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黛乱子草的形态特征及栽培技术分析

2021-12-06 11:38张学珍
现代园艺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粉黛起苗植株

张学珍

(寿光市园林绿化中心,山东 寿光 262700)

粉黛乱子草为禾本科乱子草属植物,又名毛芒乱子草,属于多年生观赏草,近年来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爱,成为“网红草”。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管理便捷及生物量大的特点,由于叶片优雅纤细,夏秋季节开放出粉色花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可应用于园林设计中[1]。

1 粉黛乱子草

1.1 形态特征

多年生,根茎被鳞片化,根茎长5~30cm,直径3~4.5mm,鳞片有光泽。秆质直立、稍扁、较硬,高30~90cm,基部直径为1~2mm,节下带有白色微毛。叶鞘疏松、平滑,除了顶端2 节之后均比节间短。叶舌膜质,具有纤毛或无毛;叶片呈扁平状,先端渐尖,边缘与两面糙涩,长4~14cm,宽7cm,深绿色。小穗柄糙涩,基本比小穗短,和穗轴之间属于贴生状态。小穗为灰绿色,披针形,长2.5mm。颖薄膜质,透明、白色,有时稍带紫色,先端基本上为钝角形态,也存在梢尖的情况,长0.9mm,第1 颖较短。外稃和小穗长度基本相同,有绿色斑纹,先端有2 齿或较尖,下部1/5 位置有柔毛,露出颖之外,有3 脉。其中,中脉不断延伸发育成芒,非常纤细,为紫色或灰绿色,长12cm,糙涩。花朵为粉红色,长出叶子,花期一般在每年的9—11 月[2]。

1.2 生长习性

耐半阴,喜光照,适应性强,耐盐碱、耐干旱、耐水湿,在黏土、壤土、沙土等土壤中均可生长,但生长质量与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1.3 园林用途

粉黛乱子草在花境小品、庭院空间中均可应用,可提高景观的美感度。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合理选择种植方法。通常情况下,单种片植主要适用于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混种片植可以与其他植物搭配,构建自然生态型景观草甸。另外,采用组团栽植、单体栽植等模式时,应根据园林景观设计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2 粉黛乱子草栽培技术

2.1 栽培前处理

2.1.1 科学选择栽培环境。粉黛乱子草应选择光照、湿度与温度充足的环境进行栽培,为粉黛乱子草栽培提供基础保障。因此,栽培前应测试栽培环境,确保环境适宜栽植。粉黛乱子草喜阳,但忌强光直射;粉黛乱子草适应力强,可适应各种土壤,但为了保证其更好地生长,应严格把控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营养物质含量等。

2.1.2 整地处理。翻耕土壤,破碎土块,清除残根断枝、瓦片、杂草及石块等。若土壤过于贫瘠,需做换土处理,换土深度保持在40cm 以上。翻耕后及时施加有机肥,之后耙平。整地深度通常根据土壤情况而定,若是土壤底层坚硬或存在板结情况,需增加整地深度[3]。

2.2 移植

移植主要包括起苗与栽植2 个环节,应保证每个环节皆按照相应的要求开展工作,以利于粉黛乱子草生长。

2.2.1 起苗。指的是草苗由苗床上取出来的过程,粉黛乱子草通常选择裸根栽植方式。裸根起苗,植株高15~20cm,此时起苗效果最佳,若是植株高度超出20cm,可剪掉多出的部分;若是植株高度超出30cm,但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需要带土球进行移植,才能提高栽植成活率。起苗需要在土壤潮湿条件下进行,若土壤干燥,需提前2d 浇水。裸根苗起苗,需用铲子将草苗连根带土块一同铲起,之后抖落根部的附着土块,此过程需要注意保护根部不受损,避免细根拉断,同时快速运输至种植地定植。

2.2.2 栽植。栽植前要挖栽植穴,栽植行距为20~30cm,保证根系能充分伸展,并均匀覆土,促使粉黛乱子草根系能充分与土壤接触。栽植穴深度适宜即可,保证与粉黛乱子草根部持平,将根部全部埋入其中。对于栽植穴周围的土壤,应做压实处理,保证植株稳定,处于直立状态。完成栽植工作后,立即浇水,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且第1 次浇水必须浇透。

