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景观背景下图书馆地标设计、美化及价值研究

2021-12-06 15:1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化图案图书馆

郭 之 锐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一、地标理论研究

(一)图书馆内部地面标识

标识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方法,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沟通。古代标识在经历了图腾、牌楼牌坊、旗帜、社区和招幌等的历史沿革后,被社会很多领域广泛使用。它是当今社会多元化信息传递的辅助手段之一。其使用目的显而易见,除了美观,最重要的是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并加深记忆。不同物理形式的应用标识便有了立体标识和平面标识之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光式的电子标识应运而生,与传统的标识有了质的区分。立式、牌式、壁式、架式、地面式的标识则突出了标识的粘贴位置等。地面标识就是粘贴在地面或镶嵌在地表的语言标记。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空间,多样化的图书馆标识种类品目繁多。本文所言图书馆内部地面标识(以下简称:地标)是在原有地面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再加工,镶嵌或粘贴一些图形或图形与文字、数字、方向标等相结合的(彩色)记号,是传递给读者一定信息的介质或媒介。

(二)地标应用价值研究的理论依托

依托图书馆语言景观研究理论。语言景观是社会语言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着重考察公共空间中各类语言标牌的象征意义。图书馆的办公室牌、宣传牌、公共区域标牌、楼层指示牌、导引牌上的语言构成了语言景观,这些语言景观主要张贴在墙面、桌面、指示牌、路牌等平面方位或者是悬挂于立体空间。地标是图书馆语言景观研究的范畴之一,它是图书馆一定区域内语言和图案的综合体在地面上的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文化,一种审美,一种制度。地面语言景观再造是指对图书馆原有的地面进行设计和装修,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地标可采用经济实用型的不干胶材料或丙烯绘画等多种方式进行装饰,突出美化、心理暗示、信息导向和模式管理等功能。地面更大的开发潜能、实用价值和美化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地标体现出来,独特的地标可以成为一个图书馆或一个部门的文化宣传的载体,地标能够融入区域特色内涵,渗透科学管理理念,相比图书馆他律机制的要求更能被读者接受、内化和慎独。成功的地标体系建设有可能成为一个图书馆时代经典的文化标志。

二、图书馆地面标识的设计理念

地面作为图书馆室内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它的强度、硬度、耐水、绝缘、色彩等很多方面。然而,地标的设计要从实际功能出发,结合地面材质进行选材,设计内容要高度融合新时代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和艺术理念,图案、语言和色调的设计及选择要与馆内大环境相适应、与区域小环境相匹配,与受用读者相融通。

(一)1H(how to design)

地标设计的前提是设计者要对图书馆地面以及所在的服务区域功能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地标主题的设计要与之相符。图书馆是地标设计的主体,首先,要明确地标的使用目的、范围和使用功能,这些要素都是设计前的必备功课。其次,读者是地标建设的客体,在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精练、语种选择、色彩搭配、图案简约”等因素,并考虑设计目标的实际效能。地标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读者群体、接受力、审美力等诸多因素。例如,儿童图书馆在这方面的要求就会更加突出。图书馆所处地域的异同、文化的差异也要融合民族的特色和禁忌。最后,作为地标的载体,主要体现在选材上,我们要分别对不同材质的设计图案、文字及色彩进行常规化、抽象化、非主流化的组合搭配和艺术设计。地标的选材以经济适用型材料为主,其它为辅,其优点是易于清洗和更换。

(二)1W设计——where设计

读者密集区域、安全通道、办公区等公共区域都是地标使用及布置的首选之地,尤其是读者的借阅区和阅览区。区域选定后要根据区域功能进行合理设计,在明显、易见的位置进行再建,避开阴暗、潮湿、无人区域。

(三)2W设计——who设计

图书馆地面面积大而广,是难得的珍贵空间。如何对局部可视地面进行设计并体现出对读者和图书馆服务的价值,这对参与此项设计工作的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图书馆地面设计者来源多样化,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型图书馆可以邀请专业及非专业爱好者、教师、学生、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并与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共同参与、研究和策划。同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征集设计方案。

