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6 15:17徐元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超星信仰马克思主义

徐元龙 薛 姣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 211816)

一、引言

在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的今天,“00后”大学生中少部分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容易出现信仰迷茫、胸无大志,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学习动力、贪图享乐、得过且过。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对受各种思潮冲击的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和平演变政策的需要。

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催生了教学方式变革,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超星学习通在多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得到广泛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是以在线教学平台为中心,涵盖了课前建课备课和学生预习、课中课堂教学实践、课后复习和教学评估等全过程。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笔者近一年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对课程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堂互动以及过程管理进行总结思考。

二、以翻转课堂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涵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始终不渝的信赖和追求,核心内容是追求社会层面上的共产主义和个人层面的自由、全面和发展。引导大学生认同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根本任务。作为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仅要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更要教育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等,这也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00后”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需要。

(二)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思政课堂还延续着传统的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师生互动很少,尤其是大部分思政课都是大班化教学,只能让灌输式教学成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尽管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部分思政课教师并未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需要,仍然用操作最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而使得思政课缺乏吸引力。新时代大学生都是互联网土著,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也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路径。根据课题组在授课前开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结果,只有64.03%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内容、在中国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仅仅知道一些,能深入了解的占比18.86%左右,阅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更是凤毛菱角。有82.46%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单一明显制约了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可见,当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缺乏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共产主义信念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然逻辑,面对该问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心[1]。

(四)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在传统思政课“灌输式”教学模式中,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由于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性和思政课程本身的理论枯燥性等多种因素,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采用起源于美国的颠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其基本流程是课前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提前设计好教学视频等资源资料,并布置好主题任务,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由学生下载进行自主学习,以设定任务驱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根据需要在学习通平台进行师生讨论交流。在课中对学生进行课堂分组,由一名组长负责总体协调,其他组员分别负责调研、收集图文资料、PPT制作、视频剪辑,最后由主讲汇报、撰写课件设计报告等。从整体思路到作品呈现直至创新创意想法的实现,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并在教师引导下共同探讨作品。因此,翻转课堂不仅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流程的翻转,更要通过师生交流促进学生渐进式知识内化,以促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任务导向作用,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参与度得到保证,在自主学习中也有了更多的主导权,比如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生不再觉得思政课枯燥无聊,而且在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个人成就感也显著提升,有效提升了翻转课堂教学成效。

三、以翻转课堂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流程

笔者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第二章节“坚定理想信念”下的“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例,基于“超星学习通”对翻转课堂课前、课堂中、课后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分析,充分发挥学习通的直播、讨论、测验、抢答等多种课堂互动功能,凸显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主体作用,形成一份关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案,并面向学院交通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在教学中多次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教学

在翻转课堂教学前,思政课教师要精心准备在线课程和资源。超星学习通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优质在线资源。比如在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教学中, 来自皖西学院刘孝友老师的《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和《理想、信念与信仰》,山东理工学院刘会婷老师的《信仰的理解》,黑龙江职业学院张旭老师的《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央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精华版等慕课视频都非常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认知驱动。在学习通中按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录建好相应课程章节,将本章节的课程目标、课程学习要求、课程大纲、教学PPT等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在观看慕课视频中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从小时候到进入大学理想变化情况,有助于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内涵和作用深入理解[2]。

能顺利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在课前确实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了充分自主学习。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作为任课教师要制定明确的课前学习任务单,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在自学过程中,可以在学习通上开展抢答、选人活动,及时检查学生自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记入在线学习成绩,督促学生认真自学。比如在超星学习通上进行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过时了吗?为什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在平台中进行回复,对学生讨论的思路和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并及时澄清个别学生的错误认识或偏执观点,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与自身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意义。同时,对反映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见解分门别类整理,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优化教学方案设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课中环节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比如预习反馈、案例呈现、创设情景以及课堂测评等。根据“00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本章节拟以案例呈现形式导入马克思主义,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用马克思的崇高志向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的光辉一生都在为人类谋幸福,面对资产阶级的报复和反对派的迫害,他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马克思一生疾病缠身,但从未被病痛打到,他的家庭虽然非常贫困,但他毅然放弃了当官发财的机会,坚定“为人类谋取利益”的理想信念,创造出各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他用自己精彩的人生经历告诉世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高级精神享受,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这种奋力前行的优秀品质恰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精神品质。

