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

2021-12-06 15:17吴名花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吴名花 杨 筠

(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回归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课堂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探索。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朱文蔚(2019)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探索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育人目标[2]。储丽琴(2019)基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构建了该门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如何进行改革[3]。周立斌(2020)以《资本论》“课程思政”的教学为例,阐明了该课程思政的背景、模式、特色及提升措施[4]。孙亚南(2019)从明方向、抓落实、破难题、重实效四个角度来说明了经济学专业的课程思政[5]。陈新岗(2019)以《经济史》为例,从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改革评价机制等来说明课程的思政建设[6]。现有关于“课程思政”的文献,少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这一新的角度出发探索本门课程的思政内涵,实现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高校经济学专业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学习它的生命力,学习它的精髓,学习它的分析方法,最终学以致用并长远地影响学生们的行为及价值取向。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入思政元素势在必行,以防止经济学教育的严重西化。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核心思想并挖掘育人素材,能够准确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资本主义萌芽于14-15世纪,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7世纪70年代,各商品生产者之间开展了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得到发展;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的国家对经济进行控制和干预,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货币的流通规律、价值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资本家的灵魂是贪婪的,他们无限追逐着剩余价值。资本家的灵魂是自私自利的,个人利益优于一切,他们无限的剥削着劳动者。十五世纪中叶的圈地运动,也就是“羊吃人”事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今天,依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经济危机、失业、通货膨胀、两极分化等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执政为民,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实现向公有制的转变。发展初期采用“计划”而不是“市场”经济体制,1987年,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我国独特的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既“计划”也“市场”,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主角,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关注经济增长、社会分配、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

市场经济不是姓“资”,它是指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福利,市场经济可以适合于所有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要教会学生正确和客观的评价两种经济发展形式,不能颠倒是非,将经济发展形式同社会制度混淆起来。

三、正确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学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还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必须重点分析经济发展全球化、经济发展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要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应对挑战,在机遇中趁势发展。全球经济如果发生震荡,无一国家幸免。因此,所有的国家都有责任为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而努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是否发生了本质变化?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消费结构升级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济危机发生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解答——生产的相对过剩。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消费结构升级”,领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和内涵就可以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如今是数字经济时代,更加关注需求,而不是盲目低效地生产,防止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谈全球经济的发展,当然得谈“一带一路”,可以借此让大学生畅谈自己对这个政策的认知。鼓励他们积极走出去、拓展视野,正确的认识中国和世界,同时告诫他们机遇和挑战并存。无论全球经济如何发展,大学生们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个人理想,其次要坚定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四、积极的人生观

1835年8月12日,17岁的青年马克思在德语自由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马克思之所以永垂不朽,从他青年时的职业理想就已经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同时关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作出适当的选择,做勇于挑担的青年一代。大学生在学校接受进入社会前的历练,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无论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厌世主义、个人主义都不是正确的选择,应树立幸福、乐观、奉献的人生观。无论是为了独善其身的自我价值实现,还是兼济天下的社会价值诉求,大学生都要立足当前,脚踏实地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如何脚踏实地学习?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完成学习任务并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获得社会的认同。好好学习是大学生始于自己、益于社会的行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关注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无论是好高骛远,金钱至上,还是贪图享乐、怕苦怕累,都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理想的工作不仅指具体的工作,更是观念上的。就业首先应该是被选择,先学会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杭州多年前路边的一个测试,五六个人在抬走下水井盖,其他路人都没有进行干涉,马云看到后在附近来回了四五次,站出去制止了这样的行为,那一晚只有他一个人通过了测试。这个例子间接的说明了马云成功的必然性。大学生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成功首先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最容易融入专业课中的是价值观:而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课程思政中最容易融入爱国主义[7]。中国的社会主义,缺失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也没有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上。中国的社会主义,既没有照搬马克思曾经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也没有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是理论指导实践走出的特色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从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时间“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代表了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了99.1万亿元,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率超30%。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嫦娥四号成功发射、第二艘航空母舰试航、大规模减税降费、5G网络预商用等。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我国的综合国力都让全球瞩目,我们实现了国富民强,谁能否认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内生的育人特性,它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应该不拘一格,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与实践相融合。与实践融合的教学,能让学生们深刻的领悟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融合的教学,能提高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热情。习主席于2013年11月提出的“精准扶贫”,2019年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教师可以对这一政策的背景进行解读,让学生们课后广泛阅读材料并进行调查,课堂上开展讨论引导学生们对这一国家政策的深度认识。2020年,新冠疫情的防控再次展现共产党执政的优势,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忽略中国。新冠疫情肆虐全国的时候,56个民族同舟共济,一起抗击疫情,如今已使得疫情向好的态势发展。新冠疫情下的英雄事迹,让大学生们产生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强化了社会正义感及民族自豪感。无论是新冠疫情的防控、洪水的防御都给大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应通过实践来学习。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内涵深奥,高校师生都应认真研读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应是探索式的,要求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指明前行的道路。思政教育融入高校课堂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师要育人首先要“育己”,改变思路、创新方式、不怕吃苦、做学生的人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育人,待进一步挖掘其思政内涵,实现思政教育与教学的真正融合,润物细无声中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孟加拉国2010年以来经济迅猛增长的政治原因浅析——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