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2021-12-06 15:1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育人

徐 乾

(南京审计大学,南京 211815 )

一、“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在公共艺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1.明确的指引性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9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 过程全方位育人”。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对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提出了新要求,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

2.高度的统一性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高度统一于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具体而言,一方面,思政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对于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和文化更加趋向于开放,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高校学生难免受到对于其个人和社会发展不利的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如果高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政教育,没有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格,这不仅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甚至会动摇高校人才培养的根基。我国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曾言:“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显然,思政教育是开启学生艺术心灵之门的第一步,不仅可以武装学生的思想,更为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实现艺术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思政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前提,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思政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上,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美的艺术,激发学生去创造美的艺术,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

3.教育的合力性

“课程思政”理念下,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已渐行渐近,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艺术教育的审美育人功能与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政元素融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合力性作用,有效促进大学生在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方面,公共艺术课程具有强大的育人潜力,公共艺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鲜明的灵活性,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根据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教学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可在“润物细无声”中塑造学生正能量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学生确立其政治信仰、家国情怀、价值观念等;另一方面,在当前功利化、娱乐化等问题倾向突出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极端行为,从而导致艺术教育功能和艺术审美功能丧失,学生在艺术教育的滋养中也难以形成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高校需基于各类公共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积极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将道德作为审美的前提并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现状

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校对新时期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因此出现 “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的现象,有的高校对于公共艺术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既没有做好顶层设计也没有制定整体规划落实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有的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到位,导致出现“课程思政”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走过场”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

2.学生道德素养缺乏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只有经过大学生的审美性内心体验及道德感受才能真正发挥其“课程思政”的作用,但在全球化浪潮催生的世界性社会道德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普遍对公共艺术课程所承载的审美价值观念缺乏感性认知,对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缺乏理性认同,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个体信仰的缺失极易使大学生成为“两面人”,甚至大学生因为缺乏理信念、意志低沉导致丢失了审美人格,因此,精神内涵的缺失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深层危机,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相背离。

3.教师思政素养欠缺

高校艺术教师普遍对“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大多是被动的按照学校的硬性要求的开展相关工作,对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有些艺术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力水平不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精髓了解不够、把握不准,驾驭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够。

4.“课程思政”融合生硬

由于缺乏对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有些公共艺术课程没有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没有很好的完成思政教学目标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思政内容突兀,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切入角度较为生硬,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紧密。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

1.加强党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一方面,要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同时积极动员相关党务部门发挥统筹领导和监管作用,在深入理解新时期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宏观把握时代特点、教育重点,推动公共艺术教育思政育人机制的构建,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和监督机制,着力解决二者融合的各种难题;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精准实施,夯实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根基,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激励、保障”——“四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以机制为导向的多部门协同合作模式,凝聚“课程思政”合力,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统筹推进公共艺术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并提供有力保障,教务部门与承担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部门联合落实课程建设、课程评价机制构建等工作,充分遵循课程建设规律,找准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实现两者“基因式”无缝对接融合,人事部门制定出台系列激励政策制度充分调动艺术教师投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积极性,财务部门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实际需求划拨专项经费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把握融合原则,遵循开拓创新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同时关系到艺术和思政两个不同领域的教育,因此,必须恰当的把握融合的原则性,使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目标、内容、 方法、手段等方面实现融合,真正培养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要坚持艺术道德化原则,艺术和道德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精神本源,两者有着必然的同一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性与道德性关系到人的美和善两个方面,人们的审美活动是建立在联想、认知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涉及到道德范畴,道德是审美的前提,只有将艺术教育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正确的审美价值理念,才能真正将审美与道德合二为一;另一方面,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要遵循内容融通和形式丰富相结合的原则,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在传统艺术教育基础上开拓的一种创新形式,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是今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新形态,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艺术教育得以完整的重要基石,在新时期,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更新的探索,逐步将“深度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获得思想道德的教化。

3.科学制定规划,提高教师素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书育人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高校艺术教师在公共艺术课程“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艺术专业水平精湛的教师队伍,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实现“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目标。首先,高校要科学制定公共艺术课程教师思政能力素养培养规划,建立和完善教师思政专题培训制度,开展多样化的思政专题培训,逐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素养;第二,高校要通过构建工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等途径加强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制定出台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和研讨工作交流制度,强化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第三,艺术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并确立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通过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等方面得以落实,既做授艺解惑的“经师”,又做立德铸魂的“人师”,在传授艺术理论知识、艺术技能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善于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心人”,充分挖掘公共艺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灵活、巧妙的运用,实现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4.精准切入渗透,实现紧密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促使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在《戏曲鉴赏》教学过程中融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且被誉为“百戏之祖”的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地区唯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曲种——“南京白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在《音乐鉴赏》课中引导学生对《二泉映月》《金蛇狂舞》等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书法鉴赏》教学中,融入张芝习书“临池尽墨”智永习书“书蕉”“笔成冢”“铁门槛”等励志典故和贺知章书法作品《孝经》蕴含的“万事孝为先”的伦理观念;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融入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的抗战题材中国画作品《负伤之狮》的鉴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民乐、书法、中国画等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励志教育、伦理教育等思政教育,这有效实现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

四、结语

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融通性,存在着紧密联系,“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应加公共艺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性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其融合路径,以此推动两者紧密融合,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