2.用马克思的勤奋治学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勤奋学习品质

马克思除了有远大志向外,他还勤奋好学、勇攀高峰,成绩非常优秀,在柏林大学读书时表现出领先地位的学术水平。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用马克思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勤学苦练,认识到博学多识是成长成才和奉献社会的前提,没有哪个人能随便成功,必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登上理想的彼岸,要自觉树立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3.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培育大学生的正确社交观

在新时代,人与人之间协同合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与他人和谐相处、协同共进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堪称人类交往的典范,列宁认为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传说”。这种友谊也为他们的理论和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提供了坚实保证。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结晶。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恩格斯的慷慨经济援助,《资本论》很可能不能完成,甚至马克思会死于贫困。”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让大学生明白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上的友谊才是崇高的,应该多交有远大志向、积极进取、志同道合的朋友。

马克思与燕妮的纯真爱情也是培育大学生正确恋爱观和婚姻观的典范,可以用马克思与燕妮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志同道合的纯真爱情引导大学生思考新时代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什么基础的爱情婚姻才会幸福终生。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启发大学生认识到高尚纯洁的爱情是给予是奉献更是责任等,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比丰厚的物质条件更加重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4]。

另外,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在课前,学生自行确定主题演讲题目,制作演讲文本并进行演讲训练,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什么、为什么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两个层面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关内容;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和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进行评分,对展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教师对展示环节给予点评,为完整课程知识体系,防止学生碎片化学习,需要围绕理想信念的内涵、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知识进行讲解,以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知识内化。最后,教师对本章节知识点在超星学习通上进行随堂测验,并及时根据反馈的结果对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后环节

信仰教育不是靠一两次思修课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和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刻不容缓。在翻转课堂教学后,思政课教师还需要实施丰富的实践环节来夯实马克思信仰教育成效。比如以情景短剧与马克思主义来场“不期而遇”,《信仰》主题征文与演讲活动,以感人肺腑的革命先烈和新时代楷模人物事迹让大学生在感动中升华思想认识,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参观考察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践任务,通过各类爱国主义案例引领学生真切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入行,真正意义上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翻转课堂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评价

课题组以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2020级3个班级为试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专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都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在两个学期的教学中对部分章节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在学习通平台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91.8%的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形式和内容表示满意;有87.6%的学生认为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知识,在后来教学讨论环节对一些知识难点有了正确的深度理解。大部分同学认为小组讨论可以有效拓展学习思维,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并能有效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表达能力,引导自己主动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有利于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在生活中能主动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通过翻转课堂可以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最大程度促进大学生深入自主学习,并通过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主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知识教育体系,及时产生科学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设计讨论议题,有效促进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小组交流活动,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考核,充分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发挥师生共同体对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作用。

五、翻转课堂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中出现了诸多复杂多变的问题,大学生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困惑或迷茫,精神领域也容易出现诸多问题,近几年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因此要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信仰。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已经多次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题的集体学习,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是及时有效的,这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我们的“看家本领”有密切关系。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作为“00后”大学生,不仅要按照防控要求做好防护,更要认清肩负责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作为翻转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补充,还需要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教育。

(一)引导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如“王者荣耀”,追求荣耀感而不能自拔,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合适机会组织学生集体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并在阅读后结合时下各类社会现象开展讨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引导大学生主动突破自媒体时代各类碎片化信息的壁垒,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进行比较,能够对一些现象背后的制度进行批判或去伪存真地思考;并利用好朋友圈、QQ空间等网络阵地,用接地气的语言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政策精神等,积极传播新时代各类优秀典型。“讲好故事,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明确要求要真实、鲜活、生动地讲好中国人民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故事。感动中国2020十大人物事迹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二)引导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立足于社会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必然趋势。在现实生活中,谋求个人全面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而奋斗,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洪流中,应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不能忘却的初心。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引导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历史使命,规划好大学生职业生涯,确定若干小目标,在逐个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5]。

通过翻转课堂,能有效弥补单纯线上教学不足的弊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与学深度融合,由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言堂”,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式学习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和提高。相信,后疫情时代大部分课程以线下为主,但这次疫情催生的教学方式变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能力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都有着深远意义。大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可以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会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并努力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真正实现教育内容的思想内化、行为外化、实践转化,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真懂真信。

猜你喜欢
超星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信仰的旗帜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全文手机阅读体验
《汽车电器》数字版出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