(四)3W设计——设计what

地标设计的整体布局要得体并说明问题,本着言简意赅的宗旨,内容的设计切勿冗长,意思表达准确;遵守通俗易懂的原则,使读者看到心领神会,起到体现场地功能、暗示读者的心理作用以及管理督导和环境美化等作用。

对于有文字的地标在语种选择上相对宽松,灵活性较强。以母语为主,设计者也可以根据学校外语特色专业、国际交换生的国籍等因素选择其它语种。字体设计可体现多样性和随意性。

图形设计以简单为主,简单图形的地标可以增强读者对地标的视觉感,进而加深印象。地标图案面积要与所分布的区域地面的比例协调,切勿过大或过小形成反差,图案的美观来自于黄金比例的尺寸大小和方圆。圆形图案的高尚、半圆形图案的愉悦、椭圆形图案的柔和、多边形图案的质朴华美都是地标图形的首选。地标图案的设计理念勿复杂宜简单,设计从具体到抽象、平面感观到立体化效果、保守统一到现代呆萌型的图案都具有跨越式的时代创意。

色彩设计方面。色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较强的识别作用。地标颜色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反映,因为色彩是最具有情感驱动力的媒介。颜色的配置要符合整体环境的布局来决定单色调和多色调、冷色调和暖色调等。在设计中一般都有设计者顺理成章地去解决彩色的配置问题。色彩与作品结合更具有独特价值。语言文字、图形和颜色的搭配要强烈醒目,但不要过度夸张,恰到好处为佳。

三、地标的美化功能

(一)美化人文环境功能

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是指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营造的融合文化元素的环境。地标可以同图书馆张贴的名人词句或名画,摆设的雕塑一样,能够为读者营造文化厚重的读书氛围,增添文化环境一丝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气息,折射出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人文关怀的理念。 美化图书馆人文环境是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空间,以读者为重心,真正地为读者服好务。

(二)美化管理制度功能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交流中心,为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实现资源的有效流通。图书馆作为管理工作主体,对读者行为要求以制度规章形式来维护图书馆机器正常运转,也是依法治馆的依据和准绳。美化管理制度是将 “以读者为本”的理念渗透到高言性、执行性强、有序性的管理制度当中去,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推进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大海的光辉,一地标可以改良制度管理下的道德行为。虽然地标是粘贴在地面上的装饰物或称之为点缀品,但它传递的确实是管理目标的精髓,通过它把制度规则渗透到读者的思维活动中去,变成读者的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的行为准则。通过地标强化读者制度意识,提高图书馆制度的执行度,相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就会困难重重。相对于历史遗留的头疼性的“图书馆占座、吃零食发出声音、大声喧哗,高跟鞋噪音污染”等问题都能够起到有效控制。地标是图书馆针对读者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的一种人性化管理,更是一种现实制度安排在地面上的理想体现。

(三)美化室内环境功能

地标的艺术性在于它可以美化图书馆内部,吸引读者,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育人研究证实,人的智力活动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地标具有装饰艺术性,与图书馆建设浑然一体。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读者的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学习质量,对信息的存储知识的吸收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成熟的地标建设体系是美化图书馆环境,推进图书馆室内环境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标识虽然是图书馆空间环境下的微小景观,却蕴含着大的智慧。标识平衡着读者与环境的关系,站在读者的立场,满足读者的需要。地标是图书馆空间环境下的微小景观,是图书馆环境设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悄然改变着地面曾经留给人的冷淡、古板的印象。它是协调和改善读者与环境、读者与制度、读者与馆员之间关系的纽带。地标的应用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格局,填充和弥补服务及管理功能上的空缺和瑕疵,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指导和规范读者的行为,真正实现了人对物的信息获取,物对人的信息传递的微服务管理目标。”标识是温馨提示,是暖心的管理手段。标识是人造景观仿效自然,与阳光、空气、湿度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为读者打造最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美化图案图书馆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图书馆
美化生活
去图书馆