商品质量不高,不能实现周年供应。并且自繁自用的种苗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退化现象严重,病虫害的发生率较高,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没有规范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督的管理制度,只是盲目生产,且同行之间刻意压价,争抢客户,造成恶性循环。另外,产品的供销流通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信息流通不畅且准确性不高,不能充分分享信息资源,导致花卉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出现花卉滞销的情况。

3 花卉种植的发展途径

花卉产业的发展,促使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给花卉产业带来了机遇。特别是借此机会可以优胜劣汰,淘汰与产业种植发展不相符合的机构。当前花卉产业最主要的是要掌握花卉种植的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花卉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品种,明确花卉产业发展的方向,保障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

3.1 食用花卉

花卉产业中的食用花卉种植是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食用花卉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其中蛋白质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食用时易消化吸收,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如从古流传至今的桂花糕、玫瑰花糕、桃花酥、紫斑牡丹酒等。这些含花的食品和特殊的花香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是现代人们品味花香的一种方式。

3.2 香料花卉

花卉产业中的香料花卉也尤为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香料的需求逐渐提升,许多消费者更青睐于天然香料,尤其是在医药、牙膏、化妆品和食品中使用天然香料。因此对花卉的需求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

3.3 药用花卉

花卉产业中的药用花卉受到人们关注,药用花卉与中医药材结合,许多花卉在明目清肺、活血化瘀、健胃消食以及消暑方面都有一定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也是中医中不可缺少的药材。由花卉产业的发展途径可知,未来发展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促使我国花卉产业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4 助农增收的措施

4.1 政府政策扶持

首先,政府部门应宏观调控花卉产业,制定一系列有关花卉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合理规划花卉产业布局,朝着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使产业能迅速成型。应给予通水通电、基础设施、农业贷款、税收、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加强各行业的管理,逐一强化服务职能。为了给花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优先种植花卉政策,且允许租赁、转让、转包、抵押土地,统一规划调整花卉种植区。另外,在花卉生产的政策方面,要优先提供生产基地和交易场所;优先提供贷款,并免收农业特产税和市场管理费用。另外,花卉种植区域的水、电基础设施都要划入农业的基本工程,需要市、县、乡共同组建施工单位进行建设。鼓励广大群众集中精力加大投入力度,市、县财政部门及相关的金融机构给予花卉产业资金扶持,促使花农能全身心投入到花卉生产中,抵御市场环境风险,为花卉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4.2 增加基地规模

根据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新思路,积极扶持有花卉生产基地和有花卉种植传统的乡镇以及村社,并且将其生产逐步规模化、专业化。种植面积0.67hm2以上的划分为专业户,20hm2以上的村划分为专业村,市、县每年给予专项资金的支持。着重培养专业户,由一户带动多户,促进发展花卉基地,以点带面,逐渐增加花卉种类及产量。

4.3 加强技术服务

许多农民不了解某些花卉的生产特性和栽培技术,应聘请相关的技术专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并进行一对一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深入了解花卉生产种植技术,组织一户带动多户、户帮户的学习技术,全年定期组织培训技术讲座活动。在管理花卉生产地时,农业服务中心应派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还要积极引进新的花卉品种,拓宽销售渠道,在整地除草和防治虫害方面要引进先进技术,促使花卉产业良性发展,增加花农收入。

4.4 扩大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激励宣传,组织优秀种植大户引进新的花卉品种,吸引更多的外地商人,改变以前生产难、销售难的局面,逐步提高销售价格,让农民真真切切享受到实惠,推动花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4.5 培养龙头企业

培养花卉龙头企业一方面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经济收益。在花卉产业的经营主体方面要重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在技术、规模和信息上的优势,逐渐牵引市场,并带动基地及各个农户的发展。目前有20多家国内外花卉企业落户云南,其中有6 家龙头企业,年产值已经以千万计,销售网点覆盖率占全国的20%以上,营销人员数万,具有一定的带动能力。

4.6 加强科技创新

只有不断提升花卉的科技含量,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积极扩大花卉新技术的实验示范范围。组织当地科学技术人员和相关研究所进行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工作。通过试验研究,推出温床育苗、盐碱永久绿化及无土栽培仙客来、嫁接紫斑牡丹等60 多项新技术,并且其中的6 项技术已获得了国家专利,广泛推广二氧化碳气体施肥、节水灌溉的新技术。还要加强和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抓好传统品种的改良技术及引进新品种的工作,与相关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研究所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积极组织花卉系列新品种的开发工作,引进外国花卉品种与我国品种进行杂交、筛选,培育出多种优良的品种。另外,要不断引进和培养花卉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栽培、加工、品种育苗和防治虫害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活动。

4.7 建立信息网络

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构建一个完整的花卉市场体系。扩大市场规模,可采取网上订单、代理购销、连锁经营等模式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发展花卉专业的合作社,提高花卉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并强化花卉合作社的组织、协调、指导等服务功能,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市场,坚持地区特色,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逐步提高花卉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经营。另外,还可定期举办花展、插花等活动,促进消费市场不断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以政府为基础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可以更好地帮助农民通过种植花卉增收,促使我国的花卉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花卉生产发展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