2.3 粉黛乱子草栽培管理

2.3.1 浇水。完成定植作业后,浇水管理对其成活率有着重要影响。粉黛乱子草在移植后应连续浇2 次透水,第1 次是在栽植完成后,第2 次是在栽植后3d,浇透水的同时,及时覆土。3—4 月是粉黛乱子草快速生长和返青的阶段,这一时期降水较多,应避免出现积水问题,否则会导致根部腐烂,造成生长不良、枝叶干枯。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气候变化确定浇水时间,夏季主要在傍晚、早晨进行浇水,阴天可随时浇水,冬季封冻前应浇足冬水。

2.3.2 施肥。要想确保粉黛乱子草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出其观赏价值,应施肥,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根据肥料种类与施肥目的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粉黛乱子草生长期间应经常施肥。在生长发育期施用氮肥,保证营养器官正常发育;在开花期、孕蕾期施加磷肥,保证开花结果质量,延长花期。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施肥量的控制,合理选择施肥方式,避免肥量过多烧伤粉黛乱子草。施用肥料前先松土,增强粉黛乱子草根部对肥料的吸收能力,然后浇透水,有助于肥料溶解,便于粉黛乱子草吸收[4]。

2.3.3 中耕除草。中耕时土壤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主要目的是疏松土壤,控制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空气的通畅性,进一步分解土壤中的养分,为根系生长及植株吸收养分、水分等创造条件。在粉黛乱子草幼苗移植后,需要开展中耕作业,合理设置中耕深度。比如,幼苗期需浅耕,避免损伤根系,行间可适当增加中耕深度,一般为4cm。在杂草发生初期及时除草,此阶段杂草根系较浅,清除便捷,可有效提高除草效果,针对多年生杂草应全部挖出根系,在杂草结实前予以清除。此过程中保持土壤湿度适中,同时注意保护粉黛乱子草植株。

2.3.4 病虫害防治。(1)蚜虫:在春夏交替之际,蚜虫通常汇集在花苞、枝叶新梢等部位吸食汁液,会对植株开花、生长造成影响,导致嫩叶卷曲,甚至导致植株枯萎。可选择40%乐果乳药剂3000 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 倍液,或1∶200 肥皂水,滴入几滴菜油充分搅拌后进行喷洒。

(2)红蜘蛛:主要是在叶片背部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并产生小白点,之后枯黄。发生时,可选择40%乐果乳1200 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2000 倍液进行喷洒。

(3)蛴螬。蛴螬属于一种常见性虫害,通常潜伏于土壤中,会啃食粉黛乱子草根系,严重威胁着植株生存。为了有效对其进行防治,可选择90%敌百虫粉剂,与土壤拌合后制成“毒土”,敌百虫粉剂与土壤的拌合比为1∶50,注意拌合均匀。

(4)叶斑病。叶斑病侵害植株后,叶片会形成圆形病斑,呈灰褐色。可选择6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粉剂1500 倍液,按1∶1 比例混合后喷洒,两周1 次,持续喷洒3 次,能获得良好的施用效果。

2.4 第2 年春季管理

第2 年春季环境温度稳定,满足粉黛乱子草正常生长需求后,即可开展春季管理工作。

2.4.1 老叶清除。这是春季管理实施的第一项工作,彻底清除细菌、虫卵的同时,有利于粉黛乱子草生长发育,可快速实现返青目标。清除老叶过程中,通过铁耙集中收集,并带出园圃焚烧处理。

2.4.2 施肥。清除老叶后追肥一次,为粉黛乱子草提供营养,可选择尿素,用量为20kg/667m2,施肥后立即浇水,避免出现烧苗现象。

2.4.3 浇返青水。清除老叶后开展浇水作业,促使土壤保持湿度状态,促进粉黛乱子草快速生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粉黛乱子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花期,粉红色花穗如同发丝一般,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随着粉黛乱子草种植范围的不断拓展,需要对栽培前处理、起苗、移植、栽培管理等环节加以重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栽培,有效提高粉黛乱子草生长质量。

猜你喜欢
粉黛起苗植株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粉黛佳人
偶见飞雪闲吟
中原地区樟树引种栽培管理技术
特色农业“顺地”起苗——“让什么样的地产什么样的粮”
植树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选苗技术分析
杭州多处粉黛花海沦陷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假日余欢
长匐茎与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